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地动态
【宣讲家微访谈】江小鱼:让传统成为潮流 关键在继承
2014年05月26日 14:46
“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风靡、流行的一种统称。韩国对于本土文化的整合和传播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仪性的传统文化,在韩国保存得反倒比中国完整,像韩剧从早期的《大长今》,再到现在的《星你》都有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痕迹。怎样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年轻人中成为潮流?首都专家微博群、宣讲家网站共同邀请著名文化评论人、电影导演江小鱼做客微访谈。
以邻为鉴,可以明得失
韩国偶像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中国大江南北,其男主角更是俘获万千少女的心,来华挖金,钵满盆溢。面对此,不免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反思:为何偏处一隅的韩国有此“韩流”风暴,对他国进行文化输出,而具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泱泱中华,却始终难以寸进?
江小鱼导演分析其原因,认为,“韩国文化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融合了韩国自身特色的东方文化,另一种是融入了世界当代文明的现代文化。他们把这两种文化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造,从而构成了自己具有竞争力的当下文化,不仅自己分享,还把它作为一种价值观输出出去。”
仔细梳理,可以发现韩国成功的妙诀有二:一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要弘扬传统文化,前提是继承,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第二是与世界现代文明的接轨、融入。这样,继承传统而不泥古,学习先进而不弃旧,方能继往开来,弘扬传统文化。
问答精选:
1. pigeon可爱的鸽子答:向 @江小鱼 提问: 请问韩国为什么一直否认他们的文化,尤其是礼仪文化是传承中国的,他们的建筑好多都是仿照中国的,为什么还否认?
答:他们还真从来没否认过,他们从来都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优秀灿烂。只是现在的中国文化衰落了,他们觉得当下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文化本身传承的特别不够,他们才是中国文化的正宗传人。这点的确值得我们反思。
2.鸡爱上老鼠:向 @江小鱼 提问: 江老师,作为导演,您怎么看待现在中国电影电视的质量,以及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促进作用?
答:当下中国电影电视尽管在产业链的开发上进步神速,但在内容创意和价值观上依然问题重重,对外传播上也是捉肘见襟。但是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3.其叶菁菁Y:对 @江小鱼提问:知道你夫人是韩国人,你也多次去过韩国,请你谈谈韩国以及韩国文化。
答:韩国文化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融合了韩国自身特色的东方文化,另一种是融入了世界当代文明的现代文化。他们把这两种文化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造,从而构成了自己具有竞争力的当下文化,不仅自己分享,还把它作为一种价值观输出出去。
4.O_Okey:向 @江小鱼 提问: 如何看待“韩流”对现今年轻人的影响,弘扬传统文化会缓解这种影响吗?
答:客观的说,不少年轻人都是通过看韩剧才发现中国竟然还有那么多可爱的传统文化,只不过我们自己的媒体和影视剧把他们都给漠视和忽略了,韩国人替我们找回来了其中一部分,如果我们通过对韩流的反思达到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当然会缓解这种影响。
5.小帅胖子:向 @江小鱼 提问: 看过淘宝进驻韩剧广告行为,江老师如何看待中国民族品牌与韩剧的互利关系。
答:韩国和中国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将我们的产品植入韩剧广告是一件双赢的事儿,当然,如果有一天韩国的产品也大量植入咱们国剧的广告,那正面咱们国剧的品质也令人欣慰了,相信这一天早晚能到来。
6.maoli0927:向@江小鱼 提问:中国的春晚一直没有创新,就连一些明星唱的歌都是老歌,即使是新歌词也都不好,一些文学作品除了复制就是抄袭根本没有创新意识,能用的作品都是那些圈内人的作品,一些文艺青年根本一点机会都没有,作为文艺青年很无奈
答: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现在的草根节目和自媒体的舞台如此广阔,只要有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一定有机会被发现,没被发现还是自己的作品有问题。
7.幸运的麦兜儿答:向 @江小鱼 提问: 喜欢都教授,但看到他来中国如此大排场和中方给出的重视及隆重包装,作为媒体人不禁有些酸楚,超过13亿的中国人,不信没有长得比他帅、演技比他好的,内地节目、影视作品投资也超高,可是对于中国文化品牌的打造为何欠缺?
答:中国的帅哥多去了,还是对于中国自身品牌的打造缺乏自信,因为不自信所以不敢从容打造,同时我们的确对于当下的文化产业的工业化流程缺乏专业的深耕细作,对很多的文化创意还停留在概念和畅想和神往上,缺乏真正具有时代性的实践操作。
8.菩提树下的暹罗猫:向 @江小鱼 提问: 为何会造成中国文化自信的缺失,从哪几方面才做到中国文化的自信?
答:因为经历了上世纪的那些特殊的年代,导致中国文化的链条支离破碎,重拾自信必须重新梳理中国文化完整的文化链条,只有在热爱中才能找回真正的自信,且行且珍惜,且爱且自信。
9.举事立人:向 @江小鱼 提问: 请问您和小鱼儿有什么关系?武侠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您怎么看待它的前世今生?对武侠的未来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答:想到我的名字都会想到绝代双骄的小鱼儿,武侠是中国通俗文化走向世界的为数极少的类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武侠,虽然已不再是冷兵器时代,但武侠的情怀相信是每个内心依旧还有热血奔涌的年轻人的永恒向往。
10.-大菁菁-:向 @江小鱼提问: 目前我国不少成功的综艺节目都是从韩国引进的,幕后团队要事先去韩国学习,接受各方面培训,最终呈现出来精彩的节目。在综艺节目这方面,我们能出口他国的节目却少之又少,毕竟能吸引才能传承。我们该如何提高呢?
答:首先,如果能把购买他国综艺节目知识产权的巨额费用投入到国有自产节目的研发上,我相信我们富有创意的好节目就指日可待,否则注定遥遥无期。
11.大马哈鱼:向 @江小鱼 提问: 其实韩流更多地是就韩国综艺娱乐而言,与韩流相比,我觉得对传统文化冲击更强的是欧美流,他们更多的是从价值观和理念上对国人发生作用。您怎么看?
答:其实韩国娱乐文化的上游就是欧美流行文化,他们只不过进行了符合东亚文化特色的精致的包装。所以唯一能拯救我们价值观和理念的还是要从我们自身出发。
12.雪开始下:向 @江小鱼 提问: 舆论导向是关键,媒体应该怎么引导青少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怎么引导家长热衷传统文化?
答:首先媒体应该要有自觉承担引导社会正面主流价值观的责任,抵制物欲横流的社会黑暗价值观,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转变成既有时代特点的鲜活的东西传递给青少年,让他们不再觉得传统文化是一具僵尸,而是引领我们生活的活生生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家长更要从自我做起。
13. 太平公主abc :向 @江小鱼提问: 一种文化的崛起并非平白无故。面对“韩流”,相较于“打压”,“学习”似乎是一个更加明智的选择。“学习”不是劣质的山寨,不是简陋的模仿。而是寻根溯源,找到它能够崛起的依据,这样就离创建我们自己的“中流”不远了。
答:你说的对,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寻找传统文化的新出路,“中流砥柱”的时代就为期不远了。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26/7700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