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多国在互联网管理之路上与中国“并道同行”

2014年05月27日 09:35

 

多年来,一些国家和组织在互联网管理问题上对中国说三道四,横加指责。然而,在2013年美国“棱镜”网络监控计划曝光后,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现有互联网管理体系的局限与问题,以及某些国家鼓吹“网络自由”的真实目的。那些此前对中国互联网管理法规不甚了解、甚至带有偏见的国家,开始认真审视、借鉴和学习中国管理互联网的经验与主张。

重新审视网络自由

自互联网诞生之日起,网上内容该不该管、管什么、如何管就成为争议的焦点。中国主张依法进行内容管理,打击色情、谣言和诽谤等不良信息。但此举曾被一些西方国家指责为“损害网络言论自由”、“侵犯个人隐私”。

然而,面对一些暴徒受社交网站谣言煽动在伦敦街头掀起骚乱,英法等国多人被网上谣言和辱骂逼迫得自杀,儿童色情网站成为美英等国的一大公害等事实,西方国家开始体味到无秩序的所谓“网络自由”的破坏力。

英国依法惩治一些人使用社交网络组织策划骚乱,澳大利亚政府对网络接入进行审查管理,法国禁止雅虎在拍卖网站上展示与纳粹有关的物品……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开始加强互联网的内容管理,过滤、封堵违反本国法规和社会传统的信息。就连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曾在一次演讲中坦承,不得不在保障网络自由与防范网络犯罪之间找到平衡。

1

(图片说明:美国纽约曼哈顿街头的免费无线互联网热点。)

2013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五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中国提出的“自由和秩序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观点得到英国专家的共鸣。英国儿童慈善联盟互联网安全秘书长约翰·卡尔说,“我是个坚定的网络自由支持者,但网络上与现实中一样,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所有人,比如网络色情这种毒害未成年人的内容就必须得到管制,网络言论也是一样”。印度高等法院法官苏雷什·凯特亦曾直言,印度将“像中国那样”惩治违规网站。

 

积极寻求网络自主

长期以来,中国把安全与自主看作互联网发展的“生命线”,大力维护数据安全、技术安全、应用安全和渠道安全。“棱镜门”之后,多个国家痛感网络安全、网络自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正是对美国网络巨头的长期依赖导致了自身的网络安全缺失。加强自主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数据安全、摆脱对美国网络巨头的依赖成为这些国家的抉择。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受到重视。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直接提醒民众不要使用谷歌搜索引擎。俄国家杜马拟就一项草案进行表决,要求禁止将一些域名服务器设在国外,以维护俄罗斯国家的独立性。俄罗斯联邦通信、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监督局副局长克先佐夫表示,在互联网领域,国家监管的缺失将降低公民的安全感。

2

在印度,据媒体报道,印度国家选举委员会今年因“国家安全”取消了与谷歌公司的合作;政府官员在逐渐减少使用谷歌和微软的电子邮件服务;印度政府出资协助高科技创业公司Wonobo,这家公司其实就是印度版的“谷歌街景”。

在欧洲,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2月提出,德国将与法国商讨建立一个可信的欧洲数据保护网络,以避免欧洲人的数据流向美国。“我们要讨论,哪些欧洲供应商可向民众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让人们的电子邮件等通信不再必须跨越大西洋,而是在欧洲通信网络内部建立”。

西班牙网络专家恩里克·福洪·查莫罗说,“棱镜门”很可能终结了美政府针对中国的“抹黑”。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互联网管理的探索道路上与中国“并道同行”。

 

重视国家网络主权

互联网源于美国,迄今美国对互联网管理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掌管互联网“户口”的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是美国机构,作为互联网“交通管理中心”的根域名服务器在美国控制下,从硬件到软件的互联网产业也多是美国企业。

未来互联网该是什么样?中国主张,主权国家有权在本国范围内管理互联网事务,主权国家之间应该通过多边议程平等对话、进行互联网治理,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应该在互联网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一主张曾遭一些国家反对,但“棱镜门”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了其合理性,并认识到,在新的国际互联网治理秩序中,“美国掌控一切”的现象应该改变。

3

日本危机管理学会理事长、国际社会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原田泉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一贯反对在网络空间确立国家主权的要求,虽然日本也曾持同样论调,但“棱镜门”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国的主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监控,一切为了本国利益。

在今年4月底巴西圣保罗举行的互联网治理大会上,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首席执行官法迪·谢哈德表示,支持设立“以国家为层面”的互联网治理架构,让政府、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能够在合作中确立本地适用的政策建议。

研究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德国学者戴维·库特·赫罗尔德博士指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公开自己互联网管理政策的国家,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模式将是各国在进行不断探索后到达的最为合乎逻辑的终点。中国把互联网看做主权国家之间的网络而不是无管理的全球网络空间,强调不同的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文化、法规等因素来管理互联网,这是中国对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一大贡献,各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中国政府的互联网管理方法。(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27/7701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