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心得

冬君:让认真从“心”出发

2014年05月28日 09:50

再难的事情,认真起来就不难。靠什么来打通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公里”呢?答案只有两个字——认真。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

不得不说,有的地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流行蜻蜓点水、“一阵风”,干打雷不下雨,或搞“雨过地皮湿”,有的领导干部怕“伤筋动骨”、“拔出萝卜带出泥”,就光喊口号不行动,避重就轻做样子,纸上写得精彩却落不到实处。更有领导干部不以为然看不到问题、讳疾忌医不想找问题、眼神散光找不准问题、光看别人不找自身问题,或是谈起问题长篇大论,说起整改却一笔带过;自我剖析红脸出汗,动起真来却纹丝不动;自我批评毫不留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却视而不见。

解决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不良现象,就要抓住“认真”这个利器,从“心”出发认真解决问题,不能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讲认真,就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行动上,把功夫下在落实上,决不允许在落实上搞变通,在认真上打折扣;讲认真,就要让工作不足的“补课”,力度不够的“加把火”,走了过场的坚决返工重来;讲认真,就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绕道走”,敢于面对群众、正视问题。

心相通,一通百通,心不通,无动于衷。讲认真不能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甚或举而不落,不痛不痒。触及灵魂,当头棒喝,让认真从“心”出发,就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改作风改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认真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拆除党群干群间的“隔心墙”,使党员干部同群众心相通、情相联。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28/7702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