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四川:京津冀协同发展随想
2014年05月29日 09:51
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京津冀一体化属于公论,但一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今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要求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相关工作开始提速。
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优选择,从来都是说起容易做起难。北京和天津的环渤海经济区龙头之争是公开的秘密,天津携滨海新区之利势头迅猛,两地足球队相遇常常擦出火花,人称“京津德比”。据央视报道,2800公里的京昆高速在河北涞水戛然而止,6年无法进京,有6条高速公路和8条国省干线在北京附近成为“断头路”,这显然不是资金和技术的问题。笔者去年底曾深入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学习考察,既惊叹北京市大手笔大气魄,只一个“一区十六园”(16个区县各有一家中关村分园)的扩区动作,就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红利全域化,也认为这对希望搭首都经济顺风车的北京周边地区可能并非福音。
京津冀由于实际上的地位、等级、发展水平不在一个级次上,导致以前各方对协同发展的认识和心态大相径庭。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一个地区的崛起,必须是市场和政府两个力量同时作用的结果。我们既要遵循市场规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尤其是行政藩篱需要拆除、市场分割必须打破之时。区域内相关政府自行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很重要,也很难。历史经验表明,地位不平等的谈判签下的很可能就是“不平等条约”。即使优势方高风亮节,在某些问题上作出让步,也属于道义情感范畴,不是市场经济的办法,并非长久之计。所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更重要的是尽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要求,由国家出面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环境保护标准,打通交通动脉,理顺三地产业链条,平衡各方利益关切。特别要构建争议解决机制,明确超脱于三地的协调机构和拍板领导。毕竟分灶吃饭,把各自的肚子填饱、日子过好都在情理之中,也是政治责任。
我省“十一五”发展规划首提建设“五大经济区”,但一直不见“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也没有制定过专门的区域发展政策,各经济区基本上处于自由生长状态。没有规划的引导和制约,区域发展一般会陷入空谈和无序。比如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这么多年都没有生长培育出区域中心城市,这倒也不妨碍大家都自称区域中心,似乎可以称之为“非典型性经济区”。广安等地则是出了名的小车跑成都、大车跑重庆。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川南四市直线距离不过几十公里,专家早有建议应该规划建设中心机场,但从来没有哪个市愿意做出让步。
成都平原经济区具有典型性意义,是因为有毫无争议的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其他市州争享省会城市发展红利,成都需要培育自己的经济腹地,各方都有合作动力。早在2010年1月,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合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就签署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1月16日,成都平原经济区暨三州合作联席会议在成都召开;成资、成阿等6个市州合作共建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发展势头不错。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的起步,主要得益于成都的主动牵头、主动倡议和主动让利,其他市州积极附议。仔细思量,如果有一个省级层面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就更完美了,就可以起到科学、规范、法制的调节指引作用。现代汽车落户资阳,既不是生产力布局规划指引的结果,也不是利益平衡机制协调的结果,靠的是资阳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开出的不菲筹码。合作共建园区,出资分享比例二八、三七、四六不等。情况各不相同,一园一策无可厚非。但如果兄弟市州都想和成都合作共建园区,都要求成都讲感情多出点、少分点,成都没有规划做挡箭牌,也是招架不过来的,到最后恐怕只能务虚一点,走到输出品牌和管理的路子上去。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给我省重塑区域发展版图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提升首位城市、推动次级突破,相关经济区重任在肩,必须继续保持当前这种奋发有为、竞相跨越的良好态势。去年初建立的推进五大经济区科学发展工作分工制度,是历史性的一步。今年以来,省委主要领导先后到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调研推动。最近川南、川东北经济区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相继召开,紧接着就该乘势而上加强顶层设计,尽快由省级层面制定出台“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明确区域分工,构建快捷交通,理顺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一体化步伐。一定要防止同质同构,同构加剧竞争和封闭,互补才能带来合作和开放。还要尽快建立相对超脱的利益平衡和争端解决机制,减少市场分割、恶性竞争、利益杯葛,努力形成大手牵小手或者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最近有用城市群规划替代经济区规划的说法,这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不管是经济区规划,还是城市群规划,都要体现开放性,要放到成渝经济区、西部大开发、中国经济升级版,甚至我国“两带一路”、向南向西开放战略中去定位去把握,使我省参与更高层面区域竞合发展时,不是单兵突进,而是集团作战。
(作者系四川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29/7702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