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讲家文稿

邓纯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上集)

2014年05月28日 11:31

 

邓纯东:同志们好!我们现在开始讲课。今天我们讲课的题目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大家都知道,去年年底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几点意见这样一个重要文件。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讲话强调要把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筋固本的基础工程,提出要在我们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我们今天讲课,主要就是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好总书记本次讲话的精神,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问题讲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内容是:构建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我们现在讲,实际上大家都熟知,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个是国家的经济实力,物质方面的力量;第二个是一个国家的制度、体制、机制的科学与否;第三个方面是精神文化的力量。这三个方面的力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健康运转,是否能够兴旺发达。

实际上中国和外国的历史都表明,在这三个力量里面,文化是作为国家综合实力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特别是渗透在文化里面的起灵魂作用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这样一些东西,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个无论是西方文明的发展史,还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应该说中外历史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发展,直到后来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形成,它的文化发展,思想观念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古希腊罗马的历史,罗马帝国到它最强大的时候,那是横跨欧亚大陆,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它的帝国的国土面积包括现在整个欧洲的全部,一直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亚洲的土耳其,中东西亚一直到北非的一大片,都是罗马帝国的版图。它为什么这么强大?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在罗马强大的过程中,有其中当时来讲,吸收了比较先进的希腊罗马的文明,这样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罗马国家和帝国的不断繁荣和强大。后来这个中世纪时期大家都知道,很熟悉中世纪黑暗统治时期,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统治的后期以后,在欧洲兴起的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复兴古希腊罗马的这样一种文化运动,但是这样的一种文化运动,传播的是在当时欧洲来讲最先进的思想观念,这种先进的思想观念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发展,成为近现代欧洲国家发展强大的基本的思想动力。

这个大家都很清楚,文艺复兴以后,紧接着是欧洲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才有了近现代欧洲的发展、强大和进步。

中国历史上大家也都很清楚,我们远的不说,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中国经过二千多年很多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更替,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历史呢,大家都很熟悉,在这二千多年的历史上,有的朝代我们国家的力量比较强大,国家当时来讲也比较兴旺发达,国民也强大。甚至就是在当时来讲,达到了在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程度。那么有的朝代就不是这样,所以中国历史上这个24史大家看来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朝代,确实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兴旺与否,它不同的朝代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经常津津乐道的,是唐宋的文明。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后,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了很多的朝代。那么这些朝代里面有强有弱,但我们津津乐道的是唐宋文明,唐朝宋朝是我们中国人的,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感到比较骄傲的时代。那么唐宋为什么是国力强大,当时社会安宁,或者说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时期。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宋时期思想文化比较发达,这个大家都很熟悉。我们说中国历史上的这个,当然不同的时期,我们的传统文化都各有表现,但是唐宋是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璀璨光明的时期。这种发达的文化,以及渗透在文化中的思想观念,由这种思想观念影响到全社会的核心价值,都是比较先进、比较发达、比较深入人心。这样的一种先进的发达的思想文化,影响到全社会,对于唐宋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都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也是值得我们中国人历史上骄傲的时代。

 

其它的文明也都有类似这样的,我们大家对于伊斯兰文明,你可以看看伊斯兰文明史。伊斯兰文明曾经十分辉煌,领先于世界,它从公元640年穆罕默德传教开始,大概用40年左右的时间,四代哈里发就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后来不断的向周边扩张,开始是建立了强大的倭马亚王朝,后来在倭马亚王朝的基础上又分列出一个阿拔斯王朝,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就当时这个伊斯兰文明来讲,都是这个兴旺发达的时期,与它同时的欧洲国家周边国家,国力的状况跟它都不能比拟。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也是伊斯兰文明非常重视这个思想文化建设,全社会的思想文化工作。除了整个伊斯兰国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用伊斯兰教的一些教义里面渗透的一些价值观,来影响全体国民以外,它还高度重视这个吸收当时或者在这之前,其它文明其它一些国家的好的思想文化,包括价值观念。

所以伊斯兰前期的伍麦叶王朝时期,它有一个百年翻译运动,用100年的时间来翻译,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学者,把全世界最先进的文明、思想文化都翻译成阿拉伯文字,在它的这个辖区内广为传播。这样的做法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当时世界比较先进进步的思想观念,来影响全社会、影响全体国民,这也是整个伊斯兰王朝国家,包括伍麦叶王朝、包括阿拔斯王朝,当时国力强盛,兴旺发达,在文明上领先于世界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正因为这样,我们要说了,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以后,实力强大以后,精神文化十分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8月19号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时候,对这方面的重要性做了重要的阐述,他说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它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这些东西,除了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外,文化实力,特别是渗透在文化产品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这些意识形态上面的东西,是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内容。所以正是在这样判断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求全党要大力加强、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并且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今年2月25号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专门学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个主题的时候,总书记明确的提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它的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这个意义重大。这个意义表现在:

第一、是一个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

第二、是一个社会良好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第三、它说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重要内容。

所以它提出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兴旺发达。所以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一个国家能不能构建成功具有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国家能不能够长治久安、健康运转、兴旺发达,具有美好前途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讲这样的一个题目:“当代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性重大现实意义”。

既然从中外历史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已经明确,一个国家能不能健康有序的运转、能不能长治久安、能不能兴旺发达,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于能不能在这个国家里面形成有效的、有吸引力、有凝聚力的核心价值观。那么在现在,在当代中国,在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这个历史条件下,我们这个国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迫切性、它的必要性怎么理解?它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这是我们需要学习总书记讲话,构建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明确好的一个重要前提。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想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个方面,就是在当代中国,当代世界的一些新的情况,对当代中国人对我们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渗透影响的态势,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明确认识,必须搞清楚的国内外的环境条件。这个环境条件是什么呢?我们想主要有以下三个大的环境条件,这三个大的环境条件,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就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我们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也从来没有面对过这个国内外条件。这些国内外条件,第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我们现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家清楚我们这个改革开放,我们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非常明确,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我们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已经明确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营机制。

那么经过十年的努力,在党的十六大之前,我们已经初步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2013年以前,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这大概20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的改革任务的推进、全面的展开,大家看的很清楚了,我们全社会,我们经济发展的这个体制、机制和环境,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的背景。这个大的背景不仅不同于我们建国以前,我们过去是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那个背景和现在大不一样,我们建国以后,包括在1956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以前,我们当时建国初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么一个时期,就是1956年以后我们完成了“一化三改造”,在中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生产关系。它的主要特征大家都熟悉,过去所有制上是“一大二公”,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在农村虽然这个土地是农民群众集体所有,但是劳动的方式都是以人民公式为单位把农民组织起来,包括分配的方式,都是拿公分,挣公分。

所以当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们的整个经济制度生产关系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体制,虽然在我们当时建国初期也起过一些很重要的作用,对我们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有一些缺乏活力的问题,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后来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大家熟悉的,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包括社会主义的国有制,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国有制里面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企、央企现在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还要发展混合所有制,还有股份制等等。

在这些所有制之外,还有私人所有制,还有外资所有制,所以中国的经济体制市场关系,我们不要说和旧中国不一样,就是和改革开放之前也已经大不一样。在这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情况下,作为经济活动的最活跃的单位是人和企业,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人和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那企业也好、人也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都要努力争取自身效益的最大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个是所有企业搞经营活动,所有的人参与经营活动,它都很明确的一个行为的准则。

那么这个行为的准则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的必然结果、必然要求,因为你搞市场经济,你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尊重价值规律,要努力争取效益最大化,努力实现以较小的投入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这个是在搞市场经济,搞经济活动来讲,它是必然的内容和必然的要求。但是这样的必然的内容和要求引起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全社会的思想观念就构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样一个客观的规律,这样一个经济活动的必然要求,无时无刻不在告诫人民,提醒人民要多赚钱,要尽可能的减少成本多争取更多的效益,所以对于全社会、对于全体人民,应该说形成了一个高度看中、努力追求个人利益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经济环境,这是一个大的环境。

第二个大的环境就是全球化,全球化逐步的、不断的加深加剧。这个全球化,我个人认为表现在多方面,它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中国的企业和外国的企业,外国的公司到中国来办分支机构,中国企业的全部活动,不光是经济全球化,经济活动在全球之间的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并日益加深。不光是这个,思想文化的交流交往,人员的交流交往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地球的这个位置和那个位置之间,不同的民族之间,这种交流交往其频繁程度、深刻程度前所未有,距离、困难越来越少,这个是大家都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中国人和外国人交往,中国人出国,外国人到中国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频繁。所以这种全球化的加剧加深,给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很自然的带来直接的影响。

过去我们讲这个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和外国人的交往,知道外国人怎么处理问题,有哪些思想观念,有哪些文化产品,不要说这个在封建社会,不要说是个人,国家知道这样的东西也很少,你要说在有些偏僻的山村,不要说外国人,有些人一辈子没有出过山村,地球是圆的也不知道。在我们中国因为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也有很多人从未出县、未出省、未到北京、未到其它的地方去,所以这样的情况,封闭条件下的情况下,它的思想观念的来源,渠道很单一。而我们现在在全球化加剧的情况下,思想观念的来源渠道十分丰富。外国人直接到中国办企业,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它公司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带过来直接影响到员工。我们还有不同群体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直接间接的参与中外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科技交流、教育交流,所有这些交流,它本质背后,都是思想文化的交流,都是价值观的交流交融。所以我们说在全球化这个条件下,不同文明的交往、不同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乃至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交流交往,前所未有。这些交流交往,别的国家的、别的制度的、别的民族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对我们中国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渗透前所未有。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第二个方面的背景状况。

第三个背景状况是互联网,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个国家,整个世界这个信息获取的方式,这是丝毫不为过的评价。在互联网情况下,传播的一些消息速度之快,这个也是前所未有。美国发生的事情、埃及发生的事情,第一时间可以让中国全体人民所了解这个信息。我觉得互联网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方面,还有一个就在过去传统媒介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的一个现象,它就是个人都可以开微博,所谓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通过网络媒体一个平台,不仅发布信息,而且散布观念。它的要害在于,发布的这些信息,散布的这些观念,它没有一个,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社会、国家或者是组织上给予的一个过滤机制、选择机制和把关机制,这个没有,到现在还没有形成,可以这么讲。

 

因为没有形成或者说没有这样的一个由社会、国家、组织上构建的对于互联网上发布的各种声音、消息、观念这样一种把关机制,这样一种选择机制,因为没有,所以大家都看到互联网上的,不要说信息,就是说谈一些观点,那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真正是实现了怎么想就可以怎么说,说什么都有,而在过去在传统媒体条件下,是不可以的,它是做不到的,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一些说不好听的,一些反动的、有害的思想观念,有一些堕落的、甚至肮脏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在传统媒体下,我们有编辑,我们有总编把关,不利于社会主义的错误的思想观念,不利于这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肮脏的这个思想意识,你出不来,不可能给你登到我们的报纸上,不可能在我们的国家媒体电台、电视台上去播,但是现在它可以。这就是大家在互联网上见到的这些,它可以。它各种的思想观念,先进的、落后的、高尚的、丑恶的,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来展示、来传播,这个也是我们现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所面对的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客观环境。

正因为以上的这个客观环境呢,从我们现在讲的认识的第二大问题里面第二个问题就是,我国现在全社会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第二个部分第一个问题讲的是当代中国,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客观环境条件。那在这样的客观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全社会的思想观念面临着一些严重问题,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二个部分的第二个内容。

一些什么问题呢?我们觉得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需要大力加强。为什么这么讲?因为由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可以说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指导思想,我们现在思想领域建设,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我们以上讲的,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历史条件、客观背景,这种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虽然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很多党委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来讲,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我们看得很清楚,有些基层组织在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方面做这个工作不够扎实,搞形式、走过场这个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讲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多种所有制并存,广大劳动者全体人民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就业的渠道就业的场所,它与计划经济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就使得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讲的大量的人群包括打工者,大量的农民打工者,包括大量的非公企业、外资企业里面的这个工作人员等等等等,它们在所在的劳动场所这个非公经济组织里面,或者说是一个与它的长期生活或居住地相隔很远的一个地方里面,叫做当地党组织对这种教育工作没管,你居住地所在地党组织管不着,这两头落空,使得我们这个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在这个群体至少涉及到2亿人口,在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方面,相当多的落实的不好,有的甚至是长期空白。我们调查这块得知相当多的农村这些年,哪儿有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教育人民,哪儿有过去我们讲的学习一下党的文件,党的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了解一下中央的这个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一些新的精神,有一些农村,有一些非公企业里面长期没有做。所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这方面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不够扎实,有所削弱,这是我们思想、观念、建设方面存在的第一个的任务。

第二个任务,形形色色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传播,在全社会,在相当多的人群中,正在造成思想的混乱、观念的混乱、价值观的错乱,这个看的很清楚。在改革开放以前,错误的思想观念在我们的社会,那是难以通过公众媒体传播的,通过私下渠道非主流媒体传播,方式效果都极为有限。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互联网的这个情况下,所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有的听起来还觉得挺新鲜、时髦,这样一些思想观念大量的传播,有的甚至是公然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典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害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各种传播渠道,应该说是大量的、经常的、广泛的在传播,在影响我们人民的头脑,在不断的跟我们的很多人群里面的头脑换脑子、换思想,这是事实。

第三个问题,就是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物欲横流、道德滑坡,各种经济生活中坑蒙拐骗,社会生活中的假丑恶现象横行,较多的存在,这是事实。有一些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那有些可以说是比较令人发指,为了金钱,不要说不遵守正确的价值观,而且甚至是为了金钱丧尽天良、不顾廉耻,这种事情我估计我们媒体也披露了一些,大家可能听说的也不少。我们看到有的小报登的,就是为了骗取国家的二套房的低息贷款,出现了儿子和母亲结婚、女婿和丈母娘写的是夫妻关系,这是过去给你多少钱没有人干的,不可能干这样的事。还有大家从各种媒体上都可以看到的一些消息,有的为了钱,甚至为了一点点钱,就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丧尽天良、动刀子,恶性案件,这些都是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一些表现,也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建设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的表现。

这个以上是关于我们第二大部分的第二个内容。

 

我们现在讲第三个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途,急需我们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大力培育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大家都知道这个我们现在全党全国人民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要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们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通过加强五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这五大建设,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构想,也就是在我们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就是2021年的时候,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使我们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到那个时候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这样的任务,这样的构想的实现,这个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无数的志士仁人一直追求的梦想。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而且找到了实现这条道路必须完成的任务,以及如何完成任务的路径。但是真正要完成这个任务,那困难还是挺多的,任务也是很艰巨的。那面对艰巨的任务和很多的困难,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构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是全体人民要团结起来、要凝聚起来、要团结战斗,要朝着一个目标奋斗,要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彼此相适应,就必须要有我们共同遵守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没有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的重大问题,基本问题的价值观不一样,思想观念都不一样,如何走?这个指导思想不一样,社会标准都不一样,那你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怎么可能能够顺利推进呢?所以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在2020年的时候,实现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2049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的这个构想。我们必须像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所指出的那样,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国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全体人民的精神力量。通过这样的凝聚,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层,以此来保证我们真正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上是我们讲的第二个大的问题。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28/7703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