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执政能力建设

抓住党建工作的牛鼻子

2014年05月28日 14:33

 

书记带头、项目带动、品牌示范……为推动解决我省广大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自2012年以来,省委组织部在全省推动实施“书记项目”,借鉴经济项目运作模式,通过书记带头抓党建,抓住了党建工作的牛鼻子,破解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两年多来,广东打造了一大批过得硬、叫得响、推得开的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的实施,成为广东基层组织建设响当当的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我省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各地各系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落实责任▶▷

围绕全局性问题寻突破

党建工作是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龙头。如何抓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摆在全党全国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组织书记来说,抓好党建责无旁贷。

为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的党建“主业”意识,引导各级党委把党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以来,我省实施基层组织建设“书记项目”,以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作为项目负责人,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围绕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下功夫,寻突破,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每年省委组织部都会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提出年度选题方向,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以抓经济项目的办法和力度,带头抓1-2个党建项目。去年,省委组织部主要围绕省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两个重大课题,提出从调整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等方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选题方向。

各地各单位根据省委组织部提出的选题方向,结合各自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工作任务以及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有些地方以整顿问题突出村为内容,进行选题规划和部署。比如,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的项目,按照“年年排查、年年整顿”的要求,以帮扶整治后进(问题)村为内容,通过市委书记带头抓、市直部门联席会议共同抓等措施,壮大了村级经济,改善了社会民生。省法院院长、党组书记郑鄂的项目,结合法院“司法作风明显改进年”和“司法公正水平提高年”活动开展,提出发挥三级“四个作用”,提高司法公正水平。汕尾市委书记温国辉的项目,通过实施党员干部“先锋领航”行动,组织党代表到基层开展走访,帮助解决村级组织运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同时,各地各单位在实施“书记项目”中,注重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选题工作方法,探索调整项目目标任务,使其更加细化和深化。比如,揭阳市榕城区在前年创建“深化打造榕城特色基层廉政文化”工作基础上,继续在基层完善一批廉政文化景观设施,打造一批廉政文化精品项目,丰富基层廉政文化活动形式,为全面创建廉政文化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珠海市香洲区则继续完善“民意直通车”项目内容和措施,巩固扩大项目成果,建立项目长效机制,为建设“幸福香洲”提供坚强保障。

 

项目化管理▶▷

创新基层党建树立工作品牌

去年以来,和平县委开展“建立书记带头联系服务群众考评工作机制”,拓展延伸项目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截至去年底,累计走访农户37.6万次,为群众筹集资金1085万元,为群众办实事2103件,解决矛盾纠纷1703起,全县信访案件宗数同比下降41.67%,7个镇实现零信访,受到了党员群众的广泛好评。

这是“书记项目”项目化管理推动基层党建创新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从项目申报、明确项目内容到完善长效机制,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通过项目化管理运作,创新基层党建,树立工作品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发展。

省委组织部建立省级“书记项目”库,由各地各单位党组织书记与当地组织部门调研、选题后,每个书记预申报1-2个项目到省委组织部,省委组织部相关处室与各地各单位进行沟通并对项目进行修改完善,再从正式上报的项目中进行筛选,从中选出在该领域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可推行性的优秀项目推荐入库。据悉,过去两年,全省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亲自谋划“书记项目”,共上报了423个项目到省库,其中200个项目入选。

此外,各地各系统党委组织部门甚至各县(市、区)也参照省里的做法,纷纷建立本级“书记项目”库,将未被列入省级项目库的重点党建项目列入本级项目库,重点培育,精心抓好。全省各级党组织书记的“书记项目”覆盖到市、县、镇三级,并延伸到各机关单位、高校、企业等基层党组织。

在项目的运行管理中,省委组织部要求每个“书记项目”都有明确的项目目标、责任人、措施和完成时限等。在项目完成时限方面,各地各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的规模、目标和实施情况作出规划,能在当年完成的力求年内完成,不能当年完成或者需要进一步推进和突破的,可延续到第二年或第三年,需要持续深化的,则长期实施,“不盲目追求项目数量,不硬性要求年年建立新项目”。

在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各地各单位从本级财政以及工作经费、留存党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项目发展,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示范效应▶▷

全社会广泛参与基层党建

佛山市三水区以产业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作为非公企业党建的摇篮,在7个镇(街道)建立商会等行业协会党组织,服务全区3000多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好帮手、欧神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非公党组织,做到“平台建阵地,阵地促党建”。目前,按照“支部+支部”的党建工作模式,全区70%的村民小组党支部开展了“村企共建”。

“书记项目”实行书记领办、组织部门(机关党委)主办、基层党组织承办的“三办”工作机制,同时将项目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具体承办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并通过每季度通报和年终考核评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考核,充分调动了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在“书记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镇(街道)、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党组织书记也都把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向党建项目倾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2013年,各地各单位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这个重点实施“书记项目”,联系培育了一批基层服务型党支部工作法。2014年初,省委组织部从中筛选出韶关市始兴县罗坝镇淋头村党支部“民情日记”工作法、阳江市江城区南恩街道北湖社区党支部“共驻共建”工作法、惠州市房产交易登记所党支部“零距离便民”工作法等10个工作法进行宣传推广,供各地各单位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和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时学习借鉴。

“书记项目”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一些创新成果还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比如,省委根据惠东县2012年“书记项目”的经验建立了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党员活动经费、党务工作者津贴等纳入省财政主渠道解决。东莞市寮步镇探索建立基于积分制与评议制的后进党员“出口”机制,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全省8个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单位之一。

近日,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题立项,做好2014年度“书记项目”工作,扎实推动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528/7703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