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世界长寿之都”匾牌后的喜与忧

2014年06月02日 19:53

 

南通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比全国早。目前该市有1030多位100周岁以上的老人,平均每10万人口中有14人。2013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80.71岁。

此次授牌之前,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等多位国际专家学者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并充分论证。

82岁的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南通市老龄协会会长顾嘉禾告诉记者,之前中国老年学学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县级长寿之乡的申报评定,南通下辖的5个县(市)中已有如皋、如东、启东当选。获评“世界长寿之都”,更是让南通进入世界视野。

1

(图片:5月28日,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主席森下敬一(左)正式授予授予南通“世界长寿之都”匾牌。)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近年中国地方政府对申报“长寿之乡”积极性显著提高,这一方面是个积极信号,反映了地方政府发展观念的转变,与过去追求GDP相比,长寿之乡设定了人口长寿比例、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一套评价体系,强调的是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但同时难以回避“老龄化”问题。在南通的授牌仪式上,多位相关人士提起这一话题。

2013年3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人口红利拐点2012年就出现,比预期提前了3年。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中国老龄化发展趋势严峻。迅速老龄化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生产和消费动力严重不足。消费能力衰竭又导致市场萎缩、公司利润降低、员工收入下降,这反过来进一步削弱消费能力。

2

(图片:5月27日,103岁的老人黄桂英在家中自己剥蚕豆(左上图);5月13日,98岁老人杨银聪在家中按摩耳根(左下图);5月14日,101岁老人翟桂英在家中联系穿针(右图)。注重手脑结合的适度锻炼,是百岁老人的重要“长寿秘诀”。)

此外,“未富先老”是南通等地长寿现象受关注的另一因素。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坦言,虽然目前中国长寿老人越来越多,但与欧洲、日本等地相比,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还有差距。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发生的,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目前以长寿著称的一些地方,老人的生活条件仍然较差,有的属于空巢老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生活质量较低。南通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3

(图片:5月27日,104岁的老人王自耕在家中用放大镜看报(上图);5月13日,98岁老人杨银聪在家中看书(下图)。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阅读,是百岁老人的重要“长寿秘诀”。)

在郑秉文看来,要应对老龄化问题,就要解决养老保险制度和发展养老产业,前者为养老提供资金来源,后者提供服务来源。目前“居家养老”在我国最为普遍。

 

顾嘉禾等人认为,我国居家养老面临着一些挑战,最主要的就是空巢家庭和失独家庭比较多。“两个群体加在一起,让中国人居家养老很难受。到了八十岁以上的时候,活得很难。”郑秉文说。

4

(图片:5月14日,孙媳单如梅在陪伴101岁的老人翟桂英在一起剥花生(左图);5月27日,103岁老人黄桂英在和大孙媳许美华聊天(右上图);5月27日,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在家门头陪103岁老人黄桂英乘凉(右下图)。家庭和睦、悉心照料是百岁老人的重要“长寿秘诀”。)

在南通如皋市,记者看到102岁的彭加贵老人,他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儿女也都已经80多岁。当地领导告诉记者,像彭加贵这样的都是居家养老,生活质量也还挺高。但以后随着“50后”“60后”逐步进入老龄期,其子女基本是计划生育一代,加上南通的教育质量较高,下一代外出读书、就业、成家,这些人的居家养老将成问题。

有观察人士提出,南通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的一个样本,由于当地经济条件较好,养老问题目前并不突出,而且其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但要看到,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加上放开二胎政策释放的新生儿数量难以出现持续增长,还需有更多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02/7704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