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安徽:创新示范区旅游市场推广模式

2014年06月10日 10:35

 

旅游全球化、产业化、大众化、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市场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我们调研,示范区亟需做好以下工作。

1、更新旅游市场推广观念。要建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就要全面对接全球最前沿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掌握全球旅游业态及营销的发展趋势。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变“等客上门”为主动出击,变“单打独斗”为联合营销,变“陈旧老套”为智慧营销。增强对科技革新和互联网技术对旅游市场信息沟通的适应能力,尊重重点旅游市场规则,提升旅游市场培育耐心,提高旅游市场认知度。聚焦供应方营销时代向需求方营销时代转变的全球化旅游目的地市场推广观念。当前尤其要重视以网络营销、高端市场等新型营销渠道、新兴细分市场的研究,提出一些战略性、方向性的示范区市场开拓思路与措施。

2、构建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联盟。示范区旅游市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市场推广不再是各方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有序推进。建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重要媒体和航空公司、景区景点、度假区联动营销机制,共建共享示范区区域品牌。做好全面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示范区、市(县)、企业“三位一体”的宣传推广体系。明确示范区对整体形象推广、地方对目的形象推广、企业对产品和服务信息推广的责任分工。示范区重点推动研究政策、制定规划、打造品牌、建立网站、组织评价等内容。

3、创新特色精品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与皖南生态环境和文化旅游资源相匹配的产品体系,增强示范区旅游产品的市场稳定性和适应性。继续打造“名城名湖名山之旅”、“长江黄金水道之旅”、“世界遗产之旅”、“徽文化体验之旅”等精品旅游产品。切实推进示范区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围绕生态优势,促进旅游开发与医疗、保健、生态有机结合,培育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围绕特色文化,推动文化集中展示,培育一批戏曲演艺、饮食茶艺、文化节庆、名人文化、红色遗址遗迹等旅游产品。围绕体育市场,建设一批体育产业基地,积极举办各类国际大型赛事活动,打造具有皖南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赛事品牌,培育一批体育健康休闲产品。积极发展自驾旅游,合理建设自驾车宿营地和房车基地,科学设计自驾车环线。培育发展主题游乐、修学科考、摄影写生等其他旅游产品。

4、创新整体旅游品牌推广体系。开展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是旅游市场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构建示范区旅游形象宣传口号体系,研究推出具有独特性、代表性、引导性和高认同度的示范区旅游整体形象,强化旅游品牌在市场上的感召力、吸引力。应对示范区旅游LOGO、口号、对外标识、图文等进行VI设计,策划开展示范区旅游形象主题论坛、研讨、宣传、互动体验等系列活动,深层次广范围诠释和推广示范区旅游品牌形象和核心价值。有重点、有计划、有时序地向国际市场推出示范区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景区品牌、旅游酒店品牌、旅行社企业品牌、旅游餐饮品牌、旅游娱乐品牌、旅游产品品牌和旅游纪念品品牌等,使这些品牌成为支撑示范区整体品牌形象的丰富内涵,提升游客信任度。

 

5、搭建旅游宣传推广平台体系。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旅游宣传推广平台体系。探索旅游专卖营销模式,逐步在国内外重点客源地联合设立营销机构。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消费特征,创新营销手段,有效组合人员推销、广告宣传、网络营销、活动营销、节庆营销、影视推广等多种营销方式,提高市场营销效果。统筹安排旅游展会、大型活动、新闻媒体等宣传推广平台,综合运用大报、大台、大社、大网等主流媒体影响力。加强新媒体运用,面向年轻人群体、自驾自助游群体进行针对性的促销推广。

6、扩展境外旅游市场推广通道。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企联动的境外旅游市场推广通道。切实发挥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市场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国际体育组织、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国际友好城市、友好景区的合作。加强与国际知名媒体、华文媒体、旅游文化经营商的战略合作,邀请海外重点客源地旅行商、媒体到皖南进行深度访问和交流。鼓励外向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在境外设立分公司和产品营销网点。建立并完善旅游网络营销国际平台,将皖南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链接到主要客源国(地)重要旅行商的网站,推动示范区旅游信息与国际接轨。利用国外著名旅游节、文化节、艺术节、电影节等平台,积极推介文化旅游产品。推动黄山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开辟、加密国际和地区间航线,开发培育与国内重点国际旅游目的地间的航线,拓宽入境游客来皖通道。

7、提升旅游市场网络信息效率。整合示范区旅游公共信息资源,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积极开展网站、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网络游戏等新媒体宣传渠道。设立示范区门户网站,建设旅游城市和智慧景区,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区域旅游在线服务平台。强化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通信、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现代旅游中的运用。建立集管理、服务、展示、经营为一体的开放式游客互动体验的旅游信息平台和终端体系,建立网上预订、手机网上订购、银联卡旅游、航空增值服务、银行增值服务等便捷交易服务,推动旅游便利化和增值创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10/7706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