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蓉欧快铁”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2014年06月05日 09:31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项目的先行者——成都至波兰罗兹“蓉欧国际快速铁路”(简称“蓉欧快铁”)打破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传统模式,为整个中西部地区通往欧洲架起了陆上货运大通道。记者调研发现,经过一年多的运营,这条铁路对于中西部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有效增强了中西部企业产品出口欧洲的竞争力。但受访人士也指出,回程货源、铁路口岸开放度等方面的制约瓶颈亟待破解。
(图片说明:古代丝绸之路)
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为中西部企业全球化提供机遇
“蓉欧快铁”是指从成都海关现场业务处监管的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出发,经宝鸡、兰州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直达波兰罗兹站,线路全长约9826公里。“蓉欧快铁”成都至罗兹运行时间为14天,下一步可缩短至12天,成都出口货物到达波兰罗兹后,可在1至3天内通过欧洲铁路或公路网络快速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
记者在亚洲最大的铁路口岸——青白江铁路中心站采访时看见,物流公司正在将出口笔记本电脑等物品进行装箱,现场一片忙碌。据现场海关监管员介绍,该班快铁出口货值首超千万美元大关,出口货物包括笔记本电脑、服装、电视机、真空吸尘器、脚架配件等种类。
成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蓉欧快铁”按照每周定期一列的速度运行,货物到达终点站波兰罗兹后,再经由欧洲的物流系统将货物配送到包括德国,法国,乌克兰,斯洛伐克,匈牙利,意大利等在内的数十个欧洲国家,基本实现了欧洲的全域辐射。
这其中,快速直达和较低的物流成本吸引了上海、浙江、福建以及广东等东部沿海企业,企业所在地范围覆盖西南、华南、华东等多个地区,蓉欧快铁辐射作用初步显现。其定时、安全以及较低的货运成本成为企业选择“蓉欧快铁”投放物流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快铁依托四川高新技术、汽车两大产业与欧洲的密切往来以及快铁运营方德国知名物流公司在欧洲的客源,将实现中欧双向对开,并对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沿途收发货物提供整柜及散货物流服务,建立保税物流分拨中心,由此,这条快铁还将为全国众多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提供巨大的机遇和便利。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汤继强博士分析认为,“蓉欧快铁” 从根本上打破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老路,为整个中西部地区通往欧洲大地架起了陆上货运大通道,为中西部地区建设面向欧洲市场的出口生产基地和欧洲产品贸易集散中心提供了物流平台支撑,增强了产品出口欧洲的竞争能力。
三大特点构筑“蓉欧快铁”优势
成都海关、戴尔成都有限公司负责人等受访者认为,三大特点使得“蓉欧快铁”较传统国际物流方式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蓉欧铁路”与传统亚欧运输方式比较:
一是运行时间稳定、发车时间固定。快铁在途时间严格控制在14天内,采用班列模式运行,与沿途国家铁路局签订合作备忘录,每月一次商定电报,提前安排班列计划,避免了因商定电报往来发生时效延误的情况。此外,快铁采取五定班列模式(定点、定线、定车、定时、定价),做到优先配车、优先装车等,严格按图行车,确保运输到期限,方便客户安排生产和发运计划。
二是搭载货物种类多,比海运更具时间优势。通过蓉欧快铁运抵欧洲的货物包括IT产品、汽车零配件、家电产品、服装鞋帽、工业品、日用品等。分析数据显示,运行至今,该快铁搭载的货物中,笔记本电脑占29%,机械类占24%,服装、鞋靴类占17%,其他占19%。货物种类的繁多,得益于稳定的运行时间和铁路先天具有的庞大运力。
时任欧盟驻华大使艾德和曾表示,“蓉欧快铁”与海洋船运相比竞争力很强,从成都到欧洲仅需14天,而海运则为30多天,所以时间上是具有竞争优势的。
戴尔成都有限公司四川项目负责人也认为,“蓉欧快铁是传统海铁联运时间的1/3,时间只比空运长5天,费用仅为空运费用的1/4。达到了高附加值货物定期交货的要求,也满足了低附加值货物对运费、运力的需求。运输效能的加快帮助企业快速抢占市场,有效降低了在途库存和现金流。”
三是服务保障措施多。成都海关办公室副主任伍剑介绍告诉记者,该关前期积极协调口岸采取便捷转关模式,企业通关时间因此至少节约了2天,并且全程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传输,实现不停留转关。考虑到“蓉欧快铁”开通以来受到新疆境内大风天气、阿拉山口口岸拥堵及沿途运输线路成本上涨等原因的影响,成都海关积极与呼和浩特海关就区域通关合作事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开辟了“蓉欧快铁”第二条国内运输线路,保障新开线路班列能在二连浩特口岸顺利通关出境,极大地提高了通关效率,提升了“蓉欧快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车厢全程采用GPS监控系统、车厢震动监控系统、车厢温度平衡系统,为蓉欧快铁运输“高精尖”科技产品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和安全措施。其中,苹果公司还成功在第20次“蓉欧快铁”上进行了iPAD运输测试。
四大瓶颈亟待破解
一是需要尽快解决“蓉欧快铁”回程货源,如能实现双向对开,不仅能扩大快铁影响力,同时也能分摊运费,切实降低运费成本,提高快铁竞争力。
艾德和在此前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要使得双向货物的运力平衡,现在去欧盟的列车是满载的,但返程是空载的,这需要处理。成本上也不平衡,这样不利于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如果回来也是满载,可能会好一些。比如吸引更多的欧洲企业到中国西部来,把组装工厂设在西部,将产品从欧洲运到中国来组装。”成都市长葛红林则建议,可以通过给予成都重庆等地汽车的进口配额,以解决“蓉欧快铁”回程货源不足的问题。
二是提升铁路口岸的对外开放度,积极申请开放型口岸,进一步将地方产业优势、市场优势与快铁的物流优势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成都的区位优势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发展异地、行业优质代理,拓展揽货渠道,提高快铁的重载率。
三是尽快支持蓉欧快铁运营公司建立“两大平台”:一是有助于提高运送效率及安全的物流信息平台;二是方便客户操作和确保内部信息流转的公共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需不断完善营销体系,丰富营销策略。
四是加快铁路口岸掏拼箱作业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进度,拓展口岸功能,助推快铁市场腹地的竞争力。(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05/7708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