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甘肃:批评造就优秀人才

2014年06月06日 13:46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改进作风的有力武器。运用好这一武器,需要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必须触及到每个人灵魂的深处,才能彻底从根子上解决作风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对照这一要求,切实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利器,关键在于正确看待批评、正确接受批评。为此,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主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充分认识批评的极端重要性。

批评是一种责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很多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身上的缺点,往往自己意识不到。如果他人能给予批评指正,就可以少走点弯路、少犯点错误。特别是针对存在的严重过失,只有通过严肃、有力的批评,才能起到振聋发聩、促人猛醒的作用。所以,批评是对每位同志高度负责的体现,是帮助他人清除不良作风、提升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倘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人的错误“听之任之”,轻则妨碍同志的健康成长,重则贻误事业的长远发展。同样,作为被批评者,也要明白“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的道理,对待批评应抱有感激之情,及时进行自我检讨。决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把他人批评当作是对自己的攻击,动辄恼羞成怒。否则,长此以往,就会渐渐听不到批评,最终失去改正错误的机会。

批评是一种教育。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都是不断教育培养人的舞台。置身于这个舞台,每个人都需要被不断地鞭策。因为人的成长进步,往往是批评教育的结果。有时候,他人的批评,看似是对自己的苛刻责备,甚至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但实质上是在培养你、提升你,为你的发展负责。试想,如果不是关心你、欣赏你,愿意帮助你成长,希望你做得更好,又怎么会批评你呢?所以,面对各种批评,即便是吹毛求疵的“挑剔”,也应该放开胸襟、坦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人的关心和爱护,督促和鞭策自己不断前进。

批评是一种帮助。管理学大师卡耐基认为,批评是调整完善人的行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有时候,受到组织或者同志的批评,恰恰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正是这些批评,增强提高你的认识,帮助促进你的工作,给了你一个改进自己的机会。有些人,缺乏这样的认识,所以遇到批评,不找自身原因,只找客观理由,一味地替自己辩解,而且感觉委屈,以为是对自己的偏见。时间长了,不仅个人因此而意志消沉,他人也会对你失去信心。反之,如果认识到批评是一种帮助,并且视批评为动力,就会产生一种良性循环,最终登上事业的高峰。

总之,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检验一个人的胸襟和素养。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级党员干部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指正他人的缺点,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相互促进提升个人的能力和水平,通过铲除“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06/7708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