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新疆:党员干部要做“四个切实抓好”的表率
2014年06月06日 10:4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反复强调“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为此必须要切实抓好反恐维稳,促进长治久安;切实抓好发展改革,促进民生不断改善;切实抓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切实抓好党的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这“四个切实抓好”对新疆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长期的指导意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带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将这“四个切实抓好”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勇于进取、埋头苦干,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一、反恐维稳,常抓不懈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疆,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社会稳定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是新疆繁荣发展的生命线。然而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境内外“三股势力”总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们频繁组织实施暴恐活动,穷凶极恶、丧心病狂,给新疆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与暴恐活动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较量,没有丝毫妥协、退让的余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新疆反暴恐斗争有着准确的判断和深入的洞察。他明确指出:“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充分说明新疆的反分裂、反恐怖斗争仍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因此长期不懈地坚决打击暴恐活动,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和责任,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抓手。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各族党员干部都必须首先做到政治坚强,坚定不移地站在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在血与火的斗争、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要义无反顾、发声亮剑,始终保持压倒一切暴恐势力的英雄气概。要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对暴力恐怖活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震慑敌人、鼓舞人民。要坚持依法治疆,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进反恐维稳常态化,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体系。各族干部要以实际行动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群众,齐心协力打好维护新疆稳定这场硬仗。
二、科学跨越,普惠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考察期间,十分关心新疆的发展和民生工作,他指出:“要坚定不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这就从实现党的宗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深刻命题,也指明了实现新疆跨越发展的动力所在。
加快推进新疆科学跨越,必须深刻认识发展是破解一切难题的“总钥匙”,也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新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程中面临着极为宝贵的有利机遇。各族党员干部都必须自觉树立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的昂扬状态,更加奋发有为,不断研究和破解新疆发展稳定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新疆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到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也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这就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通过抓发展、惠民生,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不断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凝聚力,不断增添爱国爱疆正能量。
当前,我区第五个民生建设年和“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正在扎实进行。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大事、民生实事,使这些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各族党员干部都必须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标,争取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三、民族团结,坚如磐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再次强调:“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这一论述着眼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加强民族团结的方向和路径,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已经成为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共同信念。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只有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能够兴旺发达、繁荣进步,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召唤。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的神圣领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的全部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中国边疆的历史。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各族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坚持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党组织和各族党员干部都必须始终牢牢抓住民族团结这个根本,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任何时候都要把民族团结的工作做细、做深、做实,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传统代代相传,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稳疆兴疆,关键在党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是干部问题。”因为中央的决策部署,靠各级干部执行才能落到实处。在新疆,由于反暴恐的斗争长期、复杂、尖锐,特别需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特别需要各族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真正成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中流砥柱。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在新疆考察期间特别强调,“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强有力、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新疆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这说明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干部是各族群众的主心骨,是稳定的旗帜、发展的标杆,党员干部有怎样的作风面貌,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要用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载体,从解决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入手,强化各级干部的政治担当,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上坚强有力、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自觉地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实推进科学跨越、后发赶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4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时,详细了解了村级组织为民服务和“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组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了自治区党校驻村工作组的汇报,并语重心长地要求搞好干部培养,把村党支部建设好。这是对推进自治区党校各项工作的巨大鞭策。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提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水平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的贡献。(新疆自治区党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牟振江)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06/7708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