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天价”普洱的背后
2014年06月09日 08:49
刚过五月,云南普洱茶春茶采摘基本收官。就在这个刚刚结束的春季,普洱茶“涨”字当头,特别是以名山古树茶为代表的普洱高端消费市场持续高热,价格一路上扬。其中,尤以班章、冰岛为代表,即便是在近五成的涨幅之下,也是一茶难求。
分析人士认为,一片火热的普洱茶市场中更要警惕恶性炒作带来的资本泡沫,普洱茶消费应回归到理性轨道。
普洱春茶“涨”声一片
记者在第九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了解到,产自昔归的2014年明前古树茶标价4800元一公斤,而老班章古树茶更是卖到12000元一公斤。相较2013年,普遍上涨50%以上,个别高端古树茶涨幅达到100%。
古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普洱乔木茶,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普洱境内,数量稀少。其中尤以位于临沧的冰岛、昔归,地处西双版纳的老班章和普洱的景迈山等古树茶山头最为知名。
常年在勐海收购春茶鲜叶的茶商张兴粉告诉记者,正山纯料上涨了70%到100%。今年的班章价格涨幅是近几年来最明显的。
“天价”源自产量稀少亦或游资运作
位于临沧市勐库镇的冰岛村是著名的产茶村,以盛产珍贵的冰岛大叶种茶而闻名。据统计,临沧市范围内的栽培茶园面积达到130万亩,古茶树不到其中的十分之一。从产量上来看,一般茶园的产量可以达到每亩70公斤以上,但古茶树每亩单产只有50公斤左右。资源稀缺使得人们对冰岛古树茶趋之若鹜。
普洱茶在追捧之下,竞争方式也从终端前移到产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控制古树茶原料,一些品牌企业采取订单承包茶山的方式,与村民签订收购协议,直接“占山为王”,从鲜叶、毛料阶段就开始控制,从而把控了定价权。而业内炒作大多通过大量收购囤积,只拿出一小部分在市场流通的方式,造成货源稀缺的假象,于是普洱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普洱热”之下的行业隐患
普洱古树茶价格的连年上涨也带来了茶农的过度采摘。近年来,普洱古树茶逐渐陷入“越贵越采,越采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中。
云南澜沧县芒景村茶农王向国表示,外地茶客上山会将一些稀有的螃蟹脚等茶叶品种采摘掉,这对于环境会产生破坏,也会影响之后茶叶的质量。
其实早在2007年,普洱茶市场就曾出现过借由投资、升值等噱头过度炒作、游资大量进入后乱象频发等情况。普通消费者不分好坏疯狂囤茶带来的后果,不仅让不少投资人血本无归,同时也导致了古茶树资源的过度开采。
“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的普洱茶
持续“高热”并非普洱茶产业全貌,人工栽培种植的普洱台地茶则在低价中徘徊。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行业现状在普洱茶产业可见一斑。据云南省农业厅茶叶处处长王兴原介绍,近年来,云南全省普洱茶年产量为8万吨,古树茶产量约为800吨,只占1%,真正代表普洱茶价格总水平的是占总产量99%的台地茶。而目前普洱茶平均价格仅为55元钱一公斤。
云南省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也表示,此轮涨价的普洱茶大部分树龄都在千年以上,并非行业全貌。由于这一部分茶叶资源稀缺,而市场需求增多,自然助推价格上涨。而对于普洱茶整体产业来说,以收藏为主要目的的普洱古树茶高端市场毕竟不是主流,回归到食品或饮品的消费品属性才应该是行业发展的理性轨道。(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09/7710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