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陕西:批评是利器也是责任
2014年06月12日 14:25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我们必须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完善自我,诚恳修正他人,提振干部士气,汇聚发展活力。
拿起批评的武器,痛击“四风”之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新的社会实践和探索需要不断学习,更需要不断自省,不断修正自我,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党的自我批评的理论是经过80多年实践检验的真理,只有拿起这一武器,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同志、保护组织。时刻保持自醒、自警、自省、自励,这是一种自我批评的态度,更是一种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同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如果经常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就不会有一个个李春城式的党员干部误入迷途,就不会有中纪委去年处理的3万余名党员的悲剧上演。更何况,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就会有对照“四风”表现而不断修正行为、向原则靠拢的能力,就必然能展示出一名党员的担当精神和良好形象。
拿起批评的武器,担起党员责任。古人提倡“闻过则喜”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批评是一种责任。拿起批评的武器,鞭策后进,促进队伍前进,这是敢于负责的体现,如果每个人都“稀泥抹光墙”,人云亦云,你好我好,这实质上是对错误、缺点的容忍与包庇,是对党、对组织、对同志不负责任的表现。批评是一种爱护。爱党、爱人民就会忠心耿耿,无所畏惧,时时处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爱同事、爱朋友就会以诚相待,坦诚相见,及时指出缺点与不足,并帮助其迅速改正,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诤友。批评是一种能力。能批评、会批评、善批评,体现的是能力和方法,相互批评要学会用真诚打动人、用关怀感染人、用行为教育人。
拿起批评的武器,增进团结友谊。团结出战斗力、出凝聚力,但团结不是一团和气,有批评的团结才能始终保持一种凝聚力,有批评的团结也才是革命情谊的体现。团结是一种力量,批评就是一种聚合剂,如果工作中出了问题,首先要开展自我批评,从自身找原因,其次再开展相互批评,共同促进提高,这样就会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将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使团结更紧密、力量更强大。
多一些批评,就多一份真诚、少一些失误;多一些批评,就会多一份关爱,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批评,就多一份责任,少一些痛心;多一些批评,就会多一份团结,少一些纷争。开展积极向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使整个队伍既团结有合力,又激昂有活力,就会汇聚起更多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12/7711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