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下基层广纳民意 建规则服务民生
2014年06月12日 10:40
每个月的10日,沙坪坝区所有区级领导都要带队深入一线“摆摊”,零距离聆听民声,面对面宣传政策,实打实解决问题,动真格转变作风。
这是沙坪坝区确定的“一线工作日”制度。依托这一载体,沙坪坝区搭建起党群、干群连心桥,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便民服务的重要载体
“新学校就要开建,以后咱们这里的孩子再也不用为读书发愁了!”6月10日,沙坪坝区委书记王越的一句表态,让曾家镇龙荫社区的居民们欢欣不已。当天是沙坪坝区的“一线工作日”,王越带领区教委、建委等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解决了困扰当地多年的“入学难”。
曾家镇是沙坪坝区的“西部重镇”,近年来,随着大学城建设日趋完善,康居西城公租房的陆续入住以及西永微电园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加,现有1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教育配置已不能满足当地群众子女的就近入学需要,老百姓对于新建学校的呼声十分强烈。
办好民生实事,确保发展为民——借“一线工作日”之机,王越“带着问题”走进曾家镇,并现场敲定了曾家镇初级中学迁扩建工程。按计划,此项工程将让曾家片区新增中学学位约1150个、小学学位810个,当地孩子将因此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环境。
每个月的10日是沙坪坝区确定的“一线工作日”。每个月的这一天,沙坪坝区所有区领导都要带队深入街镇、企业、村(社区),听民声、答民疑、解民忧、化民难。
今年是“一线工作日”活动的“深化落实年”。在不断摸索总结的基础上,沙坪坝区将今年的活动重心定为“解决问题、便民服务”,以此作为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的重要载体——
天星桥街道小正街305号的视频监控设备安装投用了;319国道大学城后工段翻修整治纳入到年度工程项目;小龙坎街道新村路社区重拳整治“脏乱差”;高滩岩生态湿地公园完成了综合环境的提档升级……
王越说,“通过‘一线工作日’,一个个民生问题被摆上案头,逐一解决。沙坪坝由此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大环境,凝聚起干群一心的正能量。”
“现在见领导容易了,反映问题也更方便了!”亲身体会,切身受益,老百姓的赞誉不言而喻。
沙坪坝区的干部们则表示,通过“一线工作日”,真正了解了群众疾苦,掌握了基层实际,对老百姓的感情更浓了,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推动发展的长效机制
每个月的10日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但是对于沙坪坝区而言,“一线工作日”绝不仅仅只是这一天。“这只是一个载体,借此带动全区干部投入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沙坪坝区委副书记、代区长何勇说。
事实证明,“一线工作日”的“解决问题、便民服务”也确实贯穿于沙坪坝区全局工作的始终。
据介绍,为了更为深入有效地通过“一线工作日”活动解民忧、化民难,沙坪坝区特别成立了“一线工作日办公室”,负责“台账建立、活动策划、交办落实、办结回访”。按照这一流程,在每个月的“一线工作日”开展前,便会通过街镇、区信访办、网络舆情等多种渠道,广泛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建立问题信息库。
这些问题以“板块、行业、层次”进行分类和梳理,能够提前介入的,有关部门会在活动开展前就参与处理。而在“一线工作日”后,当天新收集的问题又会被一并汇总,依据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分派办理。各牵头部门则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对接收的事项进行办结回复。
“由此可见,‘一线工作日’并不是局限于这一个工作日,而是区委、区政府党政一班人和机关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情的一种长期坚守,是我们转变作风、服务为民的一个长期抓手,是沙坪坝凝聚民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效机制。”何勇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沙坪坝区通过“一线工作日”已收集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 197个,目前已办结完成187个,剩余10个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已列入计划着手解决。
通过电话沟通、面谈、入户等方式,这些问题的办理结果全部回复到相关群众中,群众的回访满意率高达98.9%。
建章立制的“长久民生”
从表面上看,“一线工作日”是干部与群众的点对点、面对面,但是对沙坪坝区的决策层来说,这一载体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以点带面,找出共通性的问题建章立制加以解决,从而实现“长久的民生”。
“团结坝276楼栋的下水道经常堵塞,一到下雨天污水就往外冒,又臭又脏……”4月10日,沙坪坝区的又一个“一线工作日”,沙坪坝区委副书记赖明才刚来到石井坡街道,居民陈建刚就赶上前“投诉”。“我们那里也存在这个问题……”有其他楼栋的居民马上“附议”。
原来,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是原特钢厂的家属区,在企业破产后,由于排水沟一直未进行疏浚,致使这一片区的下水管道堵塞时有发生。
“几栋楼同时出现的问题并非个案,甚至其他社区也普遍存在,必须找到适合解决的办法,不要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赖明才赶紧吩咐随行的沙坪坝区房管局负责人,明确由区房管局与石井坡街道建立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进行处置,消除安全隐患。
“有了这种紧密联系,就能解决职能部门‘管得到,看不到’,而街道‘看得到,管不到’的弊端。”石井坡街道负责人表示。
无独有偶,同样是下水管道引来的投诉,针对汉渝路部分下水管破损的情况,沙坪坝区则要求区房管局牵头对全区既没有大修基金,又没有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的“三无”楼房进行摸底,形成解决类似问题的长效办法。
“‘一线工作日’ 畅通了联系群众的渠道,搭建了纾解民难的桥梁,成为服务群众、解决民生的一把‘金钥匙’。”市社科院有关专家评价。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12/7715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