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西欧小国”中的“乳业大国”——爱尔兰乳业发展经验分析
2014年06月16日 08:51
爱尔兰虽然是一个仅有450万人口的“西欧小国”,但它却是一个为世人称道的“乳业大国”。乳业是爱尔兰农业食品领域中的第二大板块,占农业总产值的28%,每年牛奶产量达55亿升,8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是世界第十大乳品出口国。
在爱尔兰,从天然的牧场到最后的乳品,每一个环节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从牧场主到乳品生产商,每一步骤都十分谨慎,以确保每个环节都精确、纯净、无污染。
奶源建设确保优质
在欧盟乃至全世界,爱尔兰都是牛奶生产国中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国家,虽然爱尔兰每头奶牛的平均单产不高,但其生产成本很低。因此,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高投入高产出的牧场相比,爱尔兰的牧场更有竞争力,更能获得较多的利润。
(图片说明:2014年4月4日消费者在江苏省赣榆县一家超市选购婴儿奶粉)
爱尔兰全国共有1.9万个家庭牧场,牧场平均规模为62头奶牛,最大规模在2000头左右,每头奶牛的平均单产仅为4.9吨。爱尔兰全境四分之三被草地覆盖,没有一点空缺的土地。即使是山岭,人工草场也井然有序,种植均匀。加之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0℃~20℃之间,降雨极为丰沛,因此非常适合牧草生长。
爱尔兰奶牛全部采用放牧饲养,一年至少能在野外放养8个月,其食物中有85%至90%都是新鲜草料。为建设好草场,爱尔兰农业部引导牧民重视对草种的选择,均以禾本科植物黑麦草和豆科植物三叶草两个草种为当家品种,以确保奶牛所食用的牧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同时,农业部对牧场的载畜量(一定面积牧场所承载牲畜的头数)也有严格的要求。牧场所拥有的奶牛数量,需要根据草地大小来决定。通常,每英亩(4000平方米)草地只喂养一头奶牛。如果超出限定数量,牧场主就要把多余的奶牛卖掉。而且为了保证不过度放牧,农业部要求牧场主把草地分割成块,在一块草地上放牧一次后,把奶牛赶往另一块草地。牧场的每一块草地都有编号,它会详细记录每块草地上牧草的生长情况,以决定奶牛何时搬家以及搬往哪里。
此外,农业部还要求饲养奶牛的牧场主详细记录每头奶牛的情况。在爱尔兰,每头奶牛的两耳都各有标志。左耳是欧盟检疫部门提供的编号,右耳是牧场自身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出生日期、喂养奶牛的饲料及其来源,兽医的相关诊断结果、样本抽检的化验结果以及交易信息等。在奶牛的一生中,耳标都标记在它身上。如果奶牛被卖掉了,必须将它的身份证信息更改;如果它生病,也必须登记。当地食品公司和超市货架上的各种乳品均有产地证明,一旦发现某批产品不合格,便能从信息档案中迅速查出来自哪一家牧场。
全程检测乳品质量
爱尔兰是世界乳品出口大国,乳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爱尔兰乳品的品牌影响力与信誉度。
为保障牛奶安全,质量检测从原奶收集阶段便开始。牛奶收购合作社是乳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合作社由牧场主自愿加入,负责收集各个牧场的原奶并进行质量检验。合作社的实验室对各个牧场送来的牛奶样品进行检测,如对抗生素含量或肺结核等流行病的检测等。检测结果会于当天晚上通过手机短信发给牧场主,检测合格后的牛奶将被交给乳品加工企业。牧场主所获得的收入与牛奶的奶质密切相关,其收入取决于奶产品中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这两个重要营养素的含量越高,牧场主所获得的收入就越高。
在爱尔兰,如果奶牛生病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那么它在接受治疗以及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将被隔离。隔离期间的奶牛每次产奶后,样本都要经过检测,每隔8小时检测一次,直到牛奶符合爱尔兰农业部的标准和国际标准后,才会把它放回牧场。
一旦发现牛奶质量问题,合作社不但会将牛奶退回,还要处分违规的牧场主。此外,合作社还会定期走访牧场主,通报欧盟和爱尔兰政府关于乳品方面的信息,组织牧场主进行牛奶质量安全以及奶牛饲养保健的培训。农业部也会派检查人员对牧场主的生产设施和程序进行指导和监督。
牛奶在进入加工企业后,还将经过严格的杀菌和营养检测,制作成乳浆、奶油、黄油、奶酪、酸奶等乳品,对这一过程,爱尔兰法律也做出了详细的安全生产规定。
政府严控乳业安全
迄今为止,爱尔兰乳业从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安全事故,这要归功于其制定的明确法规和整体食品安全控制系统。
首先,在立法层面,爱尔兰制定的相关法律对于原奶收集和储藏标准、挤奶的场地和设备要求、牛奶收集和运输需要达到的卫生条件、农场挤奶工和运奶工人的清洁标准都有详细规定。根据规定,直接接触牛奶的仪器必须光滑,须用易于清洗且采用无毒性材料制成;原奶挤出后必须立即储存在低于8摄氏度的条件下,且运输过程中也必须保持这一温度。
其次,爱尔兰将乳业纳入到整体食品安全控制系统中进行管理。在该系统下,各部门职能和责任明确,协调合作,既不交叉也不脱节,十分有利于监管落到实处。
(图片说明: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拍摄的政府大楼楼顶)
在爱尔兰,乳品安全由食品安全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局隶属于卫生部,是一个独立于产业的机构,其职责是采取措施确保食品生产、配送和销售尽可能达到最高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并确保这一过程符合法律要求。
为确保爱尔兰《食品安全法》得以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局与38个官方机构签订了服务合同,通过服务合同,将食品安全管理链条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分配开来,让这些机构代表食品安全管理局执行法律。根据相关法律,食品安全管理局可以选择合适的服务机构。比如与各郡县地方政务委员会签订合同,委托其实施传染病暴发情况调查、建立地方食品预警系统;与农业部的机构签订合同,委托其检查农场、屠宰场和肉品加工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定;而对食品零售业、餐饮业的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局则委托给了消费者事务管理机构。
签订合同的这些机构每年都要定期报告,食品安全管理局则与这些机构定期进行会晤,监督服务合同的落实,并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审查。这种服务合同一般为3年,合同期满,双方将根据履行情况决定是否续约。
在爱尔兰,一旦食品生产企业被查出有违规行为,将面临极高的违法成本,将面临高额罚金甚至坐牢。如果企业在牛奶里添加不合格制剂,毫无疑问将面临关门整顿,甚至永远歇业,这样的风险是企业主不能承受的。(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16/7716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