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聚焦“两个一公里”
2014年06月17日 15:49做任何事情、抓任何工作都有一个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两个一公里”是工作的龙头和龙尾,抓住了“两个一公里”,等于抓住了落实的关键和重点,工作落实的质量和效益才会有保证。当前,国家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任务繁重而艰巨,必须聚焦“两个一公里”,在抓落实上使劲用力、提质增效。
一、聚焦:提高对抓好“两个一公里”的重视程度。我们常讲落实难,其实并不难。如果对“两个一公里”的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高,工作还没开始就决定了落实的命运,那么落实起来当然难。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重视程度的问题:第一,首尾呼应,前后贯通。“最先一公里”是“最后一公里”的基础、准备,“最后一公里”是“最先一公里”的实践化、具体化,前者是开局之作,后者是重头之戏。“两个一公里”不仅是时间上的先后递进关系,而且也是工作中的“行”“效”效应关系,可以说是首尾呼应、前后贯通。“两个一公里”是工作的龙头和龙尾,抓落实有头无尾不行,无头有尾根本不可能。只有抓住、抓好了“两个一公里”,提质增效才会有保证。第二,头关不破,二关难攻。“最先一公里”既是开局之关,更是破题之作,直接影响工作落实的质量和效益。开好头、起好步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摒弃“万事开头难”的传说,以精细的准备、精密的部署和强大的气场、强力的动作,搞好开局之作,实现破局效应。第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工作任务落实,担忧的是没有良策,更害怕的是有政策而不落实。习近平同志讲“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抓落实,重点在“最后一公里”,必须全身投入、全力抓好,下大功夫、下深功夫、下苦功夫。坚持用行动说话,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止步在会议上、飘浮在口头上,必须见诸实实在在的动作。工作任务一经部署安排,就要一步一动、稳扎稳打地向前走、朝前冲,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二、聚力:增加抓好“两个一公里”的投入强度。人心齐,泰山移;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只要我们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上下心齐劲足、左右通力协作,就不会有攻克不了的堡垒,也不会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更不会有落实不了的“两个一公里”。聚力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助中央和政府的强劲引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引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砥砺前行、奋发作为,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在抓好“两个一公里”的实践中,自觉地与中央基准看齐,把中央的精神要求和政府的部署安排贯穿、融入到“最先一公里”,通过“最后一公里”贯彻到实践、落实到基层。二是激发基层组织的源本动力。各级基层组织是落实“两个一公里”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地位作用举足轻重、不可小觑。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不干涉、不干预基层的具体事务,给基层一个自由、自主的空间,创造性地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必须不断激发基层组织的源动力,充分调动、保护和引导好抓落实的积极性,使之变成抓好“两个一公里”的强劲力量。三是挖掘人民群众的内在潜力。人民群众是落实“两个一公里”的主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宝贵的资源。要注意挖掘群众的自身潜力,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两个一公里”打通到最底层。四是利用专家智囊的技术推力。科技创造未来,科技成就梦想。专家技术人才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工作落实中发挥着不可缺失、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利用、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她们的智囊作用,让科技转变为动力、转化成生产力。
三、聚气:加大抓好“两个一公里”的工作力度。“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人是这样,抓好“两个一公里”也是如此。必须聚集各级领导干部的才气、英气、勇气、胆气,激活广大干部群众干工作的精气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两个一公里”的落实质量。重点是“四抓”,力求“出彩”:一要抓起步,拔“头彩”。决策部署,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是决策;决策的形成,源于对形势的正确研判,源于基层和人民群众的丰富智慧。必须弘扬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听取吸收方方面面的意见,确保形成的决策正确科学可行、基层认可、群众赞许。决策部署后,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使政策决策和部署安排成为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的共知、共识、共同行动。二要抓重点,涂“浓彩”。坚持把功夫下到重点环节上,集中力量,使劲用力,攻难克险,牵引落实质量的提升;把功夫下到重点部位上,以实求细,以细求精,以精求好,带动工作全面落实;把功夫下到重点人群上,始终突出各级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和职业操守,用实干精神和表率作用推动任务完成。三要抓末梢,求“重彩”。把工作落实到末梢,体现的是作风,显现的是标准。要系统抓,把末梢大量、繁琐、具体的工作系统化,有条不紊地逐项落实;要精细抓,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精细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要具体抓,深入到最基层、最末端,把具体事项落实到位。四要抓全程,博“满堂彩”。“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落实是一条环环相扣、步步相连的工作链,抓落实必须抓全过程。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不缺项,不断链,环环要质量;要一步一动地抓落实,稳步实施,扎实推进;要力戒功利思想和冒进行为,始终把注意力聚焦到工作落实上、把力量用到稳扎稳打上,确保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四、聚神:严格抓好“两个一公里”的督查尺度。“两个一公里”能不能打通,事关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决策部署的实现。靠什么打通?外部力量就是督查。督查就是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加大督查工作的力度,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始终把目光盯在抓落实上、把气力用到搞督查上;严把督查尺度,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督导彻底打通“两个一公里”。首先,严就要敢于“碰硬”。“两个一公里”的 “中梗阻”,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必须要有硬碰硬的精神,不惧困难,不畏艰难,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进行督查。对本级,重点从源头上督查“政策不出政府”、“放空炮”等问题;对下,重点从根子上督查“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为官不为、乱为,“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简单敷衍、应付等问题。工作实际中,重点督查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决策落实中显现的难点问题、媒体舆论反映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热点、难点问题纳入督查工作的视线和领域。其次,严就要敢于“亮剑”。督查结果谁说了算?群众说了算。必须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实打实、面对面地倾听基层的意见和群众的呼声,以她们的认可度、满意度作为督查标准。坚持“情况要看到、现场要走到、群众要问到、问题要找到”,逐个督查,逐一“对账”,了解掌握政策落实的进度和工作任务的进展。创新督查方式,按照“自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督查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督查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督查与舆论引导相结合”的要求,真正把督查工作抓实抓好。第三,严就要敢于“较真”。没有“较真”的态度和精神,督查工作肯定流于形式。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坚持查则必清、清则必办、办则必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真正把“中硬阻”找出来;搞好“会诊”,依靠基层力量和群众智慧,商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制定出落实明细表,明确时限和责任;严格问责制,敢唱黑脸、不讲情面,敢于较真、不当老好人,严肃处理落实不力的人和事,该教育的教育,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理的处理,以督查工作的铁腕执法力保证决策部署的刚性执行力,真正提升“两个一公里”的质量和效益。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17/7719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