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大讲堂 2011年度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宣言
2011年08月01日 15:09
两个百年宣言
今天,我讲的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的题目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宣言》,我所说的百年宣言指的是“两个100年”我们怎么办。
“第一个100年”是到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要在中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这是第一个百年宣言。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小康社会,到建党100周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现在还有10年的时间,用两个五年规划完成。“十二五”规划要奠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十三五”规划全面展开,到建党100周年对老百姓有一个交待。所以中国共产党人这10年里得使劲干好,10年以后我们又有新任务。如果做不到就说不过去了,一个百年大党连个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都完不成,实在跟老百姓没法交待。第二个百年宣言就是到建国100周年要把中国的第一阶段的现代化建设完成,那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说的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到建党100周年,除了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有一个共产党怎么建设的问题。锦涛同志说我们现在面临着四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中国就这么两件大事,一是老百姓的民生怎么搞?二是党是不是能长期执政?采取什么措施去实现长期执政?现在,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比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还大。
我们的执政能力再不足,起码也有90年的经验,取得了90年的成就,在未来10年我们国家建设发展会走的更好。但我们党的建设,破解历代兴亡迭变“周期率”的第三步棋才刚刚起步。历代兴亡周期率有三步棋:第一步是打江山百折不挠。共产党百折不挠,秦始皇也是百折不挠,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也是百折不挠,清朝打江山初期也是百折不挠。第二步是坐江山初期艰苦创业、勤俭建国。不光咱们共产党勤俭建国,汉高祖刘邦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民休息;唐太宗当年的贞观之治,提出水亦载舟、水亦覆舟。前两步也是“兴”的两步。第三步是社会进入繁荣期,权钱交易,买官卖官。我们现在就进入第三步棋,中国共产党要想长期执政,就要研究这第三步棋怎么破。目前,四大危险也好,四大考验也好,关键是这第三步棋破不破得,怎么破法。这是我们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最关键的一步棋。所以“七一”讲话最大的亮点是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
国外有些人对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有些判断。第一个判断,中共到建党100周年很可能是苏共的翻版。苏共执政74年,中共建党100周年正好进入执政的第73年。第二个判断,中共建党100周年很可能像台湾国民党一样,百年老店关门,多家新店开门。台湾国民党在2000年落选,一党长期执政结束,多党政治开始。当然这其中有唱衰中国共产党的成分,但我们要不避问题。所以,这第一个百年宣言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老百姓的日子能否过好,第二个是共产党自身在百年以后能否走好。
为什么说能力不足的危险?历朝历代只要走到第三步棋就需要解决干部环节出现的问题,社会发展中期需要一种干部能力的上升,然而干部环节一遭到破坏,干部制度、干部选拔、干部队伍建设跟不上的话,反而使干部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整体下降。不抓不行,动作太大了也不行,动作大了它就是政治运动,就会影响民生。现在看来发展问题根本就难不倒共产党,发展经济搞建设,全党心里都有个谱,但党的队伍怎么带,党的建设怎么抓,全党心里是不是有谱?经济发展和党建的矛盾冲突,这就是我们今天最大的难处。
中国共产党从改革开放以后每个10周年都很重要。
建党60周年是1981年,虽然没有“七一”讲话,但1981年出台了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它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基础不稳定的时候,中央对1949年到1981年32年来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做出了统一的解释,对“文革”怎么看,对毛泽东思想怎么看,对毛泽东的成就怎么看,对毛泽东的缺点怎么看,对1957年以后阶级斗争扩大化怎么看,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结论。那一年,我们是靠党的决议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大家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向前看,走向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建党70周年,面临着1989年之后共产党的三年困难时期,国内有很多思想困惑,国际上反华反共势力对我们加紧了围剿和攻击,我们党内对1989年的问题思想认识也不一致。1991年建党70周年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再版了《毛泽东选集》新版本1—4卷,出版了《中共党史》第一卷,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紧接着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提出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继续加快改革开放。
建党80周年江泽民同志讲话的亮点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出了一种集中的、经典的解读、总结和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共产党的建设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这就应了“解决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句话。如果不搞党建,只抓经济,最后把主流队伍给忘了,那么社会就会出事了。而经济问题到一定程度上就是政治问题,必须从党建进行突破。
建党80周年,开启了党的建设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但这个代表得明确实现途径,所以就把内涵扩大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生产力、发展文化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两个实现途径。
我体会
话涛个百年宣言意味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建党90周年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是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经典的论述、概括和总结;二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建设科学化。胡总书记选择了核心的问题——党的建设科学化。用党的建设科学化推进国家科学发展,用党的建设科学化举起科学发展观这面时代的大旗,解决时代主旋律问题。胡锦涛抓住了中国问题的关键是党,国家发展科学与否的关键就在八千万党员。
现在建党90周年,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毛泽东当年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我感到我们原来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到革命时期就结束了。现在看来,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码到建国100周年,我们都将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容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革命的时候,把落后的农村变为先进的根据地。建国后,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农村、农民、农业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我们农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这个我们是不能忘记的。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启动,用农村改革启发和促进城市改革的方式。改革开放新的30年,是2.5亿的农民进城建设城市,加快工业化,通过努力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个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结束。
社会保障、户口改革、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正义等方方面面,我们所干的事情都是要解决农村包围城市的问题。当年,毛泽东这一条道路就把中国的发展道路给圈住了,今天所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要解决农村包围城市的问题,这条道路就是要解决我们怎样把农业文明变为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怎样把传统的中华民族变为现代的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将会用上百年,甚至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来完成。
实现两大宣言的三大途径
第一个途径,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旗帜,宏观上抓好三支队伍建设。第一支队伍是干部队伍,这是我们必须要抓住的,因为共产党是当家人。第二支队伍是人才队伍,在党的建设科学化中集中讲的是“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第三支队伍是抓好青年知识分子队伍。谁握有了青年,谁就握有了未来。现在,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第六次吹响了青春之歌的号角。
第一次号角是《新青年》杂志,把毛泽东、周恩来、张国焘、邓中夏、恽代英、彭湃、邓小平、陈毅等青年人号召起来,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第一次号角确实把中国才华横溢的人都集中到自己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刚建立的时候,中国有300多个政党,而我们只有57个人,靠的就是把当年的才华横溢的人都给招揽过来。
第二次号角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之后,我们把年轻人招揽到延安和各个根据地。宋平、姚依林、蒋南翔等这一代人就是那时到延安去的。文艺界的冼星海、丁玲、周扬等人投奔延安。冼星海到延安后一下就把大后方的音乐给压下去了,当年的流行歌曲就是《黄河大合唱》,为抗战而谱写的歌曲是全国人民接受的歌曲。
那时也是蒋介石用人的时候,他用了两部分人:一部分人是大学校长,朱家华、王世杰、程天放、温文浩,当年的中山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先后成为他的智囊团。另一部分用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办报的一批精英,如陈布雷、潘公展等。潘公展在抗战时期作为国民党新闻检查的第一把交椅,把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重庆的《新华日报》封死了。
当年共产党用的当然不是那些当官的人,而是那些确实有才华的想为中华民族奋斗的人,共产党激发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才华。例如,当年的张寒晖到延安创造了《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他不是东北人,这曲子也不是东北调子,他在西安教书时,看到东北军和几十万家属跟着张学良啼饥号寒。到延安后,结合正定妇女哭坟的调子,改成一首不朽的歌曲。
第三次号角是上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党把解放区的、此前国统区的知识分子都统一整合起来,激发他们建设国家的劲头,海外的知识分子纷纷回国。李四光、钱学森等一代杰出的知识分子回到中国,为了祖国而奋斗。我们在战争年代最多掌控着全国1/3的人口,所以执政团队培养的人才只够执政的1/3,执政团队差2/3,怎么办?大军南下,两百万军官脱下军装转为南下干部,当年的口号是变战斗队为工作队,这样补充了1/3公务员。还差1/3,我们就录取了原南京政府的公务员,包括医院、学校和文化事业机关的公职人员。所以,建国初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三三制。共产党把知识分子给激活了,160万共产党员、青年知识分子投入到国家“一五”计划156个大型项目的建设中。
第四次号角是毛主席号召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1700万人上山下乡。第四次青春之歌是很悲情的一次,该念书没书念,但恰恰是当年这1700万知青解决了我国农村的文化沙漠问题。为什么说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根本就不平坦?这1700万上山下乡的知青是这条道路上的棋子,那一代人都有着青春无悔的理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最早下岗的是这一代知青,但将来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国家领导人也很可能是这一代知青。无论如何,这次青春之歌燃起了在文化大革命沉重一页中我国农村特有的知青文明和乡村文明。
第五次号角是1977年冬天的一张考卷——恢复高考。中国年轻人重新在高考的道路上走出来。恢复高考恐怕是比改革开放本身的意义更重要,就这么一张考卷把这一代年轻人号召起来了,集合在真正的文化和科技的旗帜下。
第六次就是锦涛书记的建党90周年的“七一”讲话。他在最后提到“回顾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确实,我们共产党必须得有年轻人,他们的青春、活力对干部队伍是个刺激,对人才队伍是个刺激,否则思想很容易走向老化,这是我们党这么多年成功之所在。
而且我国真正进入了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今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912年—1949年中华民国在大陆一共培养了20.8万名大学毕业生,4.5亿人口37年才培养出不到21万大学生。建国以后的30年,1949年到1979年我们培养了600万大学生, 600万大学生把我国党政军企、文化教育、事业机关的骨干充实起来了,终于使我们干部队伍人才水平上来了。1979年到2009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30年,培养了5000万大学生,1999年以后的青年大学生队伍一下子进入干部队伍。我们要吹响第六次青春之歌的号角,使他们合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这是我们的要务。
第二个途径,解决好民本、民生、民权、民主、素质、保障六个问题。新时期的群众路线得解决这六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说明三个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干事业,密切联系群众是找动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领导者的胸怀。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中始终有一个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老百姓的基本定位问题,从七大到建党90周年,都需要重新解读谁是主人,怎么善待主人。
一是民本。为什么把民本排在第一位?到底谁是主人,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体现了今天共产党对待老百姓的一个基本历史观。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掌声最热烈的就是他再次强调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创造者,这就叫民本,人民群众是这个社会发展的本体、主体、创造者,这是一个政党对待群众的基本定位。
二是民生。中国共产党90年为民生而奋斗,为民生而生存,为民生而成长壮大,为民生而长期执政。如果没有民生,就没有执政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不是选举,而是民生。因为当年300个政党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谁愿意谁能够解决中国的民生,中国共产党深入持久地解决了民生问题,所以我们就赢了,这就是执政的合法性来源。当年,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在安源,提出为民生而奋斗的三大理由:增加工资、缩短工时、提高劳动保障,办工人夜校,成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与资本家谈判,组织罢工,最后由于工人的英勇斗争和社会各界的声援,路矿当局被迫承认工人所提的大部分条件,坚持了三天的安源罢工宣告胜利结束。所以,当年的革命就是为民生,只有为民生,老百姓才跟着你走。中国共产党想长期执政,不用琢磨西方那一套,只需要好好帮助老百姓解决民生问题,不断地实现他们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他们的具体利益。
三是民权。老百姓的基本权益包括人权、生存权益、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当今中国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执政就是怎么处理群众关系,解决群众问题,我们所有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针对老百姓的问题而提出的。
四是民主。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一个最基本的政治核心问题,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最基本社会关系、最基本的政治关系。
以上两点说的是民主与民权怎么实现的问题,将来党建工作转成民生党建、民主党建,为民生问题而用民主进行考量。将来党建发展的趋势,要把民主这个武器用起来,不是把心思用在拉选票搞选举上,而是进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总书记提到的现在面临的四大危险的前三个——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就是因为民主不够,就是被老百姓管得不够、不到位。一出毛病就赖选拔没选好,然后改革干部提名制度、干部选拔制度,这样做对吗?不全对。不能选了干部却不好好监督、管理。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就是中国的民主途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上不去,最后干好干坏都一样,没管理、没监督、没有评价标准,能不引出思想懈怠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吗?
干部队伍建设到底用什么方法呀?西方那一套选举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美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总统上台,他就要带上1600名干部,四年或八年以后下去,这1600人几乎全下台。中国能行吗?美国的公务员队伍不准许介入党派,而中国公务员队伍是共产党的中坚力量,把全国公务员队伍中的共产党都清除出去,能行吗?美国公务员分为文官队伍和政务官,文官不被提拔,公务员走接任制,文官走终身制。这套干部构架现在到中国来,能行吗?咱们真正缺失的是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鉴于我们的现状,必须得思考民主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五是素质。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老百姓的素质有关系。西方以教堂为中心,一个教堂构建一个社区,中国以基层党支部为社会单元,一个党支部构建一个社区,现在叫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党委,作用就是毛主席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党支部作用。中西方最大的区别就在这儿,西方的社区是教堂式领袖,中国的社区党是领袖。西方老百姓到教堂去,有政策的解读、心灵的洗礼、道德的感化,咱们的老百姓平常的政策解读在哪?咱们社区怎么建设的?有的社区连一个会议中心都没有,有的街道做干部培训还得租人家的院子。都说西方人素质高,人家素质高在于天天有地方锻炼、天天有地方修养、天天有人管,咱们的老百姓想学习没地方,想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没人讲,想锻炼身体没人组织,只有“七一”唱红歌可不行,要把它常规化。
六是社会保障。现在不仅要给群众权力,也得给群众民生,提高群众素质,还得解决群众的社会保障。在新形势下,传统要赋予时代内涵,否则我们很难走好毛主席的群众路线。
第三个途径就是党的建设。原来有两大建设,一是先进性建设,二是执政能力建设,将来还应当有勤政廉政与反腐败建设,现在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到党的先进性建设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今后还要突出勤政廉政和反腐败建设。
党的建设要提高两个能力,一是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二是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反腐倡廉建设牵扯面很广,反腐倡廉建设比干部队伍建设还复杂,反腐倡廉建设涉及到法院、检察院、党委、纪检委、国家基本法制。
所以,我们得不断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我们的绝招。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们既要承认成就,也要对弊病进行改革。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没问题,关键在于有没有对时代性的弊病进行改革,如果进行很好地改革,中国共产党就能够成为常青树。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航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801/7721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