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大讲堂 2011年度

当前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

2011年09月01日 15:19

 

我想就台湾问题谈几点结构性的框架性的认识,力争给大家提供一把了解、分析台湾问题的钥匙。

对台湾问题的五点规律性认识

第一,现在选举政治已成为台湾的常态,政党轮替势在必然。

我们知道2012年1月14日台湾要举行“总统大选”,我们叫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委员选举,这次选举对未来岛内政治发展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会发生关键性的作用。假设马英九明年下台,那现在两岸之间的交流合作发展都有可能受到很大的阻碍。台湾政治发展到今天,选举已经常态化了,任何一个领导人,哪怕干的再好,也只能干两任。也就是说马英九干的再好,2012年上台顶多干到2016年,即使我们很不看好民进党,我认为它的上台也只是早晚的问题。我还认为上台后的民进党不可能像陈水扁时期的“激进台独”民进党那样。这个结论如果成立的话,就要求我们对台湾政治力量的判断,在战略上有一个长期的考虑,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政策寄托在某一个党、某一个人上,而应该寄托在台湾人民身上。我们的对台政策始终要考虑阶段目标跟长远目标的一致性。

第二,   台湾的政治是朝向两党制发展的。

在台湾的政治体制里面,无论哪一个小党都将逐步被边缘化、泡沫化。台湾的选举制度,特别是立法委员的选举制度决定了只对大党有利,对小党没利。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台湾的小党经常往来大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小党在台湾的影响是在衰退的。

台湾内政部登记的政党大概有170个,大的政党主要分成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泛蓝政党大部分都是从国民党内分出来的,非常鲜明的主张统一的是新党,所以新党主席郁慕明每次访问大陆都受到很高的礼遇。他对统一的追求跟国民党中的很多人是不一样的,台湾的一些人一谈统一就说跟大陆统一对台湾有什么好处,这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谈。而新党谈到统一说的是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无论对台湾有没有利都必须要统一,何况从长远来说对台湾绝对是有利的,所以,思想想不通要打通,他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谈统一问题的。

泛蓝阵营里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时我们也给予很高的礼遇。我认为宋楚瑜这个党现在岛内正在被边缘化,当然还有相当的力量。

岛内的主要力量还有泛绿阵营,就是民进党。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是蓝色的,所以称之为泛蓝阵营,民进党的党旗是绿色的,所以称之为泛绿阵营。泛绿阵营的三党主要是民进党、台联党、建国党,这些党在统独上来讲,最极端的是建国党,然后是台联党,最后是民进党。

台湾政治未来的发展,我认为就是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大党的竞争。虽然我们说陈水扁是极端的台独分子,但我想告诉大家他不是只代表他自己,他代表了不止一小撮人。台湾社会发展到今天,没有一个李登辉也会有一个王登辉的,没有一个陈水扁也会有一个李水扁的,他们是一股势力的代言人。就是因为有这股势力,即使在陈水扁贪腐铁证如山判入监狱的情况下,在岛内仍有41.8%的人支持民进党。

 

民进党即使没在台上,它也是岛内政治发展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它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在跟国民党握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民进党。但民进党是一个主张台湾独立的党,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跟大陆统一,这就使我国在世界历史上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很多国家中显得非常特别,像朝鲜半岛问题中就没有韩独或朝独的问题,朝韩都愿意朝鲜半岛统一。

第三,  政权的争夺是台湾岛内政治发展的主线。

台湾政治发展一切是为了选票,所以未来任何一个党上台,由于受选举政治的影响,特别受任期制的影响,干的再好,也只能是两任八年。这些党的群众基础、合法性来源于岛内,他们会首先考虑岛内,而不是考虑要跟大陆统一,这些政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有利于巩固其执政地位,所以岛内因素是影响台湾政治发展方向的最关键因素。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大陆给了那么多惠台政策,马英九仍然只是说“不统不独不武”,也没说要跟大陆统一,因为台湾的民意调查里还有那么多人不愿意跟大陆统一。

台湾岛内政党政策的出发点不在于大陆给他多少好处,拿到政权才是他们时刻摆在第一位的头等大事,为了拿到政权他们可以不择手段。现在民进党也在进行政策调整,希望跟大陆建立一种可长可久的架构,希望跟我们进行谈判。我们知道每次在选举前,他们为了要选票就要跟我们谈,因为目前大陆的发展使得岛内任何政治力量都必须要务实地、正确地应对我们。但我们大陆是按政策来选择支持谁、不支持谁的,谁支持我们的政策谁支持统一我们就支持谁,对于不支持统一的政党和领导人,哪怕他们在台上,我们也一样要打击。即使再多的人都不愿意统一,我们就同意不统一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人们都看到现在我们还是不愿意看到民进党在台上,因为民进党在台上牵扯了我们很多精力。为什么现在民进党逢中必反、逢马必反,他们就是想看自己的反对党的笑话,没有问题也要挑出问题,有问题更要扩大问题。蓝绿阵营对执政权的争夺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所以他们对选票、选民的争夺非常激烈,我认为这种状况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都不会变,而且台湾老百姓也习惯了这种选举文化。

 

第四,  台湾人的主体意识根深蒂固。

现在到大陆来的台湾人越来越多,你会感觉到台湾人有一个独特的心态,过去叫台湾意识,现在发展为台湾主体意识。李登辉、陈水扁长期给台湾人灌输台湾必须是台湾人的东西,台湾人要优先,台湾人要第一,大陆不但要让着台湾,还要考虑台湾的尊严,大陆惠台政策,他们听着就不太高兴,他们会说现在的发展是互利的。上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非常快,我们1993年去台湾时,看到台湾满大街是汽车都感到很羡慕。现在台湾的经济发展各方面都比大陆差远了,所以现在台湾人拒绝统一的理由,已经从过去的经济差距论,变为民主制度差距论。

在我看来,台湾主体意识对统一来说是一个消极负面的东西,很多台湾老百姓在统一问题、国家认同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大部分老百姓都认同“中华民国”,认为“中华民国”还存在。而我们认为“中华民国”早就不存在了,1971年联合国的2758号决议将蒋介石集团驱逐出联合国,及一些机构在法律上已经彻底解决了中国代表权的问题。但奇怪的是“中华民国”一直延续着对台湾的治理,所以我们面临如何对待“中华民国”的问题。

造成这种认知差异的原因非常多。近现代以来台湾走过了一条跟大陆完全不同的路,独特的历史遭遇、独特的历史经验使得台湾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台湾意识。历史上台湾曾经被荷兰殖民统治38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第二年就死了,他的后代基本上把台湾作为一个独立的小朝廷,所以康熙花了23年,直到1683年才统一台湾。212年后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又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1949年蒋介石逃台直到现在60多年。近代两岸之间真正的联系是1945到1949年,这四年时间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了中国的前途命运打内战,所以两岸老百姓的感情利益没有很好融合。

生活在殖民地的民众有反抗排外的思想,这种反抗排外思想在一定时空背景下再加上从蒋介石开始长期的反共仇共恐共宣传,让很多人对大陆印象很不好。即使在今天的各种调查中,仍有近一半的台湾人认为大陆对台湾不友善,他们认为过去我们不要他们,现在又要去统一他们。所以,在深层次上台湾很多人跟我们想的、见的、看的都不一样,要扭转他们的这种思想意识必须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大的融合。不是说现在大陆和台湾关系好了、正常交往了,很快就一定能统一在一块,这是两回事。台湾有很多老百姓反对台独,但反对台独并不等于赞成统一,这是两个概念。认同问题没有解决,台湾只是跟大陆保持正常关系,就像你好是你家的事,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是从你的发展中发展我自己而已,你要想跟我再合到一块,还需要慢慢谈,这是我们统一大业中面临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在两岸关系方面,我们对中央的大政策要有信心,要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背景下评价我们的政策,不要今天给人家一个东西,就要人家明天说咱好。我们党的很多政策在二三十年后看也是正确的,比如1979年我们就提出“三通”的口号,如果中国共产党一直被描绘成青面獠牙的恶魔,像陈水扁把“一国两制”说成是专制和压制,台湾老百姓跟大陆又断绝了沟通和往来,就更加不可能了解大陆、了解中国共产党。于是我们就主张“三通”,经过30年的努力,每年几百万台湾人到大陆来,他们切身感受到大陆发展的真好,大陆人对他们很友善,不是像岛内政党讲的那样。现在两岸可以自由“三通”,我认为这对统一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把选择权交给了人民,让人民自己去选择,对此我们很有信心。我们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务实,不要着急,要有耐心,还要有信心,只要我们一直努力发展好自己,统一大业就有希望。

 

 第五,美国仍然是影响台湾问题的最大的外部因素,从长期看是一个负面因素。

说到底美国人不愿意看到两岸统一,我认为这个因素在未来十年,也还是会起作用。台湾问题从产生、发展乃至到现在久拖不决,美国是难辞其咎的。当年如果不是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海峡,我们早就解放台湾了。后来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台湾的部队都去抗美援朝了,否则台湾问题早就解决了。

由于美国的阻挠,台湾问题被人为地搁置了,一搁置就搁置了60多年。台湾被美国人比喻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分化西化中国的桥头堡”、“进攻大陆的跳板”、“民主的灯塔”等,所以美国很看重台湾的战略价值,说它是美国在西太平洋最有价值的不动产。不光是美国人,西方的战略家也普遍认为,只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就基本上可以控制整个亚太地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95%以上的战略物资是通过台湾海峡运输的,现在我国所需要的石油、大宗商品也是通过这个海峡运输的,保障海上航线安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非凡。假设台湾掌握在一个敌对势力或敌对政权手中,那么我国发展最快的整个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就将受到很大的安全威胁。

美国人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不愿意看到台湾海峡两岸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要实施“以台制华”战略,我认为这一点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因为美国人判断,这个世界到2015年之前,唯一可以对美国形成挑战、构成威胁的集团和势力就是中国,所以美国人要在自己特别强盛的时候限制中国发展的速度和幅度。

我认为美国限制中国不仅是因为中国的意识形态跟美国不同,而是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美国从去年开始把整个的战略重心往亚太转移,全面介入东亚地区事务。美国就是要限制、阻碍中国发展,台湾问题是美国最廉价最好用的一张牌,用了60多年,中美关系不好的时候,美国可以发展同台湾的关系,让中国抗议,中美关系有所改善的时候,美国也不放松台湾这张牌,美国进两步退一步,既给了中国面子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对美国来说,成本非常低,几乎没有成本。所以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这么多年无论是民主党执政还是共和党上台,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来没有变,变的只是具体策略,无论是对华强硬,还是对华温和,最后都要回归到这一点上,因为美国的出发点始终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我认为未来五到十年,在两岸关系、台湾政治发展过程中,这些带有规律性的因素会始终在起作用,不可能突然出现某一件事就能使两岸关系产生跨越式的发展。

影响两岸统一的三大因素

如果研究战略,我们可以看到统一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实力,二是政策,三是民心,这三个因素联系的非常紧密。

第一,实力。

 

刚才讲的那五个因素总结概括起来就是,目前影响统一的战略环境和条件并不成熟,没有发生重大的质变,只是一些关键的变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这个积极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实力上。

我们经常讲财大才能气粗,只有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政策才能有一个根本支撑点,我们之所以在两岸统一这个问题上有耐心有信心,是因为我们有实力有底气。

从外部实力讲,我认为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在缩小,我们的话语权在增大,当然还远没有到想让美国怎么样它就会怎么样的程度,只有到中国的硬实力超过美国的时候,美国才可能主动放弃台湾,否则除非是中国的力量对美国构成非常非常大的威胁,美国觉得放弃台湾、维护中美关系更有利的时候,才可能放弃台湾。

从内部实力讲,我认为两岸之间的实力差距在拉大。我刚才讲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主导两岸关系发展,确定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当然这个进程要慢一点,但是我们有这个实力。我举一个例子,广东2000年时的GDP总量只到台湾的37%,2009年台湾的GDP总量只达到广东的67%。实力是根本,如果没有实力,任何的妥协都没有效果。

虽然现在台湾经济、贸易、投资对大陆的依存度已经到了40%多,但是两岸之间的实力差距还没有大到更理想的程度,所以李登辉讲到两岸实力对比时说,我们没有能力向中共要什么,但是我们有能力说“不”。台湾的发展有相对独立性,各个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小系统,不像香港那么依赖大陆。我们统一香港为什么那么硬气,因为香港吃的喝的都要依赖大陆,而台湾不是这样。

小平同志很有远见,他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这种很浅显的语言,表达非常大的战略思想,两岸融合到一块儿,这样台湾就跑不掉了,台湾有些人就怕跟我们融合到一块,所以他们对我们采取闭关的政策,限制对大陆开放,就怕跟我们混到一块。我们的两岸经贸政策虽然还不能做到“你中有我”,但能做到“我中有你”,让台湾人到大陆来挣钱,像过去康师傅在台湾是个很小的企业,只要大陆13亿人一个人吃一袋方便面,那将是多大的市场。于是大部分到大陆来的台湾人还是希望别搞台独,两岸要稳定、要和平、要发展。当然这跟希望两岸统一还不是一回事,他们不跟大陆统一,保持目前这种关系,希望大陆仍把他们当作统战对象。

 

第二,政策。

我刚才也讲了,现在我们的政策还是比较对头的,因为我们的实力增强了,西方国家、台湾都认为我们的政策比以前更加自信。在经济上,我们可以让利,但在政治上不能轻易让利,有些政治上的让利是不可逆的,不能随便去谈这个或那个。我认为我们的政策已经做得很好了,通过两岸人民的合作交流、自由往来增进民族感情,消除误解、隔阂,通过两岸经贸利益的联姻,加强两岸人民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认同——新的中国、未来的中国。我们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官方也没有说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个中国也包括了台湾在内,我们一块儿去创造。

我们认识到统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须分步走,我们现在要干的事就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讲,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根本。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说,不要急,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只做一件事,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在涉及两岸关系的谈判中我们也强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歧很大的,我们搁置争议,不要使很多问题因为无法一步到位地解决而影响我们推进两岸统一的进程。现在的问题是,两岸关系发展到今天,越往前推进越艰难。比如谈判,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你是什么身份,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他们“中华民国”代表的身份,所以马英九不敢跟我们谈,不愿意跟我们谈,一谈民进党就说他卖台。陈水扁执政八年向台湾民众灌输的就是本土意识,非本土外省人就有可能卖台,我陈水扁虽然能力差一点,但不要怀疑我是不爱台的,虽然他贪腐贪成那样,但他说是为了台湾的建国,台湾老百姓有很多人就愿意相信他。

第三,民心。

得民心的工作只能是“润物细无声”型的,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发展与台湾地区人民的情谊,增进了解,增进感情,总会水到渠成。我认为时间站在我们这边,只要我们有这个信心,只要保持这种大的发展的势头,时间拖的越长对我们越有利,时间是可以改变一切的。

最近南海问题炒的比较热,两岸都有一些加强两岸在南海事务上合作的呼声。在南海诸岛中,台湾占着面积最大的太平岛,西沙的永兴岛现在归我们,这两个岛上都可以起降大型飞机。现在台湾方面胆子比较小,马英九在南海问题上特别谨慎小心,他怕跟大陆合作,被对手民进党说成是“亲中”。

在1999年的时候台湾当局已经把驻太平岛的一支部队撤走了,现在形势紧张了,又开始增加部队、重型武器。如果从打仗的角度看,南海诸岛中战略位置最重要的是太平岛,从历史上讲,1974年我们跟越南南方打过一次西沙海战,当我们的舰队穿过台湾海峡时,蒋介石没有拦我们,说西沙战事紧,让我们的舰队通过了台湾海峡。

 

总的来讲,我认为在南海问题上,我们的政策还是当年小平定下来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说老实话,现在我们有一点受气了,南沙一千多口油井,我们没有占上多少,全让他们给占了。但我们现在也在南海进行军事演习,还有我们的南海政策除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外,还有希望通过双边来解决,我们绝对不愿意看到他们联合在一起,把南海问题国际化。

两岸军方中都有这样的呼吁:维护祖产!现在从大陆到南沙诸岛是不太容易的,要是到曾母暗沙那就更难了,现在去曾母暗沙比出国还难。在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后,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美国日本已经公开指责我们了,虽然还没有点名,我觉得这还是他们想要遏制中国崛起。两岸有合作的历史和空间,由于台湾特殊的政治需要,他们现在不敢做,但我认为决策者是理性的,现在都预留了一定的自我空间,我不认为南海问题最后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冲突。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901/7721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