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启示
“怀恩”“报恩”
2014年06月19日 14:11
走在云南省凤庆县凤山镇京竹林村禾稼庄自然村,穿浅黄色衣裤,戴鲜红色帽子的“新家园”在午后散射光的梳洗下格外艳丽,村民们拌水泥、运石头、挑砖块,忙着筑路砌沟,抓紧实施第3期新家园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扫尾工程。
“我们弟兄三个,二弟杨祖民身体残疾,需要有人看管,三弟在大理打工。房子2012年建,180多个平方,投资17万元。我们自己资金少,阿弟耶(阿弟叔)就帮我们贷款,款贷下来才有信心东拼西凑、和亲戚家借上点把房子盖起来。”说起杨怀恩帮助贷款,鼓励村民建设“新家园”的事,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杨学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激话。“那几年我们弟兄几个小,还在读书,住的是茅草房,老叔和支书发动村民集资帮我们整石棉瓦房。没想到现在住上了小洋房,还有轿车。”在大理打工的弟弟杨学林在一旁感慨万千。
杨学国家弟兄俩所说的阿弟耶、老叔就是杨怀恩。2006年凤山镇建设万亩“茶叶谷”,给京竹林村安排了3500亩任务,镇领导考虑到杨怀恩多年与老百姓打交道,有农村工作经验,就安排他到京竹林村做工作,最终完成了2996亩。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40年农村工作我有三点体会:一要大公无私,二要心平气和,三要实实在在做事。这样,老百姓就听你的了。如果吹一阵风,只安排不去做,他们就不理你。”年近花甲的杨怀恩这样感言。
“新农村建设,杨哥可以说是苦口婆心啊,一开始农民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后来外出做生意、外出打工的纷纷打电话回家,支持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杨哥实实在在帮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杨助清支书十分钦佩他的杨哥、老搭档杨怀恩,“田心河杨永清家建设用地(苗圃地)2分搞成2厘,损失很大,禾稼庄一组杨怀武家被损毁的核桃树13棵搞成3棵,都是杨哥多次实地调查落实后帮助更正的。”
“1986年6月20日发生洪灾,1990年7月30日下午4点10分泥石流,冲死12人,学校、电站、初制所、小乡政府损毁严重,桥梁、沟渠冲毁,电站被毁,失踪3人,造成经济损失164万元,当时初制所才折价3万元,现在是30万元买不下来。洪灾和泥石流几乎卷走了京竹林的全部家当,使京竹林村大伤元气,隔壁邻舍嘲笑,上边领导看不起。杨哥就在这个时来到我们村。”杨老支书越说越激动,“群众的力量不可低估,群众发动起来后,热火朝天干建设,九牛爬坡个个出力,产业发展了,路好走了,房子好住了。户户安居乐业,人人喜笑颜开。通达工程公路由3.2公里增加到5.5公里,4.5公里进村主干道全是硬板路,全村27个村民小组,只有马鹿塘、风吹山两个小组没有硬板路。”
“除了马鹿塘、风吹山老百姓出行脚上有泥巴,其他寨子老百姓走村串户脚上不会有泥巴。”杨怀恩觉得很自豪,他说22公里硬板路花了700多万元,老百姓“一事一议”自筹一点,项目资金争取一点,新家园建设也整合一部分。在产业方面,茶叶7200亩,人均2.3亩,核桃6300亩。茶叶收入750万元左右,人均2300元,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核桃人均2亩,大多数初挂果,人均核桃收入600元左右。京竹林村714户、3410人,长期在外打工800多人,月收入160万元以上,目前已进行美丽家园建设的有600户。
“我从生产队会计、生产队长、茶叶初制所主任、大队干部到凤山镇茶叶站工作人员,都是党和人民培养的,我要报恩人民。”杨怀恩是以实实在在的干事创业、服务群众来报恩的。“茶叶谷”建设,宣传发动开会开到凌晨三四点钟,开挖种植沟、施肥回填、定植盖膜、病虫害防治、修剪管理,不厌其烦集中培训,不厌其烦现场指导,还自育茶苗23万株供给老百姓;通达工程公路建设和进村入户硬板路建设,他常常东家进西家出,协调通道、协商赔偿;美丽家园建设工作从叔婶、侄子做起,从征地到宅基地抽签,费尽了周折。
“贷款申请统一村上写,村上统一去办理。一家一户去贷款,不熟人不熟路,贷款很困难。村上打印贷款申请统一去办,农户省心、信用社放心,京竹林村90%农户是村上帮办的。村上统一做证明、统一报凤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审核,信用社派人核查分期分批贷款,房子浇灌一层后给予贷款。”杨怀恩高兴地说,因为大家都讲信用,2012年京竹林村被凤庆县人民政府、凤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评为“信用村”。
从杨学国家出来,我们又顺着不是很宽的水泥硬板路来到了禾稼庄村庄左侧寨子后的小梁岗,浅黄色墙体,戴红帽子的新家园在午后的散射光下格外鲜艳。有风湿偏瘫病、今年53岁的杨祖凤,在她兄弟家院子里给我们讲述了杨怀恩的大恩大德,她说:“阿弟耶经常来帮助我们,这里原来只有一个地盘,阿爹死后,兄弟在外打工,领回来媳妇没地方住,先是姊妹几个约起来,盖了间土木结构耳房。后来,阿弟耶约人来帮我建盖石棉瓦房。”
“杨叔和支书他们随时都转着,有什么大小事情,施工中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马上就来解决,对施工进度都没什么影响。”“土地整平,道路建设,打包坎,砌挡墙,服务协调;架通临时用水,架通生产用电,跑上跑下;清理阴沟,铺垫道路,做农户工作;架通宽带网,与电信公司和广电局联系协调;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灶与林业局联系,争取项目扶持、项目补助。小水窖建设了40口,四旁植树、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施工队杨国玉对杨怀恩千恩万谢,村干部杨助清对杨怀恩感激不尽。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19/7722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