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客观看待广州书记首失冠军
2014年06月24日 15:13
【基层执政】
【事件介绍】
广州书记4年来首次失龙舟赛冠军 外国人夺冠
珠水龙腾,百舸争流,6月7日2014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开锣。今年是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的第20个年头,共有来自国内外的103支龙舟队相聚珠江竞技交流。经过一番龙争虎斗,传统龙、标准龙男子公开组、标准龙大学生组的桂冠均由广州本地队伍摘得,其中萝岗队更是勇夺传统龙八连冠。广州市领导联队参与的表演赛已成为龙舟邀请赛的“例牌菜”。7日,由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长陈建华领衔的“一哥队”以第二名冲过终点,四年来首次无缘表演赛冠军。
103支龙舟队5000余健儿参赛
6月7日,中大北门广场至广州大桥之间的珠江河段热闹非凡。下午2时5分,陈建华宣布:“2014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决赛开始!”市民代表骆启良上台鸣锣发令,十几笼信鸽一飞冲天,在江面上结队翱翔。
7日,珠江航道顺风顺水、凉爽宜人,是适宜龙舟竞渡的好天气,也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本届国际龙舟邀请赛共吸引粤、港、澳地区以及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美国、荷兰共103支龙舟队5000多名健儿参加。
经过一番激烈竞渡,传统龙、标准龙男子国际组、标准龙男子公开组、标准龙大学生组、标准龙女子组等五个组别冠军分别由萝岗区卓兴企业龙舟队、香港大澳友谊龙舟会龙舟队、广州白云区人和广东潮商会龙舟队、广州市艺能职业学院、肇庆市女子龙舟队摘得。
其中,萝岗区卓兴企业龙舟队已是传统龙的八连冠了。“今年的冠军意义重大,因为是最后一次以萝岗的名义参赛”,据萝岗龙舟队领队岑先生介绍,因萝岗区并入黄埔区,此后龙舟队将代表黄埔区出战。
特写
“一哥队”不敌外国友人队
从2011年由时任广州市市长的万庆良领衔的广州市领导联队首次参加龙舟表演赛以来,至今年这支“一哥队”已是第四年参加了。
7日下午开幕式结束后,万庆良、陈建华等广州市领导便从主席台离席,搭乘中巴前往龙舟赛起点附近的水警码头热身。上船前,每人还拿起船桨,跟随教练温习划桨动作。
2时50分许,市领导们分别登上两艘龙舟。其中,万庆良、陈建华、市委秘书长陈国、市政府秘书长周亚伟在3号船;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市政协副主席余明永等在2号船。
信号枪响,吆喝阵阵。3号、2号船以及另外三支由外国友人、大学生、女子运动员组成的龙舟如箭离弦,快速向前。半程过去,由外国友人组成的1号船一马当先,而万庆良、陈建华所在的3号船紧随其后,相差半个船身。从江边可见,万庆良划桨幅度很大,力量很足;而陈建华挥桨轻快,节奏感颇佳。
距离终点约100米时,各艘龙舟开始发力冲刺。万庆良、陈建华领衔的“一哥队”明显提速,一度仅落后1号船1/3个船身。但由于1号船始终保持较高速度,最终“一哥队”以第二名冲过终点。坐在船头的万庆良和陈建华举起船桨、振臂欢呼。随后“一哥船”从主席台前划过,万庆良脱下帽子向观众致意,而陈建华则向主席台挥手打招呼。
最近4年,“一哥队”从未缺席过龙舟表演赛,而万庆良也是四年四度参赛。过往三年,“一哥队”连夺三冠,今年首次无缘冠军。
赛后,着白衣、戴红帽、套着救生衣的万庆良称,龙舟赛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更重要的是提醒社会各界要对母亲河珠江保护好,造福市民群众、造福老百姓。
虽然屈居亚军,但陈建华心情依然不错,“天气好,水质好。这次是外国友人拿了第一,我们还要多训练。”
对此,有观赛市民表示,“很正常啊,年年都是市领导拿冠军有啥意思。而且领导参加表演赛,名次本来就不是最重要,关键是参与性和示范意义。”
为领导“痛失”龙舟赛冠军叫好
万书记酷爱体育,此事远近闻名,就连足球运动员出身的影星曾志伟也曾经邀请他一起参加过足球比赛,弘扬体育精神。但由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长陈建华领衔的“一哥队”到底有没有实力每年在龙舟赛上夺冠,此事就真是无人知晓了。
这么说,有点阴谋论的意思,像是有人故意为权力开道,这才让领导们夺冠。但公众的怀疑也貌似合理。比赛嘛,本来有赢就有输,一群常年坐办公室,缺乏锻炼、忙于应酬的中年大叔,在龙舟比赛中,超过一群年富力强的大学生夺冠,这貌似解释不通。还有,为何每年夺冠的都是由市委书记、市长领衔的“一哥”队,而不是由各大局局长领衔的“二哥”队或是由秘书领衔的“三哥”队?“严格”按领导等级夺得名次,难怪公众不买账。
每搞一次这样的比赛,领导每夺一次冠,就越成为千夫所指的众矢之的。而这群只知比赛规则,不知官场潜规则的老外,此刻夺冠就越发像拆穿皇帝新装的小孩,难怪,他们被网友戏谑为“不懂权力风情”。
近年来,邻导们在各项文体比赛中蟾宫折桂的新闻不少,去年7月,山西评选“十大文化符号”,总结五千年来的文化标志物,太原市长耿彦波稳居第一,票数是位列第2名的晋祠三倍多。
其实,无论是龙舟比赛、足球比赛,还是文化符号竞选,领导干部的参加都是活跃气氛、引领市民参与的点缀,像是开业前的剪彩、表演前的暖场,本不该成为主角。现在倒好,领导干部们动辄夺冠、独中四元,玩得越来越HIGH,殊不知,这不仅败坏了比赛的胃口,更引发了公众对官场登记观、形式主义的不满。
领导热爱体育、文化事业,这当然是好事,但参加竞赛的时候能否实实在在?比起市委书记次次夺冠,公众更加喜欢看到的是一场真诚、公平的比赛。哪怕在这样的比赛中,领导只获得了最后一名呢,其塑造的政府公信力、城市凝聚力,恐怕也要比起年年夺冠强上百倍、千倍吧。市委书记夺得第二名的比赛,市民看得有趣,但愿下次将他们赶下冠军宝座的不再是外国友人队,而是我们的本土选手。
“抢”书记冠军的为啥是老外
“一哥”们长期独占鳌头,让游戏多了些庸俗气味,且屡屡成为网民们的笑话。被“抢”了冠军的“一哥”们,明年还去玩吗?如果没有“国际友人队”,还有没有人敢真正和“一哥队”一较高下?
广州年年龙舟赛不是新闻,市委书记领衔的“一哥队”总是夺冠也不再是新闻。不过今年,“新闻”来了,一支国籍、姓名未知的“国际友人队”,夺走了“一哥”们蝉联了三年的冠军,以至于网友纷纷向广州“一哥”建言,明年不要请这些“不懂事”的老外来了。
被老外“抢”了冠军宝座的“一哥”们什么心情,网友们都很好奇。新闻里提到一句,广州市长陈建华说,“这次是外国友人拿了第一,我们还要多训练。”反正看起来,“一哥队”不像是冠军拿厌了的拱手相让,也没有高处不胜寒之后想表示友谊第一的意思。难怪网友们“批评”,国际友人们太当真、太玩命、没规没矩,不懂得让领导先划一桨。
玩笑归玩笑,但“国际友人”队破了延续几年的龙舟赛“明规则”,还是耐人寻味的。这些连绿叶都不愿甘当的“国际友人”队,大概是不懂得众星捧月的美妙与乐趣的。虽说比赛的终极意义是分出体育竞技的三六九等,但有领导参与的比赛,真正的三六九等不在角逐的体力,而在场下的权力。领导乐,才是真的乐。领导拿冠军了,你就是垫底也舒坦。
在很多地方的类似比赛中,真正的风情是将开得最艳的那朵冠军之花永远留给领导。真正的风景是在“一哥”获奖时,台上的笑脸与台下的欢乐相映成趣的万般和谐。
领导参加的比赛,体育的精神必须服从亲民的精神。这甚至已是人尽皆知的“明规则”。推而广之,中国民间不缺能人,但再能,你也不能比领导能。即便真能,你也要在领导面前装出不能的样子。广州“一哥”们参加的虽是表演赛,但日理万机的领导们,真的在划龙舟方面有特别天赋,以至于年年能夺冠吗?恐怕非也。
“国际友人”队的夺冠,与其说是他们体育能力太高,不如说是“觉悟”太低!他们显然不懂“老大永远属于一哥”的生存铁律。
龙舟赛只是个游戏,冠军轮流做,本来别有乐趣。“一哥”们长期独占鳌头,让游戏多了些庸俗气味,且屡屡成为网民们的笑话。而今老外们揭穿了“皇帝的新衣”,不知这赛龙舟的游戏,是否可以复归游戏的本质。
现在遗留在人们心中的悬念是:被“抢”了冠军的“一哥”们,明年还去玩吗?如果没有“国际友人”队,还有没有人敢真正和“一哥队”较个高下?
书记未得冠并没打破潜规则
近年来,不少城市以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平台,推销和宣传城市,并丰富群众性体育活动。为了活跃活动氛围,不少领导干部积极带头参赛表演,应当说领导干部参赛行为本身有利于扩大活动影响力,更好的带动其他干部群众参与进来。然而,问题是领导干部参加的表演赛最终真的沦为了表演赛,成了领导干部的个人表演秀,夺冠的始终是参赛级别最高的领导干部,由此让表演赛变味,引起了民众的反感乃至嘲讽。比如在安徽蚌埠市直机关举行足球比赛中,市长代表的民政局队夺冠;在广州市民同游珠江的比赛中,市委书记游第一,市长游第二;而在龙舟比赛中,市委书记和市长组成的“一哥队”居然连续三年夺冠。
在今年的龙舟比赛中,广州市委书记和市长组成的“一哥队”首次未得冠军,看似打破了过去“一哥队”年年夺冠的惯例和潜规则。但是,仔细看看比赛结果,实际上“一哥队”未得冠并没有打破一把手夺冠,其他官员当陪衬的潜规则和惯例。这一次夺冠的不是体制内的其他低级别官员组成的队伍,而是外国友人队,“一哥队”依旧赢了其他低级别官员队伍。
由此可见,书委书记和市长组成的“一哥队”表面上是输给了技术和水平更高的外国人,但实质上是输给了明规则。因为外国人不懂这类领导干部参加的表演赛的潜规则,在比赛中不按照潜规则出牌,不知道在比赛中要给主要领导放水,让主要领导夺冠、出风头,最终才抢了主要领导的风头。
事实上作为公共性的体育赛事,不管是正式的比赛,还是表演赛,真实应该是最起码的底线原则,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参赛选手按照自己的真实实力参赛,发挥出水平就行。领导参与其中,主要目的是捧场助兴,带动其他市民参与,而不是为了夺冠。而且,领导干部是平凡的人,不是体育健将,不可能样样精通。更何况领导干部年纪一般较大,身体素质和体力比不过低级别的青年干部实属正常。主要领导没有必要事事追求第一,夺得冠军,其他干部也没有必要在比赛中放水让一把手夺冠。如果说一把手连没能夺冠都放不下,耿耿于怀,这样的心胸也不足以担任领导。
自去年来,全社会都在说反对形式主义,笔者以为最大的形式主义就是一把手总得冠军,反对形式主义不妨先打破一把手得冠军的潜规则和惯例。
【启示与思考】
近年来,在网络上不时会爆出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亲民的行为,诸如,“书记扫雪”、“领导扫地”等等,这些行为的曝光后,往往存在着一些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样是一种亲民的行为,但是一些人却是认为是一种“作秀”,甚至觉得领导就应该做好分内事情,不应该如此。
领导干部做一些小事,确实只是出了一点小力,但是这至少是一种体验,一种能够让高高在上的干部体验基层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领导的亲自参与更是释放了一种重视的信号,这对于做好这样的工作也是有推动作用的。所以,对于领导亲民行为,大家应该首先报着一种接受的眼光,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
不过,从今年广州龙舟赛外国人夺冠来看,基本上能确定这次比赛没有事先安排。否则,随便给外国友人暗示一下,作为客人,他们应该不会不给面子。至于另外两支参赛队伍(大学生队、女子运动员队)是否有故意相让的可能,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他们没有尽全力进行比赛,那就是他们自己出了问题。领导们对冠军也不一定志在必得,他们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不需要通过这个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很多时候,领导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对书记拿不拿冠军这点事儿,没必要过度关注,也没必要过度解读。不过是个娱乐活动,大家都参与进去并乐在其中,就足够了。但我们同时也确实不希望出现把娱乐活动搞得官味十足的现象,形式主义的东西要不得。改变工作作风和“官念”,应该从小事做起,更应该从领导自身做起。期待领导们在这方面都能起到带头作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24/7727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