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一枚罗马银盘的N个猜想

2014年06月25日 13:08

 

“来自星星的男神”?

这枚古罗马银盘的中心是一位帅气的“男神”。他卷发无须,身材健美,上部裸露,腹下裹巾,持杖倚坐于雄狮之背,神情自若,姿态优雅。

1

(图片:甘肃靖远发现的北周时期古罗马鎏金银盘。)

难道这位英姿勃发的美男子“来自星星”?

日本学者石渡美江经过研究,确认盘中心的神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北京大学教授林海村的研究结果,确认了这一观点。

据甘肃省博物馆介绍,这枚银盘直径31厘米,高4.4厘米,重3180克。盘内壁描绘的纹样由外圈、内圈、中心3个部分构成。内圈部分纹样是12个人物头像,以鸟、动物等间隔。有专家认为,这12人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包括太阳神、智慧女神等在内的12神,6男6女。也有专家认为,他们是狄奥尼索斯的眷族。

在古希腊宗教中,狄奥尼索斯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也是艺术之神。世界各地诸多酒庄内有狄奥尼索斯神态各异的雕像。相传其首创用葡萄酿酒,并把种植葡萄和采集蜂蜜的方法传播至世界各地。甘肃靖远出土的鎏金银盘内壁主体图案,正是表现狄奥尼索斯的缠枝葡萄纹。

2

(图片:希腊提洛岛,一处名为“迪奥尼索斯”的提洛岛古民居。)

在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看来,这枚银盘中间的画面鲜活——一个带着明显醉意的酒神倚坐在一只威武的狮子背上。“而像这样的生动姿态在东方文化中是难以找到的,我们推测这是典型的古罗马文化象征。”

 

诞生地和时间为何?

银盘的诞生地点和时间,是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热议的话题。

甘肃省博物馆原馆长初世宾率先考证,他认为,这是东罗马帝国的产物,铸造时间为公元4-6世纪,产地可能在意大利、巴尔干半岛或土耳其西部。

随后,法国学者史蒂文森认为,这是公元3-4世纪东罗马的产物。

石渡美江认为,这是公元2-3世纪左右在地中海沿岸的亚洲或北非地区制作的产品。

3

(图片: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交河故城。)

林海村通过释读盘底的一行大夏铭文,认为,石渡美江对这行大夏铭文的解读似有误。林海村曾撰文表述观点:石渡美江已经注意到这一银盘的铭文是大夏文,但是他把这行铭文倒过来读,以为是个人名。他判断,这行大夏文之意为“价值490金币”,并认为这一颇具希腊罗马风格的艺术品当属大夏银器。这同时也表明,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希腊文化仍以大夏文化为主体。

俄军认为,这枚出土在黄河古渡口靖远县的银盘应是1000多年前西域商人途经丝绸之路,遗失留在靖远的舶来品,而且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唯一罗马鎏金银盘。

前世今生如何?

希腊距离中国遥远,这一刻着希腊神话的银盘是如何通过丝路之旅抵达中国甘肃的呢?

 

专家经研究发现,鎏金银盘上的文字为大夏文,是3世纪中期-4世纪在巴克特里亚,即现今阿富汗东北部地区使用的文字,这说明至少在当初时代,这一银盘就已经存在于巴克特里亚了。

4

(图片:丝绸之路上的高昌故城。)

甘肃靖远是前往长安、兰州、河西走廊的要道,丝绸之路在此分支。从西汉到隋唐,此地中外商旅使者络绎不绝。因此,在这里发现古罗马银盘绝非偶然。

石渡美江推断,甘肃靖远出土的这一银盘是在4-5世纪左右从巴克特里亚越过帕米尔高原,又经过天山南路传入中国的。毫无疑问,这一银盘经过了漫漫丝绸之旅,最后到了甘肃靖远,其背后有一个漫长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古老故事。

5

(图片: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一汉族土绅墓葬中出土的唐代开元年间胡人佣造型。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专家介绍,唐代汉族聚居区汉人墓葬中出现胡人造型的冥器,证明了那时东西方交流已经非常普遍。)

至于其传入中国的原因,专家推测,这一银盘可能是作为馈赠品、商品或是供奉品传到甘肃。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繁盛,商品交易异常活跃。俄军认为,从银盘发现的地方和其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来看,古代东西方文化和商旅之间的交流频繁,尽管并不能确定具体是哪一年、哪一项商旅合作的结果。

不论人们对银盘有多少种猜测,毋庸质疑,它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希腊和中国两个国度,依靠古老的丝绸之路,沟通、交流和碰撞,留下未解之谜。

现在,罗马银盘的“出镜率”高。由于其特殊的工艺和造型,以及背后的故事,它常常“奔波”于各个博物馆,供人们驻足观赏,细细品味。(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625/7728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