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大讲堂 2009年度

谈谈索马里海盗问题

2009年06月01日 14:11

 

主持人(宣讲家网站《大讲堂》编辑):索马里自1991年以来战乱不断,沿海地区海盗活动非常猖獗,被国际海事局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索马里海域已经发生了120多起海上抢劫行为,超过30艘船只被劫,600多船员遭到绑架。今年以来,又有近十艘船只在索马里海域被劫。索马里为何会沦为海盗的天堂?他们究竟拥有怎么样的人员构成和武器装备?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而索马里海盗猖獗的背后又是什么?为什么国际社会合作出击仍然难以阻止他们?

今天我们邀请到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军事学博士,赵小卓大校作客宣讲家网、搜狐网、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一时评”,和广大网友共同走进“索马里海域”。 

主持人: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索马里海盗”的报道很多,在我们国内也引起广泛关注。世界上的海域面积相当辽阔,为什么索马里海域最终沦为海盗的天堂?

赵小卓:这与索马里所处地域有很大的关系,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上,北边是亚丁湾,东边是印度洋。亚丁湾连接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每年从亚丁湾走的船只大概有两万多艘,如果把索马里东部海域的船只算上,总共有5万多艘,数量很大。这两年索马里海盗比较猖獗,跟当地的海况也有关系。当地的海况是浪很小,一般只有一米多高,非常适合海盗的小艇活动。索马里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很早的时候,古罗马、古印度都曾经在索马里建过海上补给站,对外可以保持海道安全畅通,对内可以通过补给站从海岸深入到非洲大陆的腹部。1887年,英国占领了索马里北部,称之为“英属索马里”。1925年,意大利占领了索马里的南部,又称“意属索马里”。一直到1960年,索马里才统一,成立索马里共和国。到了1991年,索马里的西亚德政府被推翻,索马里陷入内战,此后该国一直没有一个权威的中央政府,整个国家陷入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状态:北部叫“索马里兰共和国”,东北部叫“邦特兰”共和国,西南部叫“拉汉文兰共和国”,再加上首都摩加迪沙艾迪德等派别,形成四大派别、四分天下的局面。虽然最近这半年国内的和平势头有所发展,但根本的格局没有改变。

再看看索马里周边,索马里内乱和周边的安全也有关系,因为索马里半岛一直是战乱之地。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都是它的邻国,这两个国家从60年代起一直打了40多年的仗。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过去也有过战争。周边的战争影响了它的内乱,它的内乱又加剧了对外的战争。

主持人: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以反恐为由,在2006年支持埃塞俄比亚出兵推翻了当时的索马里政权,建立了一个索马里过渡政府,这个过渡政府有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来管理海域?

赵小卓:这个过渡政府是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成立的,第二年迁回到国内。但这个过渡政府在国内一直缺乏强大的支持力,而教派中的“伊斯兰法院联盟”的力量倒是很强大。所以,尽管在美国的支持下,埃塞俄比亚出兵把过渡政府扶上台了,但并没有使索马里的安全形势有根本性转变,依然战乱不断。索马里过渡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手上没有兵,现在总共有2000人的部队,而且全是陆军,是埃塞俄比亚军队训练出来的。反观其他教派武装,如“索马里兰”有15000人的军队,“邦特兰”有近10000人。由于政府手上没有多少部队,只有极少量的陆军,所以,政府对海岸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现在,索马里海盗问题日益严峻,索马里过渡政府也有很大的压力。近来,索马里总理表示可以提供一些情况,但打击还要靠国际社会支持。过渡政府上台后主要依靠埃塞俄比亚军队,可现在外军也出现了问题,埃塞俄比亚军队在索马里已经进驻两年了,国内要求埃塞俄比亚撤军的呼声很高,同时财政也负担不起了。之前,伊斯兰法院联盟执政时,由于是教派武装,他们认为抢劫是掠夺,所以当时对海盗打击比较严历。但现在的过渡政府上台后,由于内乱,政府本身无力管理,控制力比伊斯兰法院联盟还要弱,最终造就了一个海盗天堂。

 

主持人:索马里海盗猖獗不单是地理原因造成的,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因素。那么,海盗到底是些什么人?从新闻报道中看出,海盗抢劫的船只大多是巨型的货轮,而这些货轮上应该有一定的安保力量,那么海盗的武器装备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让他们在一天之内劫三只货船?

赵小卓:先讲一下索马里的海盗是怎么产生的。索马里这个国家基本上没有工业,农业也很弱,主要靠渔业。索马里沿岸有很多渔业资源,鱼类、海虾、龙虾都是国际市场上价格很高的海产品,但因为索马里没有海岸警卫队,没有护卫力量,所以外国轮船常到它的海域这里来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如为了逃避国际组织的监控,到监控较松的索马里海域倾倒有毒工业垃圾,再是到索马里来打渔。由于索马里当地人使用传统的捕鱼方式,而很多外国渔船采用的是现代的捕鱼方式,所以大量海域资源被掠夺。这时,索马里国内就有一部分人站了出来,自动组织起来行使海洋警卫的职能,抓捕鱼的人收税。可发展到后来,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这些人从抢劫货物索要赎金到直接劫持船只,成为真正的海盗。但他们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海盗,他们认为自己是在正当维护合法权益,如果外国人来掠夺资源,就要付出代价,这是索马里海盗的逻辑。因为海盗劫持船只后,绝大部分船主顾忌船员的安全,一般是给钱息事,因此海盗很容易拿到巨额赎金,一夜暴富,变成了富人了。他们就盖别墅,娶妻纳妾,这些人对周围人有影响、刺激作用,海盗变成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职业。有一些海盗头子不光自己挥霍赎金,还会笼络人心,甚至在当地修公路、建医院、建学校,做公益事业,当地人享受到利益,也就不追究海盗的行为。这样一来,海盗变成了一个产业。这个产业有四部曲:劫持船只、绑架船员、勒索赎金、放人。索马里海盗和别处海盗不一样的地方是,别处的海盗有时候有政治目的,而索马里海盗的目的就是钱,只要给钱就放人,他们用纯商业的模式来运作海盗这个“产业”。现在,估计索马里海盗有1200人,分成25到30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集团。过去这些小集团之间互相没有联系,各干各的,现在在国际社会打击面前,也开始了相互的协调配合。去年12月份海盗头目代表开会,组成一个行动委员会来统一协调,及时通报情况,避免被打击。海盗得到赎金后,购买了很多先进装备,这些装备中第一类是船——高速的快艇,第二类是战斗机械——步枪、冲锋枪、机枪、火箭筒、榴弹器等。今年1月份破获的一个案子中,发现这伙海盗有十部肩扛式防空导弹发射器,可以打击直升机。因为监视海盗最好的就是直升机。

主持人:这些武器用来对付商船绰绰有余,他们的武器装备已经完全超过了商船配备的安全保卫力量。

赵小卓:商船最多配备了枪,不会有导弹。而索马里海盗的通讯设备现在看来很完备,有无线电通讯设备、海上搜索雷达、GPS定位系统、海上卫星或其他联系方式。他们通常是把什么船作为袭击目标呢?过去,海盗袭击目标都是吨位比较小的、没有防护能力的船只。现在装备先进了,海盗胆子也大了,敢于劫持吨位比较大、有一定防护能力、甚至载有武器装备的船只。去年,索拉里海盗成功劫持过乌克兰运送武器装备的船只,船上有几十辆坦克。

主持人:海盗会将劫持的武器据为己有吗?

赵小卓:不一定,海盗主要是为了钱,给钱了就把东西还回去。海盗一般的行动模式是这样的:一开始出去行动的是一只母船,母船和一般渔船没有什么差别,可以行进到较远的地方,或临时发现目标。中东地区的迪拜等港口城市,都有海盗的眼线提供船只及其货物、装备等情报,使海盗可以有目的地劫持船只。到了抢劫地点后,母船放下很多快艇,每一艘快艇上三四个人拿着冲锋枪或肩扛的发射器把货船围住,或找地方登上甲板进入驾驶舱,控制住货船。据抓捕的海盗说,这个过程最快只要15分钟可以完成。

主持人:世界上除了索马里海盗比较猖獗外,现在还有哪些区域的海盗活动比较频繁?

赵小卓:现在一般认为,有五大区域海盗出现频繁,基本上都在从非洲到亚洲的通道上。从西往东分别是:西非沿海海域、红海—亚丁湾海域、索马里海域、孟加拉湾海域、包括马六甲海域在内的东南亚海域。前几年,马六甲海峡的海盗占全球海盗数量一半以上。

主持人:为什么这几年进入我们视线的是索马里海盗而不是马六甲海盗?

赵小卓:马六甲的海峡非常长,差不多有1000公里,宽的地方有几十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两公里,在这么窄的通道中非常容易劫持船只。前些年,这里的海盗非常猖獗。这些年为什么不猖獗了呢?主要是三个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对海盗联手打击、联合巡逻。这些国家联手打击的行动非常有效,由于过去各管各的,海盗作案地点是公共海域,不好抓捕。联手打击以后,海盗就没有地方跑了,不能说销声匿迹,但确实大幅度下降。   

主持人:随着索马里海盗大肆掠夺船只、索要巨额赎金,人们担心这将会刺激亚洲海盗纷纷效仿、卷土重来,这种担心是否有可能成为现实?

赵小卓:我觉得这种担心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索马里海盗猖獗后,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派军舰去护航,这些国家派军舰护航的作用、效果不是很好,可能会刺激海盗的发展越来越多。但我觉得,对马六甲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马六甲海峡海盗数量下降,不是因为这些海盗没有犯罪的意愿,而是因为三国联手打击非常有成效。这三个国家还会一如既往的打击,虽然海盗容易劫持船只,但逃跑很困难。

 

主持人:现在,美国和英国开始担心的不光是索马里海盗猖獗,更担心恐怖分子会进入这片无法无天的海域,通过海盗来筹集资金,用这些钱进行恐怖袭击。海盗问题专家米德勒顿说,海盗活动可以帮助恐怖分子获得大量资金,他们也可以用一艘船或者油轮当作浮动炸弹。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非洲问题专家史蒂芬·J·莫里森也认为:这是一个无政府的社会,除非在索马里建立某种秩序和管理,否则海盗和极端组织就会渗入此地,灾难也随之而来。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索马里海盗局势的严峻,但为什么不能实现对索马里的多国联合打击,而只是由一些大国派出护航舰队进行防御性护航?

赵小卓:先说海盗和恐怖组织结合的问题,这个问题今后有可能会变成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海盗主要目的是钱,所造成危害相对是有限的,而恐怖主义的主张是让更多的人死,让更多的人看,血腥场面越大越震撼,媒体报道越多,人们越害怕越好,这是恐怖组织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可以试想,这二者结合,恐怖分子劫持船只,在集装箱里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生化武器、放射性武器,开到某个人口众多的港口,如果造成爆炸或造成放射性污染,后果会很严重。现在国际社会对此越来越担心。目前国际社会对陆上恐怖组织进行打击,使他们的地盘越来越小。恐怖组织也在寻求发展,海上就是最好的地方。现在,多个国家派军舰去了索马里,并不是去了海盗就收敛了,至少现在看来并没有,而且大有反弹的势头。

主持人:是不是在国际法和现实状况方面还存在着某些障碍?

赵小卓:是的。第一个是法律方面的原因。海盗一般在公海作案,作案后跑到索马里陆地上去。如果要抓捕这些人,通常的做法是让索马里政府来实施,但我们刚才已经介绍了,索马里的中央政府很软弱,法制很涣散,现在全国只有14名法官,所以想要健全反海盗法律,这是不可能。即便法官判了刑,在这样一个战乱不断、军阀割据的地方,也不太好执行。另外,各个国家法律的适用性也有问题。比如说,2008年9月,丹麦曾经抓住过十名海盗,可一个星期后就把这些人放了。为什么呢?因为抓住海盗后怎么处理这些人,丹麦没有适用的法律,最后只好没收武器后在一个海滩上把他们放了。美国也抓住了一名海盗,怎么处理这名海盗?美国司法部近200年来没有过这种先例,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按恐怖主义罪?不是恐怖主义。按战俘?美国和索马里不是交战国。极有可能按照美国的刑法,最终以劫持人质来定罪。去年,英国曾经阻止过一次海盗的行为,英军不敢先开枪,因为有法律约束只有对方先开枪,才能开枪。面对突如其来的海盗事件,各国想要改变法律,那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第二个原因是这片海域太大了。美国第五舰队曾经估计,如果要覆盖到亚丁湾每一个角落,至少要60艘军舰,而现在各个国家的舰船加起来只有20多艘,远远不够。英国人认为要完全控制印度洋西北部地区,需要300艘舰艇,这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加上各个国家的军舰相互之间没有统一的管理,只有协同关系,基本上是各干各的,有的是伴随护航,跟着船走;有的是区域护航,跟着那一片海域的船只。这样,资源本来就很有限,利用得也不太好。

第三个原因是海盗的母船跟其他渔船是一样的,巡逻舰艇不能随便抓捕它,就像一个人在实施盗窃、他动手之前不能随便抓捕,只有在发动进攻时才可以抓捕。海盗抢劫非常熟练,整个过程可能15分钟就完成。今年2月份,一艘希腊船被劫持,英军军舰离它大概只有100海里,可英军收到求救信号赶到时,海盗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同时,海盗也吸取了经验教训:由于各国联合打击,重兵布防亚丁湾,因此海盗在亚丁湾动手少了,而多在索马里东部海域动手,那里离索马里海岸1300公里,这么大地区,不可能完全控制。

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索马里海盗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解决索马里内陆地区的军阀割据和冲突。海盗再猖獗,他们的根据地还是在陆地上,如果不能铲除陆上根据地,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打击海盗活动。如何才能够标本兼治?

赵小卓: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但这做起来非常难。近些年来,对于索马里海盗国际社会做出很多大大小小的努力,去年联合国就有四个关于索马里海盗的提议,可是无论国际社会多努力,最后还要体现索马里内部的民族和解、国内稳定、经济发展。但战乱多年、军阀割据的一个国家,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要有一个健全的法制,要促使经济发展,要真正对海盗形成威慑力,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内因。还有外因存在,索马里周边国家包括一些大国利益的冲突都可以通过索马里国内冲突反映出来。这也是索马里动乱的一个原因。要把这两个原因全部消除掉,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很困难。我同意现在各国海军护航是治标不是治本,但现在一时半会儿治不了本,所以只能治标。

主持人:各国争相打击海盗的同时,不能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要关注索马里的经济状况和国内发展。那么,请您谈一谈美国和索马里海域的关系问题。有人认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拥有绝对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也间接地助长了海盗的发展。您认为接下来美国在打击海盗方面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效果又会如何?

赵小卓:过去,美国对海盗问题尤其是索马里海盗问题一直采取比较超脱的态度,这有两个基本原因。第一个基本原因:1993年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索马里与当地武装有冲突,美军一共伤亡了18名官兵,直升机坠毁。那次事件中,索马里武装把美国官兵打死后,拖着尸体游街示众,而且被记者拍摄了下来,在CNN、BBC等多个媒体上播放,这造成美国人心理上的巨大震撼。克林顿政府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撤军。那次事件后,索马里一直是美国人心里面一个隐痛,尽可能不去碰触。第二个原因:近两百年来,美国基本上没有遇到海盗问题,美国国旗本身就成为海运的护身符。挂有美国国旗的船只,海盗一般不敢碰,所以美军对海盗的事情不操心。4月8日,挂着美国国旗的丹麦货船“马尔基亚拉巴马”号在索马里附近海域遭海盗袭击,船长被绑架了,索马里海盗和美军直接对峙。奥巴马政府非常幸运,这个事情里面有若干巧合促成了美国的光辉形象,让奥巴马交了一个非常满意的答卷。美国政府一向对恐怖分子、海盗绝不妥协、绝不退让、绝不支付赎金,美国历届政府都是这样执行的,奥巴马没有退让的余地,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另外,奥巴马比较年轻,过去没有处理外交、国家安全方面的经验,很多美国人对他在这方面的能力能够比较理解。海盗把船劫持了,由于没有大船,不得不放了一个救生艇,只绑架了船长一个人。很快救生艇没有燃料了,只能在海上面晃来晃去。美军派出两艘军舰参与营救行动,美军的海豹突击队员找到恰当的时机,最终取得成功,击毙3人、俘虏1人。这个事件后, 4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了反海盗的几点政策:第一,要用金融手段、财政手段控制海盗,使海盗不容易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第二,要进行国际合作,让青年人不向往海盗职业。第三,增强商船的护航能力。据说,美军也会采取一些行动,比如在索马里海域增加直升机的数量来回巡逻,及时发现海盗。还有的说法是,美军有可能进入索马里内陆捣毁海盗的大本营,或者是帮助索马里过渡政府建立海岸警卫队。

 

主持人:美军现在已经开始正面面对海盗了,是不是代表着美军将事实性地重返该地区?

赵小卓:有可能是一个契机。因为非洲的资源很多,非洲还是一片处女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美军从2007年开始建立了一个非洲司令部,我认为美国肯定是想重返非洲,这次劫持事件确实给了美国一次契机。我觉得,美国将会重返非洲,但不会对索马里用兵。因为小布什政府进行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留下一个烂摊子。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要改变这一状况,从伊拉克政府撤军,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不会捅索马里这个马蜂窝的。美国已开始在索马里北部吉布提驻军1500人,但不会让海军采用军事干预的动武手段。我们现在更关心的应该是美国的非洲司令部。

主持人:美国的中央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在打击海盗上扮演的角色有区别吗?

赵小卓:美国过去是五个地区联合司令部:第一个是太平洋司令部,辖区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第二个是欧洲司令部,主要辖区是欧洲;第三个是中央司令部,主要管辖中东;第四个是南方司令部,主要管南美洲和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第五个是美国本土北方司令部。过去,这五个司令部对非洲是各管一摊。2007年10月,建立了一个非洲司令部,专门管辖非洲,但这个司令部跟其他几个司令部不太一样,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的司令部是清一色的军人,文职人员很少,而非洲司令部一半是军人,一半是文职人员,许多文职人员是美国国务院、国际安全部、司法部、财政部的官员。从人员组成可以看出,美国对非洲主要不是强调硬手段,更多的是强调软手段。非洲司令部主要职能是扶持当地政府,搞好关系,进行拉拢。这些软手段都是非洲司令部来做。如果软手段不行,非要动手了,可能就是中央司令部派兵,但也有可能是欧洲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来协助。

主持人:这里有一组数据。五六年前,索马里海盗的总人数在100人以下,目前的数字已经上升到1000以上了,而且海盗每劫持一艘船,平均可获一百万至二百万美元的赎金。2008年的赎金总额高达1800万美元至3000万美元之间。您怎么理解这些数据?

赵小卓:这个数据只是保守估计的一部分。去年年底时,据俄罗斯媒体统计,2008年索马里发生海上劫持事件一共是125起,45艘船只被劫持,全世界总共向索马里海盗交了1.2亿美元的赎金。即便按3000万赎金计算,海盗共有1200多人,那么人均能摊到2.5万美元赎金,而索马里老百姓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超过1美元,可以想象这些人在当地是绝对的富人。这就产生示范效应,起了非常坏的带头作用。再说这3000万美元不是1200人均摊的,海盗头子肯定占得多,产生的反差就更大了。这对国际社会意味着什么?最直接的是,船被扣了就要交赎金,就造成很多费用。这些费用看起来好像是保险公司交了,好像是船东掏了,事实上是广大的消费者掏,因为费用最终都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转嫁到大家购买的终端产品上。所以,不要以为海盗劫持跟大家没有密切的关系,有可能一次海盗袭击事件使我们大家都成为了买单者。

主持人:海盗袭击最直接的效应是大大增加了航运的价格和保险费。现在,有一些航运公司避开了通往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航运路线,可是这使亚洲到欧洲的航运日程增加了五到十天。我们来算一笔帐:据不完全统计,航程每增加一天,航运费用将增加三万美元。除此之外,猖獗的索马里海盗对世界海上贸易还会带来哪些深刻的影响?

赵小卓:产生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从印度洋到大西洋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亚丁湾到红海,另一条是穿过南非从好望角绕过非洲大陆。如果亚丁湾这条路出现问题,就要改道,就势必增加很多费用。假设一艘船一天费用是三万美元,总共有两万艘船这个数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是直接的影响。间接的影响是对人心理上的影响。很多海上贸易就停止了,因为价格太高了,大家走不起,或者由于不安全,索性大家就不走了。这样的结果是海上贸易大大下降,而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是全球贸易。全球贸易的90%是海上贸易,海上贸易是这些年全球贸易经济发展的很重要因素,海上贸易降低就会影响全球的经济。现在全球金融危机,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的打击已经非常大了,如果海上贸易再降低,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最近五年来,中国的海上贸易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中国从非洲进口了很多原材料,从中东进口了很多石油,都是通过亚丁湾。同时,中国的很多产品也是通过亚丁湾到达欧洲国家,中国产品在国外以物美价廉著称,加之人民币升值,利润就已经非常低了。因此,索马里海盗与中国国家利益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关系。

主持人:纵观整个海盗的发迹史,海盗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犯罪行业,在工业化时代,随着各国海军技术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巡航能力的提高,曾经一度使海盗销声匿迹。在高信息技术下的海军时代,海盗反而死灰复燃了,这是为什么?

赵小卓: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现在,海上贸易增多后,船只增多了,被劫持的概率就高了。随着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每艘船上的船员减少了,所以容易被劫持。再加上海盗的武器装备比较先进,也可以干一些大活了。你说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各个国家海军的深思。从这一次护航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全球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各国海军对于海盗问题的打击准备不太充足。现在各国海军还是着眼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海上力量的战争、由海向陆的战争,对于如何应对海盗准备不足,有一些使不上劲。现在各个国家的海军都在转型,我觉得这应该是各国海军转型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现在我国的第二批舰队已经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了,未来是否会加入由美国牵头组织的第151联合特遣部队?

赵小卓:2002年,在进行阿富汗战争的美国为了阻止海上塔利班政权,或者阻止恐怖组织从海上获得资源,就组建了一个150联合特遣部队,联合特遣部队除了美国以外,还有英国、法国、巴基斯坦、加拿大,大概有十五六艘船,主要是配合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今年1月8日,美军宣布要组建一支新的特遣部队,这就是151联合特遣部队,这支军队主要目标是打击海盗,美国把这个部队看作是多国部队,但实际上目前只有美国一家。当时,中国已经准备派军舰前往亚丁湾护航,美方表示欢迎中国加入他的联合特遣部队。我个人判断,中国不会加入,理由很简单,观察中国这么多年的国防政策,只在一种情况下向海外派兵,即在联合国框架之下,只有联合国授权、有联合国的决议,中国才会执行。我国派到世界各地的留守部队全是通过这种途径,而没有通过其他途径。因为151联合部队是国家之间的、集团式的,是由美国牵头的,不在联合国框架之内,所以我国不会参加。但如果联合国对其授权,得到联合国认可,我们也有可能参加。

主持人:目前,有个别外媒认为,这一次中国军舰的护航行为是以展示中国军事力量为重。您怎么看待这样观点?

赵小卓:也许客观上造成的结果是显示了一下中国的海军实力,毕竟这是中国第一次远洋护航。但我们着眼点不是显示我们的力量,而是在于维护亚丁湾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是为了打击海盗,是为了执行联合国的决议。因为联合国已经有决议和授权了,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贯彻执行联合国的决议。

主持人:我们的出发点是维护和平与稳定。这次护航行动将对中国海军自身的发展有什么长远意义?

赵小卓:这次毕竟是我们第一次派出远洋护航军队,还要经历若干个第一次,因为长时间在海外执行任务,需要海外补给,需要与其他国家协调、配合,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今后海军的发展会大有益处的。

(赵小卓,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本文源自宣讲家网、搜狐网共同制作的“第一时评”)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09/0601/7732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