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六个做到”乃为政之道 成事之要 做人之本
2014年07月02日 14:07
省委书记赵克志今年5月9日在与毕节市及部分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作了《如何当好县委书记》的讲话,提出县委书记要在政治、工作、发展、作风、党风、生活方面注重“六个做到”。这一重要论述,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委书记提出的四点要求一脉相承,与好干部五个标准一体相通,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贵州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本,是对全省县委书记的新要求,也是对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的新期望,对于我这样从中央机关到贵州挂职的干部如何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在服务革命老区中有所作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个做到”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
为政之道,首在政治。“六个做到”的第一个做到就是要在政治上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信念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忠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清醒了,才会把这种理论当成信仰,行动上才会自觉。以其昏昏,不可能使人昭昭。遵义是革命圣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我要最大限度汲取其丰富政治养分,提高政治觉悟,忠于党的宗旨、纲领、事业,做党和群众在政治上放心的优秀挂职干部。
为政之道,贵在担当。“六个做到”的第二个做到之一就是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就要敢于担责任、担风险,在是非面前敢于抽刀亮剑,在困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在歪风面前敢于坚决斗争。我虽是一名挂职干部,但也要时刻保持担当的勇气、提升担当的能力,不怕得罪人、不怕丢选票、不当老好人。
为政之道,莫若至公。政,就是要公正,秉公用权,这也是“六个做到”中第二个做到的核心要求。上呼而下应,必然上行而下效。领导干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一面镜子、一扇窗口,言行正直,政事就能得到推行。正所谓“何以立政?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作为一名挂职市委副书记,我要慎用权、用好权,绝不沾染那些“拉大旗”、“吹牛皮”、华而不实的习气,正道直行、风清气正、廉洁奉公、一尘不染。
“六个做到”是党员干部的成事之要
成事之要在于行。“六个做到”的第三个做到就是要在发展上统筹兼顾、攻坚克难。记得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曾说过:“坐着谈,何如起来行!”我们不仅要有科学决策的能力,更要有狠抓落实的本领。看准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部署了就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作为党员干部,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把嘴上说的变为干事的行动,把纸上写的变为生动的实践,把墙上贴的变为工作的遵循。
成事之要在于勤。“六个做到”的第四个做到之一就是要在作风上勤政务实。不廉无以立身,不勤无以成事。勤奋面前,再艰巨的任务都可以完成,再坚定的山也会被移走,凡事只有踏实勤劳,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作为一名挂职干部,也要如文朝荣同志那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始终艰苦奋斗、长期奋斗、不懈奋斗。
成事之要在于民。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是“六个做到”中第四个做到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察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才能赢得民心,得到拥护和支持。作为挂职干部,我要用自己的经济学专业为遵义的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献有用之策;运用自己长期在中央机关积累的各种资源,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和有利资源助推遵义发展奔走呼号、竭尽全力。
“六个做到”是党员干部的做人之本
以身作则是做人之本。“六个做到”的第五个做到就是要在党风上以身作则,主动履职。俗话说,己不正焉能正人。自古以来,为官一任,就有教化一方的义务、造福一方的责任,要凡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党风正民风,以官德树民德。因为只有做好了人,做官才能成为“人官”,而不会被老百姓骂为“狗官”。作为一名挂职的厅级干部,必须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易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时刻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清正廉洁是做人之本。古人云:廉者,政之本也。这也是“六个做到”第六个要在生活上清正廉洁的客观要求。许多贪官污吏,官之初,也许性本善,但随着职务升迁,受不了糖弹围轰,就忘乎所以,加之妻不贤子不孝,枕边吹风门外吹哨,又是怂恿又是介绍,于是铤而走险,走向贪腐深渊。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这根弦,坚守为官从政的底线,把焦裕禄精神、文朝荣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细化于岗,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
干净做事是做人之本。“六个做到”的第六个做到之一就是要在生活上干净做事。我们干干净净到这个世界来,也将干干净净地走,来去之间,我们依然要干干净净的做事,干干净净的做人。作为一名外来干部,我要坚决防止亲属朋友利用我的影响在所管辖的区域搞工程承包和矿产开发,做到权力不为自己私用、不为家属借用,不为亲朋好友利用。
(作者为遵义市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02/7733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