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中国乳业能否逆势归来?

2014年07月02日 13:26

 

一问质量:《方案》能否重振公众信心?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以来,奶制品行业质量问题频发,国人对国产奶粉失去信任,为了提振消费者信心,树立国产品牌,6月中旬出台的这份《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由工信部牵头制定多部委参与的,其中要求到2015年底,争取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 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进一步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准入标准、良好生产规范及生产许可条件,严格企业生产资质管理。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利庠表示,《方案》将从国家的层面提高奶粉行业的竞争门槛,将严格审核新开办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资质和现有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取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资质。

1

进入2014年后,我国为提振国内婴幼儿乳粉质量水平屡出重拳,在5月份针对乳企的换证审查中,82家企业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和注销的企业51家。随着兼并重组方案的出台,奶粉行业正在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力,提升行业品质。

二问价格:奶粉成了奢侈品?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中国乳业的分水岭,这场乳业浩劫不仅让三鹿乳业轰然倒地,也重创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品牌的信任。

6年来,洋奶粉的市场销售总额比例从之前的30%左右骤然提升到60%左右。正是缘于市场地位的强势,拥有话语权的洋奶粉更是频频涨价。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进口奶粉平均涨价幅度已经超过60%。至此,这些洋奶粉在我国形成了一个不以成本定售价的畸形市场。据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表示,在海外不到百元的奶粉品牌进入国内后的售价却高达两三百元,国内“洋奶粉”的价格远远高于国外相同品牌的售价。

2

奶业专家王丁棉为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一罐洋奶粉运到中国口岸的成本价为85元,而到了消费者手中则变成了340元。这其中200多元的差价就是经销商层层加码的利润提成。据王丁棉介绍,国内奶粉销售渠道一般有五到七层,每层的利润空间在10%至15%左右,再加上厂家18%至22%左右的利润,最终到消费者手里的价格自然被大大抬高。

为了稳定奶粉价格,进入2014年后,随着一系列婴幼儿奶粉新规的出台,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婴幼儿奶粉市场也开始进入了拉锯战。无论是传统零售渠道还是电商销售平台,各大奶粉品牌争相降价,奶粉价格正在进入下行通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表示,随着以后企业加大对销售的管理,价格还会逐步的趋于和国际市场一致。

三问奶源:得奶源者得天下?

在6月15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奶业大会上,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表示,牛源短缺成为制约中国奶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在经历了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之后,过去几年奶牛养殖业遭受重创,养殖户锐减,使得目前国内市场奶源紧张成为一种必然。据行业统计,2008年全国有奶农260多万户,2012年只有不到200万户,2013年奶农的数量比2012年减少10%左右。

3

我国奶业先天不足,很多乳品企业只加工、不养牛,奶农、奶站、乳品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相互博弈,没有形成利益联结紧密的一体化模式。产业链利益分割曾一度造成各环节掺杂使假和原料奶收购无序,是我国几次重大奶业事件爆发的根源。刚出台的《工作方案》中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原料乳应全部来自企业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利庠表示,未来中国大型乳制品企业的重点任务将是继续投资建设大规模牧场,完善奶源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发展奶源,提供充足、安全、优质和成本合理的原料奶,保障生产用奶需求。

 

四问兼并重组: 强者的盛宴?

在本次的《方案》中提到了两个具体目标,第一阶段,2015年底,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5%。到第二阶段,2018年底,要形成3~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婴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要超过80%。

4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外奶粉行业的集中度相当高,几乎是90%以上,而我国奶粉行业前十名的占比也只有45%左右。这直接反应出,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仍然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布局分散、一些企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从国外市场的情况来看,当市场由少数几家支配的时候,企业自我约束的能力和动力都会大大加强,而政府的监管难度也会明显降低,这也将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更合理的价格。

从2013年开始,政府开始扶持婴幼儿奶粉行业,不仅提出了新的生产监管要求,也在酝酿重整行业,对行业中的企业重新发放生产许可证,积极推动行业兼并重组。

5

按本次《方案》提出的设想,实力企业未来将成为行业兼并的主角,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奶粉行业里中小企业就会逐渐消亡,政府也鼓励中小企业相互整合,通过兼并重组或者产业联盟的方式整合。

奶粉生产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不管是配方还是生产工艺,都已经相当成熟。不同品牌的差异,主要在于信誉与口碑。在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信心极度脆弱的环境中,任何一点负面的新闻,都足以让一个品牌坠入深渊。整改升级、兼并重组,所有新规的目标都离不开“提振信心”四个字。

这次在乳制品行业倡导的兼并重组方案,旨在通过引导企业打造产业链体系,突破地域和所有制形式限制,实现优势互补发展。通过联姻,提升全行业在生产端与销售端的整体品质,为中国乳业重塑信誉与口碑。(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02/7738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