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偏方”层出不穷 暴露医疗科普缺失
2014年07月04日 14:39
【网络热点】
【事件介绍】
喝尿居然治病?全国10万人痴迷“尿疗”
很多一提到尿,会觉得它很脏,要是听到有人喝尿,肯定会觉得恶心。
可是,武汉一小伙小柳近日表示,说他通过喝尿治好了甲亢,这让记者着实一惊。
第一口尿是这样喝下的
记者在硚口公园见到了小柳,他有点紧张,一再嘱咐记者不要写他真名,不要透露家庭住址和工作单位,他是奶奶带大的,最怕奶奶知道。小柳说,他21岁,单身,2010年因为脖子粗,眼睛突,在武汉普爱医院诊断为甲亢,“我吃了一年半的药,因为没有效果就自己停了。”他说,在网上听说尿疗后,就开始尝试,坚持一年多,到医院复查,各项指标正常了。记者看了他前后的诊断病历,确实如他所说。记者又跟随他到了公厕,看着他取尿,并一仰脖子喝了半饮料瓶的尿。记者在旁看着都想作呕,他却没事似的。
喝第一口尿时,可没这么简单。从知道尿疗到喝尿,他经过了4个月的思想斗争,他反复打网上那位尿疗者黄某的电话,最担心的是有没有毒,“目前还没发现。”对方说。
终于,他决定尝试。晚上家人都睡下了,他把卫生间门一关,接了杯尿,闻了下有尿骚味,大胆抿了一口,微苦。又喝了一小口,反胃作呕,过了一会就吐出来了,大半杯尿都倒了。在卫生间呆了10分钟才上床,他躺着想了半天,怎么这么难喝,有点想放弃。
第二天,他就跟黄某打电话,对方说这是正常现象,刚开始是有恶心、呕吐、腹泻的反应,提醒他饮食要清淡,少吃荤。
过了一个星期,他尝试第二口,这次只接了一小杯,还是先抿一口,感觉和上次一样,又倒了。打电话又问黄某,对方告诉他喝完吃颗红枣。
第三次,他把尿接好没马上喝,放凉一点,最后分几口喝下了,一共70毫升。他赶紧吃了颗枣,这次没吐出来。慢慢地,他终于适应了,一次100毫升,150毫升地把量加起来。据他说,几个月后,眼睛就不突了。
医生不相信喝尿能治甲亢
记者先向小柳求医的武汉普爱医院主诊医生求证,该医生对小柳的病情很清楚,“他在我这治了一两年,吃的是抗甲亢还有保肝的药,每月复查,指标一点点好转,药量也在减少,直至痊愈停药。”她说,甲亢不可能不吃药能好。
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钟源介绍,尿液治甲亢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临床上也没有这种治疗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有突眼、视力减退等症状。
由于甲亢患者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因此在治疗原理上一般是要通过破坏甲状腺细胞,达到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目的。而尿液中不存在这种能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的成分,因此也不可能达到所谓治疗甲亢的目的。目前在临床上甲亢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
火车上偶遇的老头 越活越年轻
小柳告诉记者,他还是尿疗协会的会员,他们协会的名称叫“中国尿疗协会”,会长就住在武汉青山。
尿疗还有协会?这更让记者吃惊。小柳说,他们协会会长叫保亚夫,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因此被人称为保工。经过近一个月的联系,记者前天终于在青山区一社区找到保工。社区工作人员知道他搞尿疗很多年,还有居民追随。“他也推荐我们尝试,反正我们是不敢喝尿的。”居委会对他不支持也不反对。
敲开他家门,他正伏案整理一摞名为《尿疗简讯》的宣传单,他说这是为今年“天津交流会”准备的,自己刚从云南考察尿疗回来。
这是一位精瘦的老头,思维清晰,79岁了,五六十年前的事记得清清楚楚,一些晦涩的化学名称以及单位、数量,他脱口而出。他可是老大学生,1955年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毕业。
谈起尿疗,他说自己坚持了22年。那是上世纪70年代,他从湖南原单位坐火车到武昌,同车一位老头颤颤巍巍,说自己从香港来,是找他在武钢的儿子回去继承遗产。保工也要到武钢办事,就一路照顾他。后来老头的儿子阿专来了,一聊竟是保工朋友的朋友。
1992年,阿专从香港回到武汉看望保工,保工问起阿专的爸爸,“我爸爸现在身体很好,头发都变黑了。”这让保工吃惊不小,当年老头身体快不行了,怎么越活越年轻了?追问下,阿专才说,他爸爸喝了8年尿。
坚持喝尿22年 80岁的人30岁的骨
保工当年就很注重锻炼身体,每天晨练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因此身体比较健康。但便秘和口腔溃疡的小毛病还是常犯,总要吃牛黄解毒片。
听说喝尿能有这大的效果,他心动了,又有些担心,最怕的是中毒。阿专回到香港,保工又电话追问,得到详细解答后才放心。经过一天思想斗争,他于当年9月5日清晨5点半,喝下平生第一杯尿——100毫升,“有点咸,有点苦,还有点涩,很快就喝了。”
接着他照常出门早锻炼,7点左右他突然觉得肚子疼,快憋不住了,幸好附近就有一个公厕。他刚蹲下就噗地一声,伴着一股气,拉了一大堆,完事后觉得很轻松,不像那种肠胃不舒服想拉拉不出来的感觉。这时,他记起阿专嘱咐过他,刚开始是有腹泻的症状。6个月后,他发现便秘和口腔溃疡的毛病好了。从此,他坚持每天三杯尿,并用尿洗泡眼睛和擦脸。
“这22年来,我没感冒过,眼睛看得更清了,脸上也没有老年斑。”保工说,自己去年用医保卡第一次上医院,花60元做了个骨密度检查,医生惊讶他的结果只比29岁的人低一点。
“中国尿协”香港成立
自从了解到尿疗的神奇效果后,保工就跟身边的朋友分享。住在他院子里的邻居潘秀丽就是一位,她今年55岁。她说生孩子后得了心肌炎的毛病,一直不见好,上世纪90年代无意中听保工说起尿疗,真的有这神乎?她先找保工要了一本尿疗的小册子,看完后就开始喝尿,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感觉身体是强些了。
说的我都想喝了……
她又推荐给父亲和老公。潘秀丽说,父亲效果最明显,年轻时父亲就落下鼻炎、股癣等毛病,自从尿疗后这些病就痊愈了。“我父亲现在80多岁,喝尿十几年,只要有尿就喝,是一点都不浪费。”
记者又碰见她老公,快六十的人身材匀称。“他以前有十二指胃溃疡,人瘦得只有1尺多的腰。”潘秀丽说,老公一边吃药,一边喝尿,坚持了几年,胃病也好了。
“那是吃药好的,还是喝尿好的呢?”记者问。
“喝尿不可能绝对不生病,该吃药还得吃,但喝尿对身体肯定有好处。”她答。
保工说,全国开展尿疗的人大约10万人。中国尿疗协会是2008年3月,由他和香港尿友在香港注册成立,有会员1000人,被特区政府认定为“非谋利民间团体,属公益性事业”,他向记者出示了近几年该协会在香港年审的登记表。
“1994年我们就打算成立尿疗协会,找民政部批,被告知要找卫生部做协会主管单位,但卫生部没有人懂尿疗法,下属机构也没有一个能管理尿疗,故不能做主管。”他说,今年5月5日,他们以挂号信的方式,将协会注册证明寄到民政部民间团体管理局以主动报备,目前还未收到回信。
23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民政部民间团体管理局涉外民间组织办公室,工作人员说,目前境外的社会组织,在境内申请、备案、受理等相应法律法规还未制定,这些组织在境内开展活动,要遵循相关部门的法律。
10万人痴迷“尿疗”,是耶?非耶?
10万人痴迷“尿疗”,是耶?非耶? 调查结果:“饮尿治病”无医学依据“尿疗协会”无法人资格。
本周,一则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全国有10万多人痴迷“尿疗”,有人通过尿疗治好了甲亢等种种病症;还有一个“中国尿疗协会”,践行并宣传尿疗。这个协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所谓“尿疗”是何许疗法?记者进行了调查。
协会资格是“误解”
依照媒体报道,“中国尿疗协会”自称2008年起在香港注册登记、被特区政府认定为“非谋利性民间团体,属公益性事业”,但经查证,该协会实质上只是香港一家合伙经营的无限公司,无法人资格,也并不存在所谓的政府认定资格。
在香港注册协会,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类是社团,由香港警务处审批,申请条件严格,一般没有正式年审;另一类是公司,协会运作完全按公司模式,每年一审。协会先以公司名义在公司注册处登记,然后再在公司名下设立协会。
据此前媒体报道,“中国尿疗协会”会长保亚夫曾出示近几年在香港的年审表。由此推断,该协会属于公司式协会。记者就此向香港特区政府公司注册处查询,该处发言人回复,没有“中国尿疗协会”登记在册的信息。记者随后登录了公司注册处网上查册中心,也没有任何信息。
疑惑之下,记者又向负责公司登记的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查证,香港商业登记署的确有一家“中国尿疗协会”的合伙公司,以无限公司形式运作,但没有在公司登记处注册,连法人资格都没有。
身居香港的“中国尿疗协会”副会长刘克成也表示,“中国尿疗协会”是由他和他夫人联名在商业登记署登记的,没有非谋利性及公益性事业的认定,协会宣称的政府认定资格只是误解。
记者随后还在网上搜索到一个域名为“www.niaoliao.org”、自称“中国尿疗协会”官网的网站。其联络地址经实地探访后发现,是位于天津的一个老旧小区。里面只有一个老大爷,与尿疗毫无关系。
记者同时联系上了今年79岁的会长保亚夫,并于24日、25日在武汉对他进行了采访。每天坚持2000米跑的保亚夫介绍说,1994年8月,他们在武汉成立“中国尿疗协会”筹建委员会,并向民政部申请,但未能注册。“目前协会有会员1000多人,内地人占绝大多数。”保亚夫说,入会需满足4个条件:自愿加入、亲身喝尿、实名制宣传'尿疗'法作用、每年20元会费。
“喝尿养生”无依据
“中国尿疗协会”对于尿疗的主要主张是:长期饮尿既可治病也可养生,“对尿疗法机理的研讨,我们主要探讨生命体水的作用,(尿液里的水)是小分子团水,高渗透力、高能量,给人体提供的能量远远大于一般营养物质。”
先看中医。多位中医专家均表示,不主张直接饮用尿液,而且目前无法证明饮用尿液可以治疗甲亢、胃病等多种疾病,也无依据证明其具有美容、清肝明目等功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进喜教授认为,尿作为保健品有没有功效,需要进行大量、长期的临床试验,目前缺乏临床依据。即使证明对个人有疗效,也未必对群体有价值,不可盲听盲从。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全毅红介绍,我国古代医籍中对尿的药用价值确有记载,认为健康人的尿液具有滋阴降火、止血消瘀之功效,因此可以入药。但作为药材,有严格的适应症、配伍要求和服用剂量。
再来看西医。西医专家表示,尿液是由肾脏产生的代谢废物。饮尿是饮用人体自身的废弃物,只会给肝脏、肠胃及血液循环增加负担。
西药也有利用尿液做药的情况。如乌司他丁针剂是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但这些药物是通过提炼、纯化制作出来的,不等同于大量喝尿。
对于尿液中主要是“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专家表示,有些水的分子团确实较小,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它与健康有直接关系,更不用说治病了。
老人为健身喝尿24年的荒谬与可笑
喝尿新闻,这种带有一点霉味,让人看了觉得有点恶心的新闻这几天在愈演愈烈。本以为这种事很快就会退出群众讨论的热点,所以之前只是抱着观望一下的态度轻扫一眼。不曾想“尿疗”竟也成了“传说”,就像仙丹一样受人追捧,还成立了协会。不知道是我OUT了还是科技退步了,又或者说我们很惭愧没能传承下“尿疗”这一文明。
如果以诡辩法来说,那么可以说尿=仙丹。古老的传说中仙丹有能治百病,能让人起死回生,甚至返老还童之神效。不管多重的病,不管“生”的希望多么渺茫,只要一粒仙丹,药到病除,就算走到鬼门关阎王爷也拿他没办法。现今“传说”中的“尿疗”在某些人意识里同样有很多神奇的功效,只是还没有明确的理论去串连、表达出来。看他们肾脏、肝脏有问题,摔伤,急性白喉病都用尿疗治病,直夸见效快。这就是他们认为的“奇效、功效”,所以说尿=仙丹。只是在我们看来,多少有几分滑稽可笑。
一种舆论、传播、甚至谎言,传多了也会成真,至少有人信以为真。“我会与人分享我的感受,你信就信,不信就算了,我绝不会拉着你一直劝,”王洪虽然这样表达着自己对“尿疗”的观点。但是对于同样年纪的老人,对于没有知识文化的文盲,对于身患疾病没了方向的人,多少会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虽然这希望是虚无的,只能算是给他们求生本能上的一点心理安慰。但却被信以为真的有神奇功效,从而以一传十,十传百。传得神乎其神,误导一些人的思想意识。
在这些“喝尿”的人当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年纪在六十岁以上,缺少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导致盲目的去效仿。一种思维意识的固化,使他们一进去就很难出来,不科学的治病方法最终搞垮了自己的身体。尿,是经过人体肾脏过滤吸收后排出体外的排泄物。水里面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已经被吸收,剩下的是新陈代谢物、尿素、尿酸、肌酐、酮体、胆色素等有害物质,试问它如何能治病?更有甚者,喝的是早上第一泡尿,还要去头去尾,喝中间部分,这又是什么依据?从《人尿疗法》能治来糖尿病功效受到启发的周麟惠老人喝了24年尿之后,反而出现了糖尿病更显得可笑至极。
像这种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致病”的“尿疗”谬论,最多也只能忽悠一些老人。而这正是令人头疼的,很多老人的思想偏固执,要想将他们从这样的漩涡中带出来并非易事。不然也不会出现阵容达到十万人的团体,也不会出现喝尿几十年的“元老”。外人的劝阻几乎不能改变他们的观念,那么或许像周麟惠老人那样,深深的被“尿疗”欺骗过并伤害过的老人,才能幡然醒悟,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愚昧可笑。
【启示与思考】
在喝绿豆汤、吃茄子等作为“过去时”的养生手段淡出人们视野之时,“尿疗”俨然有盛行之势。这也引发质疑:尿作为人体的排泄物,在常人眼中不怎么干净,不要说喝,即便是身体的某个部位沾上了,也会觉得不洁,可竟有人拿来养生治病,真是让人开眼界。
在新闻中,多名医学人士提到,尿疗没有科学依据,它顶多是给人打下“强心剂”。这似乎证伪了尿疗治甲亢等结论。可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许多人为什么对其深信不疑?果真只是迷信?
喝尿到底能不能治病?这个答案肯定是众说纷纭,其中有人感觉良好,有人感觉一般,其疗效是心理作用还是尿液中含有药物成分?无论怎么样,尿疗就像一段广告词说的:“别看广告,看疗效”给忽悠过去了,但究其结果,还是目前我们医疗方面的科普知识推广不到位造成的。
在外人看来,作为一种人体的排泄物,其肮脏程度不言而喻,有点腥有点涩的描述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而从心理上也无法接受。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10万人竟然痴迷于此?
根本上还是和我们平时推广医疗科普知识不到位有关,尿疗其实和之前某些大师说吃绿豆就能治百病,练气功就可以抗癌症同出一路。一方面是民众对现代医疗不了解,对医疗科普知识的陌生;而另一方面,是当前医疗费用的高昂,和某些居心不良者的有意引诱。
我们无法判断尿疗到底好不好,因为期间确实有通过饮尿治好其疾病的案例,但这种案例能否复制?能否得到大众的认同?
医疗科普的缺失,要舆论的支撑。端正媒体的态度,不误传,不造谣,坚持媒体工作的底线,将有科学依据的医疗科普知识传给大众。医疗科普的缺失,要政府有利监管。现在很多人迷信某些“偏方”,某些“大师”,任由其在民众中传播“歪理学说”,上面说的绿豆治百病,难道监管方没有责任?
面对医疗科普的缺失,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宣传,另一方面是加强监管,只有大家都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饮尿治病的“闹剧”才不会得以继续。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04/7741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