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全球反恐形势面临新挑战 需创新思维多方合作

2014年07月10日 09:30

 

恐怖主义全球蔓延

近年来,西亚北非等地形势动荡,为恐怖主义滋生提供了肥沃土壤。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恐怖主义的蔓延和渗透已成为西亚和北非等地动荡外溢效应的重要表现。放眼全球,极端恐怖主义大有蔓延、坐大之势,不仅威胁地区和全球安全,而且给无辜民众带来了巨大伤害。

1

(图片说明:6月25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北250公里的基尔库克市,人们围聚在爆炸现场。)

在中东,“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正在悄然改变中东政治版图,这一脱胎于“基地”组织的极端武装给伊拉克和地区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在非洲,“基地”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活动猖獗,索马里青年党制造了多起恐怖袭击,“博科圣地”绑架了200多名尼日利亚女学生,举世震惊;在中亚,包括“东突”恐怖组织在内的“三股势力”对地区稳定和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在欧美,“独狼”式恐怖分子蠢蠢欲动……

美国国务院今年4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共发生9707起恐怖袭击,造成逾1.78万人死亡,超过3.25万人受伤,约2990人被绑架或劫持为人质。

全球反恐形势呈现新特点

虽然近年来国际反恐斗争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恐怖主义威胁犹如“伏地魔”,打而不死,“见风就长”,全球反恐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恐怖势力实力不减,并向全球渗透蔓延。“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部落地区建立了训练营地,培训并输出恐怖分子,其在世界多地的分支运作趋于分散、多中心化,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意味着全球反恐行动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二是,西亚北非的持续动荡给了恐怖主义发酵的土壤,恐怖主义与极端组织结盟,形成全球性恐怖威胁网。叙利亚的经年内战,伊拉克的政治内讧与动荡给极端恐怖组织提供了生存空间,并迅速坐大。例如,叙利亚境内的“胜利阵线”去年就宣誓效忠“基地”组织,“博科圣地”也与“基地”组织有联系。

三是,恐怖袭击主体“年轻化”。一些国家近年来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社会不满情绪增加,极端思潮在年轻群体中更有市场。

四是,恐袭形式与手段不断翻新,恐怖组织越来越善于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宣传极端思想、煽动暴力情绪和策划恐怖行动,给各国反恐行动带来了新难点。

 

不久前,“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多张枪杀俘虏的照片。当世界各大媒体都在报道ISIS通过网络发布血腥照片、视频制造恐慌,或是招兵买马时,却忽略了在这背后,ISIS对网络的发力和幕后强大的技术支持。武装人员网站主编法赫里表示,正是社交媒体的发展增加了“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知名度,而“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也正是利用社交媒体,尤其是“推特”,大力协助其发展。

此外,令人头疼的是,“独狼”恐怖袭击有增多趋势。所谓“独狼”,是指为实现某种政治主张或敌视社会而从事恐怖活动的个体或小群体,他们不从属于恐怖组织,一般单独策划和实施恐怖袭击。近年来,在挪威、法国、美国等都曾发生过“独狼”恐怖袭击事件。由于“独狼”恐怖袭击随意性、隐蔽性更高,防不胜防,容易造成民众心理恐慌,影响社会安定。

2

(图片说明:6月11日,伊拉克反政府武装“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成员驻守在摩苏尔的一处关卡。)

国际社会需创新思维 合作反恐

针对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国际社会应树立全球反恐一盘棋的思想,创新思维,探索新手段,多方合作。

首先是进一步加强团结,更加重视反恐。恐怖主义是全球公害,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恐怖威胁之外,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姑息养奸只会反噬自身。

当前在伊拉克问题上,国际社会已表现出合作意愿,美国及中东一些彼此拥有矛盾的国家已打算合力对付伊境内的极端组织。虽然各方各打小算盘,但对遏制伊拉克的极端恐怖势力,维护地区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摒弃单边主义军事干涉,铸剑为犁。中东及非洲地区的恐怖活动之所以增多,美国的战争政策和霸权主义是重要诱因。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地的情况表明,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动辄挥舞军事大棒只能制造更多暴力和动荡,打出更多恐怖主义。

再次,树立全球反恐一盘棋思想,在反恐情报交流、技术合作上下功夫。在反恐问题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应拔除藩篱全力合作。

此外,由于恐怖主义的滋生与发展落后息息相关,治标更要治本。国际社会应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等问题上下功夫,从根本上铲除滋生恐怖活动的温床。(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10/7746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