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陆港: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军”
2014年07月15日 13:07
发展加快
陆港,是指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铁路、公路交汇处,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其目的是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
陆港发展初期,其货运出境渠道主要是海港。我国目前形成的较大陆港群包括以大连和营口港为出海口的东北陆港群;以天津港为出海口的华北、西北陆港群;以青岛、日照港为出海口,辐射范围主要为中原地区的陆港群;以东南沿海的宁波、厦门、深圳等港口为出海口,面向东南、西南地区的陆港群。
(图片:货轮在山东日照港外贸集装箱码头装卸集装箱。)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使内陆港口的货物除了向东走往海港之外,又多了一条通过陆上交通网络向西走的出境道路。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正式开通,载着重庆制造的电子产品的专列从重庆出发,直达德国杜伊斯堡。2013年11月,西安国际港务区开行了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致力于推进面向中亚,面向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意图推动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的对外经济走廊。
“出境渠道的丰富为许多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内陆地区建设陆港创造了条件”,中国港口协会副会长陈英明说,“陆港的蓬勃发展也有利于地区经济更快更好走出国门,更有利于境外资金对内陆地区的投资。”
(图片:由西安发往阿拉木图的“长安号”国际货运列车等待出发。)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环节,发展陆港成为近年我国内陆地区的规划重点。陈英明告诉记者,在2013年11月于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交通运输部长论坛第二届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政府间陆港协定》,17个中国城市被确定为国际陆港城市。目前我国有7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国际陆港项目。
助推建设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杨明瑞表示,成熟的陆港体系应该是立体化的,即通过技术手段使港口的功能相互叠加,从而形成公路、铁路、海路、空中运输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联通全国,沟通世界的大物流格局。
“想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需要陆港成立自己的行业协会,相互加强沟通和交流,港港联动。”杨明瑞说,“内地陆港通过加强与沿海港口和沿边口岸的合作,加快通关速度,从而促进内陆商贸发展,助推新丝路经济带建设。”
(图片:矗立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新丝绸之路”—“长安号”货运班列铁路沿线示意图。)
建设国际运输系统,构建国际运输通道,完善国际运输管理体制,这些都是我国陆港建设中亟待改善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郭小碚认为,只有通过促进综合运输系统建设与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陆港才能更好为建设新丝路经济带服务。
“立体化的国际化运输大通道是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的大前提,我们国家对外的国际运输通道是完整的,只是过去国内的陆港在货物运输渠道的选择上存在问题。”郭小碚说,“运输要跟着贸易走,贸易环境的变化要求陆港要有所应对,但过去各自为战的方式使一些陆港只能选取固有的物流渠道。现在陆港联盟已经成立,信息的共享和优势资源的互补应该能够让陆港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更灵活和科学,这更有利于陆港的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贾元华认为,陆港联盟成立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帮助各地陆港计算物流资源的分布,合力布局、统筹,帮助其资源高效流转。“让国际贸易能够以最合理、最高效的方式进行,让各地分散的陆港形成合力,这样新丝路经济带的物流网络就能够快速成型并尽早发挥功效。”
规划未来
新丝路经济带建设为国内陆港带来了发展空间,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我国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稳增长、调结构过程中,如何让过去过度依赖传统第二产业的物流行业平稳融入全球化经济浪潮,是陆港联盟成员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图片:整理即将装载到“长安号”货运班列上的货物。)
贾元华告诉记者,我国改革开放真正融入市场经济时间不长,许多西方国家上百年渐进式的发展步骤在中国需要“三步并做两步甚至是一步”,所以我国陆港的发展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作为该行业的联盟,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需要更加积极探索我国陆港的发展路径,以各地陆港发展的具体特点为基础作出建设路径上的创新。
“我国陆港首先存在的问题是起步较晚,在功能定位、运作模式、战略布局等方面仍存在问题。”贾元华说,陆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在行政上各部门职能如何分割,如何协调,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体制作出调整。如果我们的政府规划跟不上陆港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体现在规划层面,陆港联盟所希望达成的运输、物流、产业一体化目标就很难达成。
(图片:集装箱桥式起重机在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吊装货物。)
为更好帮助陆港健康发展,陆港联盟需要发挥更为积极的指导作用。西部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李钊认为,陆港联盟应当为成员的发展战略建言纳策,协助各个陆港找准自身区位优势,结合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具体需求,并结合当前国家政策方针,作出量体裁衣的发展规划。
陆港联盟还应协助各陆港按照运输物流和区域一体化,明确发展目标定位及思路,全面提升竞争力,体现自身特色。并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各地陆港的国内外市场辐射力与区域竞争力,通过进一步调整功能定位,为它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15/7750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