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江西:少点“龙卷风” 多些“人情味”

2014年07月15日 15:17

 

最美基层干部、云南武定西和村党总支书记聂开在谈到群众工作方法时说:“做群众工作,除了讲政策、懂法律,还要懂得农村社会的人情世故。我们当干部的首先要学会尊重人,站在群众立场去处理问题,群众才可能理解、做出让步。”

村中一位老人曾找到聂开申请农村低保,但客观上他不符合条件,聂开耐心讲了政策后,老人不仅不听,反而一边怒骂,一边用拐杖往他身上戳。受了委屈的聂开不仅没有发火,当晚还买了一些果品去老人家里“拉家常”,继续做工作。最后老人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心头的“疙瘩”也解开了。

曾几何时,一些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时“有理不让人”、“得理不饶人”,在群众面前喜欢来“硬”的,摆“冷面孔”,说“狠心话”,上“硬手段”,“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群众对此十分反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一些干部因为说话太多“火药腔”、方法缺少“人情味”、手段多了“龙卷风”,很多工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把小事搞大、把简单事搞成复杂事,使干群“鱼水关系”变成“水火关系”。

群众心中有杆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对我横眉冷眼,我就跟你对着干”。将心比心,方可心心相印;以心换心,才能赢得人心。群众工作需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而不是冷言冷语、暴风疾雨。各级党员干部只有学会尊重人,经常换位思考,时刻不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始终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扣牢发展党员的质量“纽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把质量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严把党员“入口关”,防止“带病入党”,牵住了党员发展工作的牛鼻子,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员队伍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一颗纽扣效应”是今年流行的一个热词,说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急着穿衣服的时候,扣子老是系不好、对不准,衣襟是斜的,一检查才发现是第一颗纽扣扣错了。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为党注入新鲜血液的基础工作,党员发展质量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第一颗纽扣”。当前,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不强,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甚至思想蜕变、腐化堕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少数基层党组织没有扣牢党员发展的质量“纽扣”,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把关不严、重数量轻质量,甚至降低标准发展。

因此,贯彻执行好《细则》,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从一开始就扣牢、扣紧、扣好党员发展质量的“第一颗纽扣”。要坚持政治标准,全面、辩证、历史地考察发展对象的思想觉悟高不高、政治立场坚定不坚定、道德品行好不好,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防止“带病入党”;要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让发展对象在每个环节都受到思想教育的“洗礼”,端正入党动机,自觉地用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在思想和行动上入党;要坚持严格的程序,坚决不在党员发展程序上打折扣、搞变通,不随意简化程序、走“跳跳棋”,不让动机不纯、素质不高的投机分子钻了空子、打了擦边球。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15/7750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