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案例】官员“遮牌拍马”背后折射了什么?

2014年07月15日 14:22

 

【社会关注】

【事件介绍】

大排量越野车在锡林郭勒草原牧区遮挡号牌采风“拍马”

日前,记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区采访时,偶遇由几十辆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驶向草原深处。

记者跟随发现,该车队以6辆白色越野车为首,另有二三十辆车紧随其后。来到某片牧场,乘客下车,取出各种设备开始拍摄。在现场,记者看到两名身穿蒙古袍的牧民赶着马群,迎合拍摄者们的需求。事后记者了解到,当日,牧区并未举办套马等民俗活动,“按照惯例,这样专门组织马群让人拍摄,牧民肯定是收费的”。

记者凑上前,发现领头的6辆车均为排气量在4.0L以上的大排量越野车,且只有2辆悬挂了牌照。其余4辆,1辆未挂牌照,另3辆的号牌都用迷彩布遮挡。

这些车是哪来的?为什么要遮挡号牌?记者查证发现,2辆悬挂牌照的车辆,一辆为内蒙古赤峰市一私人所有,另一辆“蒙AQ1509”的号牌为空号。

来此拍照的又是什么人?采访中,一位越野车司机告诉记者,这些车都是“领导的”,上至自治区下至旗县的领导都有,“他们都喜欢拍马”。经记者事后调查,当日的拍照人中,有已退休的自治区前领导和自治区直属机关前领导,还有不少在职的当地盟旗的政府公务人员。

蒙面”车队拍马之意不在马

以前只知道一些下级官员喜欢在领导面前“拍马”,现在才知道一些领导也喜欢“拍马”,虽然此“拍马”非彼“拍马”,但一样引发了公众极大的质疑和追问。舆论围观的焦点在于:事件中是否存在公车私用?是否存在违反八项规定问题,以及对退休官员的监管等。

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事件还无法定性,但不良的影响却已经在网络上蔓延。可是不管怎样,仅凭“六辆大排量越野车里,一辆车没有悬挂牌照,三辆车都用迷彩布遮挡号牌”的行为,就很有“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未悬挂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或污损号牌的违法行为一次记12分。车队如此公然冒着违法的风险去做,难免让人联想,除了遮牌,是否还在遮挡什么人的身份呢?

其实,相比整日沉醉于声色场,领导干部能有些诸如书法、摄影的雅兴无可厚非,但如果动用公共资源“玩耍”,把爱好与权力捆绑在一起,就难免引发公愤了。搞摄影的人大都见过这样的情形:为了更好地拍摄,有意组织一些马队和驼群。但是,为了附庸领导的雅兴,穷尽办法组织采风活动,就有点远离摄影这门艺术的本身了。

老板官员们豪车相伴,退休或在任领导前呼后拥,这一拍一摄中交换了什么?这左陪右同为的又是什么?或许,“拍马”之意已然不在马也。

 

内蒙古“拍马”拍出了多少潜规则

近日《人民日报》一则《大排量越野车在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区—遮挡号牌采风“拍马”》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据了解,事情发生在6月29日,事发地锡林郭勒盟西乌珠旗举办摄影展,车队共17辆越野车,3辆为公车。

大排量的越野车车队,不仅破坏了大草原的美景,更触犯了相关党政禁令,尤其是“八项规定”和领导干部的用车规定。现在,当地纪检的调查显示,这个豪华的越野车队中有3人系退休领导,分别为内蒙古政协前副主席、政协前秘书长和西乌珠旗政协副主席,也存在3辆公车私用的现象。加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确禁止汽车遮掩号牌的规定,这几位退休领导恐怕要引颈待戮、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罚了。

事实上,这件事带给公众的种种震撼和冲击,是曝光出来的许多公众并不常见的现象。公众在这样一起声势浩大的拍马行动中,看到了一些或明或暗的潜规则,而这些潜规则似乎才是更为可怕的。

一者,什么样级别的领导公车,可以保留到退休?领导干部配车,一般情况下都是“省部级以上”才有专车。可是,在拍马事件中,公车使用而且私用的情况却是一个退休的地厅级别的政协副主席也有。另外,退休之后的领导没有了公务,这还叫公务车吗?

二是,多少官员过着“退而不休”、在相关协会任职高层领导的生活?相关协会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先是组织了一个摄影展,后又组织了这次采风行动,而某政协副主席就是这个摄影协会的会长。问题就来了,中央并非一次下过禁止退休领导在相关协会兼职的禁令,最近也有不少官员退出了一些协会,那么,这些官员又怎么还在摄影协会任职呢?

三是,退休后的官员,仍然具有很大的魅力,从来不缺少前呼后拥的大场面,也从来不缺少执鞭坠镫者。退一步说,退休领导有一些爱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不是坏事,但如果退休领导仍然动用公共资源去行一己之私,就显然跑偏了。更要追究的是,这样一个集结了如此多退休官员的协会,难道仅仅是为了摄影艺术吗,主办方和加入协会的会员,是为了陪领导摄影还是为了寻找摄影艺术?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开。

事件曝光之后,自治区与地方两级纪委都已展开调查,并表态如发现违纪问题,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应该可以确定,相关人员接受组织处分只是时间问题了。整个社会也再一次看到了“网络曝光”的巨大威力。但是,这样一次拍马活动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官场潜规则,却仍然让公众揪心。

领导集体“拍马”露出违规“马脚”

这次由退休和在职领导组成的“拍马”队伍所进行的“拍马”活动,疑点太多,不正常的现象太多,在网友和公众的眼里,就是露出的违规“马脚”太多。

其一,如果这些退休和在职领导参加摄影展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开自己的车,花自己的钱,那么为什么要刻意遮挡车牌?俗话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果心里坦坦荡荡,自然不用连参加一次公开的社会活动也要遮遮掩掩。反过来说,越是遮遮掩掩,就越说明有问题,有见不得阳光的东西。这是值得怀疑的“马脚”之一。

其二,顺着上面的疑问继续追问。如果遮挡车牌是为了掩盖什么,那么掩盖的是不是公车私用?如果这些价值不菲的越野车是领导个人购买的,车的价格和他们的合法收入是否相符合?还有一点就是,不管车辆是公家的还是个人的,被媒体记者拍到的时候,都是在正常的工作时间,那么工作时间办私事,有没有违反工作纪律?以上这些,可以归为值得怀疑的“马脚”之二。

其三,按照《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未悬挂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或污损号牌违法行为一次记12分。那么这么多遮挡号牌的车辆浩浩荡荡行驶在马路上,驰骋在草原上,当地交警为何没有拦截查处,严格执法?是交警没有发现,还是有人打了招呼,交警惧于领导的身份不敢查处?

其四,媒体的后续调查证明,这些退休和在职领导,是接受摄影展组织方的邀请去参加“拍马”活动的。那么,现在出现了领导车辆遮挡号牌的行为,而且上级前任政协副主席参加活动,地方现任政协副主席作陪,这是不是前任政协领导在“拍马”,而现任地方政协给领导“拍马”?

“马脚”太多,真相却迟迟未至。现在内蒙古有关方面已经介入事件的调查,我们期待疑问得到解释,期待所有的真相都水落石出,而不能任由官员的社会形象在网友和公众的各种猜测中变得面目模糊,不能任由政府的公信力被这么多可疑“马脚”肆意践踏。

 

警惕“拍马”镜头下的腐败暗流

退休官员崇尚一点个人爱好,本无可厚非,在茫茫的大草原“拍马”也是一桩美事。可是,从目前报道此次“拍马”的规模上来看,显然不合理,17辆越野车,其中3辆为公务用车,再加上其的自身前领导身份,就格外受媒体关注。另外,将部分车辆的车牌予以遮盖的举动便更为惹人怀疑。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禁要反问:其一,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在后续调查中,活动有关人员谈到,这是一个摄影展的采风活动,其中一位领导就是这个摄影协会的会长,可问题是,在作风建设与群众教育深入开展的当下,中央已经并非一次禁止退休领导在相关机构兼职,并且也有不少官员退出了一些协会,那么,这些前官员又怎还在摄影协会任职呢?其二,这其中是否还存在着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领导干部都是握有一定公共权力的人,纵使退休以后,很多人依然有着能量,一些组织协会之所以千方百计邀请领导参与,看中的正是领导手中的权力,或者曾经拥有的权力。

因此,针对这次事件,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绝不容许“拍马”镜头下的腐败暗流得以存在,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开展,相关的真相很快会见诸于公众。

【启示与思考】

在八项新规正风肃纪,群众路线深入人心的当下,“领导率豪华车队,遮号拍马”的报道一出,立即吸引出公众的眼球,各种猜测铺天盖地。

我们姑且不谈遮挡车牌本身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这一问题,剖析“蒙面拍马”、以摄影采风为名招待退休官员这一现象的实质,其中至少有三点值得关注:

一是公车私用,顶风违纪。公车私用的危害虽然算不上重大的贪腐,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公车私用之害不能小看,它有损干部形象,有损各级政府形象,甚至有损共产党的形象。

二是不乏期权腐败之嫌。期权腐败是在我国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出现的一种腐败新对策,一些地方官员在位时利用手中权力,为他人谋取好处,受益者“回报”并不立竿见影,而是心照不宣,到退休或离职后,受益者以各种形式给以报答。

三是借摄影采风为名,行游山玩水之实。中央明令规定,不准借用各种名义组织和参与用公款支付的游山玩水、度假旅游,而“蒙面拍马”事件中的组织者,为了附庸领导的雅兴,穷尽办法组织摄影采风活动,并且招摇过市,实际上是陪着领导游草原,讨领导欢心,为自己长面子,影响极坏。

如何根绝此类现象,是贯彻八项规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新课题,也表明我党正在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重而道远。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15/7751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