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夏洛茨维尔的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
2014年07月24日 14:23
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中部的夏洛茨维尔城。前者是美国第三位总统杰斐逊的故居,后者是杰斐逊创建的大学。1987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年)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也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同时,他还是一位天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设计师。1769年至1809年间,他亲自设计建造了自己的庄园——蒙蒂塞洛,在1817年至1826年间又设计建造了他的理想“学术村”,那里至今仍然是弗吉尼亚大学的中心。杰斐逊的设计在古典建筑基础上添加了许多新元素,这也代表了当时美国想要作为欧洲传统继承者的同时成为一个能够对文化进行再创新的成熟国家的渴望。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年)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也是美国第三任总统
美国人民心中的伟大英雄——托马斯·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1809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主要领导人,《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前后从事政治活动近六十年之久,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托马斯·杰斐逊出生在夏洛茨维尔,虽然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都是平民治国理念的追随者和实践者。“人生而平等”,这是著名的《独立宣言》的开篇,用简单有力的语言向古往今来的一切权贵和不平等发出了呐喊。作为《独立宣言》的执笔人,托马斯·杰斐逊一生也忠实地遵循了人皆平等的理念。1801年就任总统后,他果断遏制了联邦政府集权的趋势,将权利重新赋予给各州的普通民众。和他所写下的《独立宣言》一样,这套平民治国、州权独立的政治体系,是美国直到今天的治国之本。
托马斯·杰斐逊不仅继承、发展、丰富了前人的自然权利学说,更重要的是,他以自然权利为依据,为争取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而进行了坚强的斗争。他是第一个把自然权利学说写入官方文件的人,他对1787年修改的联邦宪法中缺少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的条款非常不满,要求把保障人民自由的“权利法案”加到宪法中去,主张在法案中规定一系列人民的自由。
蒙蒂塞洛周围掩映着浓密的丛林和葱茏的花木
杰斐逊政治生涯中的一片净土——蒙蒂塞洛
托马斯·杰斐逊不仅是政治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和建筑设计师。蒙蒂塞洛是杰斐逊亲自设计的邸宅,建于弗吉尼亚的夏洛茨维尔市郊,弗吉尼亚山脉中的一座小山上,“蒙蒂塞洛”的意大利语意即为“小山”。这座山顶上的住宅动工于1770年,其房地产所有权是杰斐逊继承父亲的。1772年,杰斐逊与玛莎·斯克尔顿结婚后,新婚夫妇便迁入仅完成部分建筑的蒙蒂塞洛。此后,这座建筑一再改建、扩建,直到1809年方全部竣工。
这座半圆屋顶的红砖宅第孤零零地坐落在蒙蒂塞洛山顶上,周围掩映着浓密的丛林和葱茏的花木。它具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进门处是有圆柱作陪衬的、白色的纯朴的陶立克式门廊,上覆八角高窗的穹顶。四面的窗子可以迎来从笼罩着朦胧雾气的蓝岭和周围暗绿色群山吹来的微风。楼下是一个宽敞的、装饰得古色古香的客厅,楼上是同样形状的图书馆。有两个小厢房,上面带有顶楼,与穹形楼相连,并通往地下室中的厨房、办公室等,地下室上面便是阳台。杰斐逊早在出任美国驻巴黎公使时就对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心仪不已,蒙蒂塞洛就是他实践自己愿望的作品之一。这座建筑的许多设计源于欧洲的古典建筑:整体布局模仿意大利维琴察的安德里亚·帕拉迪亚圆柱,圆柱门廊类似罗马的维斯达神庙,穹顶则效法巴黎的萨姆穹顶等。杰斐逊还亲手设计许多方便实用的家具,如单扶手写字桌、转椅、折叠门、消形床、回转式食品架、日历钟和风向标等。
杰斐逊的漫长政治生涯中,蒙蒂塞洛是他心中的一片净土
在杰斐逊的漫长政治生涯中,蒙蒂塞洛是他心中的一片净土,他一直希望能退出政界,归隐家乡,改进蒙蒂塞洛山庄的建筑,耕读自娱。但他在1809年结束两届总统任期之前,从来没有安稳地长时期住在这个家里。此后他才真正地退职还乡,一直住在他心爱的、舒适温暖的蒙蒂塞洛。1826年杰斐逊去世后,就葬在蒙蒂塞洛,其墓碑上的碑文是他生前拟就的“《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规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之父”。之后,蒙蒂塞洛故居几经转让,1926年才由托马斯·杰斐逊纪念基金会捐献给美国政府,成为美国历史纪念地。后经过近30年的全面修缮,于1954年开始对外开放。
“公立常青藤大学”——弗吉尼亚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则是托马斯·杰斐逊的又一杰作,是全美首屈一指的公立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享有国际盛誉,素有“公立常青藤大学”的美誉。1818年,弗吉尼亚州议会接受杰斐逊的创建一所大学的建议,并为此拨款,还指定一个委员会研究大学的组织及校址的选定。杰斐逊、麦迪逊和门罗总统都是委员会的成员。此后该委员会采纳杰斐逊的建议,把校址选在夏洛茨维尔。1819年,州议会同意委员会的意见,并且正式授权成立弗吉尼亚大学。议会任命杰斐逊为大学名誉校长,并且成立了大学监察委员会,其中有麦迪逊和门罗总统等政界要人。从这时起,杰斐逊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弗吉尼亚大学的建校工作上。他亲自设计了大学的校舍建筑蓝图,寻找建筑工程的承包人,监督建筑工程的进展,派人到意大利邀请大理石雕刻师等。杰斐逊不仅忙于建校的具体工作,而且还要为建校经费多方奔走,同时还到欧洲为大学延聘优秀的教授。他还亲自为弗吉尼亚大学的学生制定了校规,在校规中强调学生要尊敬师长,违者予以惩罚。数年的辛勤工作,终于迎来了大学创办成功的那一天。1825年3月7日,弗吉尼亚大学正式开学。
弗吉尼亚大学则是托马斯·杰斐逊的又一杰作
杰斐逊亲自为弗吉尼亚大学设计的“学术村”建筑群占地28英亩,坐落在校园内一块朝南倾斜的高地上。最初的方案是大学包括一组U形结构的建筑,而L状的圆形大厅则处在最北端的弧形上。以圆形大厅为中心,其东西两边各辐射出一排与学生宿舍相连的五座穹形建筑,它们构成建筑群的内环。内环中央则是一片长740米、宽192米的大草坪。草坪从北向南修有平缓的阶梯,草坪上绿树成阴。杰斐逊为了建立师生之问的密切关系,在设计师生宿舍时,特意使教授住宅与学生宿舍相邻,中间用长廊连结起来,与内环建筑平行的是外环的学生宿舍和食堂,两环之间的空地被辟为花园,四周建有迂回曲折的围墙。
责任编辑:王芳芳,蒙时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24/7755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