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节日专题 2014年度 建军节

京城军嫂的点滴生活

2014年07月20日 12:44

 

八一,不属于军嫂们的节日!八一建军节,是军人们的节日,每年自有各级领导慰问军人,各媒体也会推出专栏介绍军人、军事等内容。没有人想到要慰问军嫂,但军嫂们早就将自己的一切融入在军营里,每日伴着军号睁眼起床,听着军歌午餐,随着熄灯号就寝。可以说军嫂的生命里浸透着军人的一切!    军嫂也是普通人,只因嫁给了军人才成为军嫂。但“军嫂”她不只是一个头衔,也不是一种职业,她不再是仅吃苦耐劳坚守的一个岗位,个中滋味,外人很难真正理解。

有人说,现代军嫂,不需牺牲付出。可有谁知道,在和平年代,那些同样是父母掌上明珠、同样是娇妻的军嫂,苦撑着日子呢?一位好友,在老公去刚果维和期间,独自带着儿子,还要上班,还要照看双方老人,而当她自己生病的时候,身边连倒杯水喝的人都没有,可每次传到维和部队老公那里的都是“一切安好”,她用娇弱的双肩为老公撑起了后方一片天,这恐怕不是每位女子都能做到的!

1998年,长江洪水,多少军人勇战洪流,多少战士流血牺牲,可又有多少军嫂在家长夜难眠呢?长堤上在战斗,后方物资储运紧锣密鼓,多少后勤军人连夜发放物资,就有多少军嫂在家默默奉献!我老公虽未参加战洪流、发物资等工作,可在整整半个月里,老公一直在办公室加班加点,采写各种宣传稿、向上级汇报各项工作的简报,天天出刊、天天贯彻精神。尽管办公室离家只有50米远,可老公未回家一次,吃住全在办公室里。2003年非典期间,当全市人民诚惶诚恐地度日之时,老公却突然接到上级通知:半小时内收拾好行李,前往小汤山工作。当老公将我从单位叫回来时,我看到的是老公站在车旁整装待发,叫我回来无疑有着见最后一面的意思。那时的小汤山非典医院无异于死神的代名词,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我怔怔发呆。虽然新闻里每日都在播报小汤山非典医院的情况和每日死亡人数,但总觉那离自己的生活还很远。可真正看到老公钻入轿车,离我而去!却突然发觉非典离自己却是如此之近!在举目无亲的京城,老公是我的天空,现在老公赴汤蹈火,生死未扑,我只觉天踏下来了。在那整整一个多月里,我与老公音讯全无,度日如年,既要强颜欢笑上班,还要带好孩子。后来,老公被评为抗非典先进个人,可在那些时日里,有谁安慰过我又有谁陪过我呢?有部队领导吗?有地方政府领导吗?单位里甚至有人因老公在小汤山而远离我,好像我就是那传染源!更为可气的是,非典结束时,单位慰问两位医院护士的家属,说按上级精神,他们是医务工作者,属应接受慰问之类,而事实是他们的老婆与当时的抗非典工作压根就没沾上边。后来,别有用心的慰问人故意当着我的面问大家:咱们单位再没有谁家有人去抗非典了吧,你老公是部队的不算!虽然她是一直压制我之人,也明白她是故意做出来让我看,虽然我并不稀罕那点破慰问品,但如此因人而异,因公嫉私对待我,着实让人气愤。当时,部队卫生部领导和市副市长对我老公的工作都有很高的评价,却在这等小人眼里,老公参加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却什么都不是!!更为可气的时,当时,大家都在家休假,领导也说孩子小的就在家看管好自己的孩子,而这位嫉贤妒能的慰问人却故意与我作对,要求我一直上班,这哪像一个科室领导对待下属!那段时间,我将孩子锁在家里,强作笑脸去上班,在大部分人都休在家里的情况下,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有谁关心过我的感受呢?又有谁知道我那段时间受的是何等的煎熬!

 

老公一年四季老是加班、加班,每年写的材料堆积如山。而那许多个日日夜夜,我只能在家担心不已。我老公只是广大军人中的一员,我也只是广大军嫂中普通的一位。然而,这样的军人、这样的军嫂在军营里比比皆是,她们在新时期,用新的方式奉献着!

军嫂毕竟也是人,她关心自己的家庭,可她在军营里,必须接受顾大家舍小家的观念,否则,她就会招致一片讨伐之声。她关心部队建设,但没有人听她们的。她关心军队前途,但没有人理会她们。她乐于参加军营活动,但少有人邀请她们。她关心自己的老公,关心老公的战友们,可她在军营里什么都不能说,一切听从部队命令。她的思想、她的行为,她一切的一切都须为了部队的需要而改变。一句话,在军营里,面对一帮军人,她没有发言权,她不能太有个性!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嫂也须以服从部队建设为使命!对部队内部管理的一些条令条例等,只能无条件执行。军嫂的生命里浸透着军人的豪情!这一点恐怕不是每位女子都能做到的。

有人羡慕军嫂,认为她们享尽优惠政策。可有谁知道,多少优秀军嫂放弃了原来优越的工作,放弃多年奋斗得来的职位,跟随军人,一切从零起步,有的打零工,有的自力更生创业!又有谁知道,许多优惠政策门槛重重,难以实现,只是一纸空谈!还有谁知道,地方有多少对军嫂不平等的福利待遇政策!还有人羡慕军嫂,认为她们有免费的住房居住,可有谁知道有,有多少军嫂住过地下室,有多少军嫂住过四壁透风泥坯砸地屋顶露水的老房子呢!还有多少军嫂插居一室呢?有人羡慕军嫂,认为军嫂都是官太太。可有谁知道,为了老公的前途,军嫂也需时刻提心吊胆,对那些显失公平的分房、调职等问题,只能默默接受,还要尽我所能地助老公进步呢!

有人排斥军嫂,认为军嫂尽是那些大字不识只会相夫教子的村妇。可有谁知道,那些战争年代的贤妻良母型的军嫂已成为历史!随着军人素质的提升,现代型、知识型的军嫂已成为军嫂的主流。有谁知道仍有些地方单位同事和领导对军嫂相当排斥,我曾碰到这样一位领导,他对军人和军嫂总是充满鄙夷的神情。一位女同事找了一名军人,婚礼上,这位领导直言:TMD找谁不好,找个当兵的?当男方部队领导来敬酒,以军代表身分感谢对他们新军嫂的关心时,我们这位领导不屑一顾,支支不语,满眼是轻视,更别指望他去回敬了!更为不像人的是,当一位军嫂的丈夫去逝,他去看望时,当着我的面,对别人说人家一个当兵的,官当得多大有什么用,作行政的他会干什么!他懂什么!?总而言之,你在部队指挥千军万马,在他看来你只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他对转业军人也相当排斥,更别说在单位对我们这些军嫂了,谁是军嫂,无论你多优秀,在他看来,你也仅只是一个地方政府的包袱而已!虽然早就有位上级领导提醒我,有很多单位领导和同事对军嫂很排斥,但如此露骨令我咋舌!

有人排挤军嫂,认为军嫂的就业,抢占了他们的就业岗位。可有谁知道,没有军嫂的就业,他们就能上岗吗?可又有谁知道,有多少军嫂为了就业,委曲求全为地方领导和单位当牛作马,无偿工作,请客送礼也难以填平地方领导的腰包,也难以解决就业问题,到最后仍要面临一无所有!我是幸运的,不论有多少人嫉妒、有多少人压制、排挤,但我毕竟是就业了!但我周围还有更多的军嫂仍在徘徊、惶惑、失业!

有人欺负军嫂,认为军嫂能力不行,可有谁知道,他们自己的能力几何?据我了解,所认识的军嫂在各自单位都迅速成为骨干,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比得自愧不如。有人压制军嫂,因为军嫂的出色衬出了他的失色。可有谁知道,军嫂的出色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忍辱负重打拼出来的!因为军嫂明白,她的工作代表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军嫂”这个群体,她要为这个群体争口气!

军嫂在军营里面对的喜怒哀乐,不能为外人道,她们在地方所受的委屈,不能对军营诉,军嫂是在地方与部队的缝隙里挣扎的一个坚强群体!虽然至今没有专门描写军嫂生活、情感、就业题材的影视剧,但她们无论是被人羡慕,还是被人排挤,永远以“军嫂”自豪!

以上是京城军嫂的一些侧影,京外的军嫂恐怕也不外乎如此。我也曾有幸与老公一起去过一些京外的军营,所见并不比京城军嫂好多少。在“军人军嫂朋友录”里,一些年轻的军嫂在喧哗的都市里,克服各种困难,饱受相思之苦!然而,她们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互相支招,互相帮助,互相倾诉、扶持,她们用柔情无声地支撑起军人的大后方!这就是现代型的军嫂!

军嫂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了的!!

又恰逢节日,,谨以此文表达军嫂的艰辛,希望有人能更多地关心军嫂!以两束向阳花献给军嫂!愿所有军嫂平安、健康、幸福,愿军嫂的心灵如这向阳花般,能更多地沐浴阳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20/7755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