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聚焦教育
【案例】湖南幼儿园校车翻入水库谁之过?
2014年07月22日 13:34
【关注教育】
【事件介绍】
湘潭校车翻入水库8幼儿遇难
7月10日下午5点左右,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的校车在送幼儿回家的途中,行至岳麓含浦街道干子村时,翻入当地的一处小水库中,造成11人遇难,其中幼儿8名。
落水3小时后才被发现
10日下午这辆校车是在送了第一批孩子回家之后,再一次返回幼儿园去接剩下的孩子回家,这个时候大概是5点多,但是当它翻入水库中之后,因为当时附近的村民并没有人发现。
孩子家属刘某说:“通常小孩是4点半至5点到家,可是当天到了6点还没见到小孩回来。我立即给老师和司机打电话,结果全部打不通。”
10日晚8点多,一位垂钓者发现水库中若隐闪现的灯光后报警。事故发生地位于一山坳中,需经过一段长约2公里的水泥村路,再徒步行走一条小山路方可进入。据当地村民介绍,校车落入的水库面积约10余亩,水深七八米,平时用来养鱼和灌溉农田。
该水库一面环山,四周长满了杂草和小树,无任何护栏。旁边则是一条可允许两车通行的石子路。
当地的村民向记者介绍,因为前段时间雨水比较多,所以水库里的水比平时要深,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方可能水还要更深。而且水库边也就是发生事故的这条小路非常窄,只有两米宽,当时校车行驶到水库边小路的一处下坡拐弯处翻到了水库中。
车上原有十四五名幼儿
11日凌晨3时左右,事故校车被打捞上岸,当场找到9具尸体,其中司机1名,幼儿8名。凌晨4时许,另外两名随车女教师的尸体也被找到,其中一人只有17岁。
遇难幼儿的父亲刘海红说,事故发生前还送了几个下车。原本车上有十四五个孩子,校车是7座的,是那种“面的”。
据了解,乐乐旺幼儿园位于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侨村,创办于2005年,是一所民办幼儿园,2011年12月晋升为“雨湖区一类幼儿园”。现有5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80名,教职工12名。
湖南幼儿园校车翻入水库折射了什么
记者在现场看到,事故校车为核载7人的面包车,而事故发生时校车却搭载了11人。多位遇难者家属和村民反映,涉事幼儿园的校车平时就经常超载运行。
核载7人的面包车,实载11人经常性地运行,即使今天不出事,也难保明天不出事,经常性超载运行使得校车发生事故成为必然。
从屡屡发生的校车事故来看,都是偶然中存着着必然。一些校车,安全不达标,管理不到位,事故隐患多;一些“黑校车”没有任何审批手续,违章驾驶;一些偏远地区,甚至利用农用车、拖拉机接送学生,超载运行更是家常便饭。
事后,湖南省教育厅也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省内各地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的态度,也许能让公众稍感安慰,但每次事故发生后的“加强管理”,显然不如日常制度化的依法监管更加“安全”。
国家三令五申必须重视校车安全,但是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却对此视而不见,对此他们有很多的理由,要么是资金不足,要么是权责不明确。所有的理由都不能挽救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湖南幼儿园校车翻入水库,暴露的是该地校车管理的乱象,折射的是监管的缺位。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力,缺乏有序的管理,导致校车越发的混乱。
校车不单单是往返家庭与学校的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政府必须优先保障的权利和义务。无论怎么说,孩子的事永远是大事,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永远是整个社会的第一责任。如果连孩子的生命都保护不了,还何谈推动社会发展?还何谈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一件件校车事故发生后,民众想看到的不是有关部门事后的“加强管理”,而是应该真正反思一些管理制度,反思我们的管理模式,反思我们的行政作为,反思“马后炮”式的管理思维。笔者希望各级政府能够把校车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杜绝悲剧再次发生。
湖南幼儿园校车翻入水库惨案更像是一起人祸
笨重的校车落入7、8米的水库,哪里还会有好的结果?让人痛心的是,这次事故造成了车上8名幼儿和3名成人全部死亡!四五岁的小生命戛然而止,孩子的父母亲人们悲痛的心情完全不用想象。归家时间,等到的不是孩子如花的笑脸银铃般的笑声,而是校车失足掉水传来的噩耗,多么残酷、多么惨烈!
这本是一起可以避免的交通惨剧:因为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校车落入的水库面积约有10余亩,一面环山,四周长满了杂草和小树。事发时校车经过的就是水库旁边可以允许两车通行的石子路,然而,这样一段危险路段,却没有任何护栏。
路能容两车同行,校车是如何一头扎进河里的,校车司机是否有开车不慎的行为,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路旁装有护栏,即便是校车意外撞向水库,也不会发生沉入水底的惨剧,至多只是校车受损、孩子受惊,而不会白白葬送了11条生命。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关于事故,有一个规律:但凡一个地方发生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地以前必定发生过多次不为多人所知的小事故。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在长沙市岳麓区干子村的这座水库旁边,以前一定也发生过人、车掉入水中的事情。那么,既然是石子路,本身就容易使车轮打滑,又在水库旁边,每天上上下下有那么多群众、车辆经过,当地政府部门怎么就没想过安建护栏?
报道最后说,事故发生后,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市有关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说实话,和多数网友一样,笔者看到这行字时已经麻木甚至有些反感了。——事故发生后,“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当然这个态度问题必须亮出来,否则在这种情况下都不发声,“以人为本”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然而,车已落水,“省、市有关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还有意义吗?从现场群众报警、到一级级上达信息,在“有关领导”赶赴现场前,估计孩子们早已经溺亡。
在潜在的灾祸面前,群众最希望看到的不是祸事发生后的高度重视、立即赶赴救援的“马后炮”,而是主事领导在事故发生前、想群众之所想、防患于未然的的得力防范措施。
可令人痛心的是,长沙市岳麓区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的失职,导致了11人的死亡事故,造成了8名孩子生命丢失的惨剧。笔者认为,应该对当地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惩,决不能姑息。此外,在湖南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认真排查交通隐患,也应该成为各地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好的事情!
校车缺失乃事故频发之源
7月10日下午,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园车,在送幼儿回家途中翻入水库,致11人遇难,包括8名幼儿和3位成人。如此惨剧,似曾相识。2010年12月27日,湖南省衡南县松江镇一辆由东塘村开往因果村的三轮车运送20名小学生,整车坠入河中,事故致14人死亡。
当然,2010年这起是三轮车,最近这起是校车,至少车上印有“校车”两个大字。但是,癞蛤蟆上马路冒充不了军用吉普,面包车改个名也不等于校车。校车不仅仅是颜色要符合,其他各项安全指标和配置也都要符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因此,别用“校车事故”四个字来遮蔽没有校车的现实。
2012年发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接送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按照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小学生专用校车”。可是,事故中的这辆校车根本就不是专用校车,不过是一辆普通的面包车改装而成。至于条例中所规定的“校车应当配备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更是无从谈起。
条例中还规定,“校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不得以任何理由超员”,可是事故中的这辆小型面包车,不只幼儿园学生超载,成年人也超载。要知道,许多学校连这样的“校车”也没有,更不会有老师进行护送。事故处置时,涉事幼儿园很可能成为替罪羊。而相关官员则在“高度重视”中安全上岸,至少不会负直接责任。
在一个没有像样校车的社会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令人无语的新闻:校车超载700%;校车用报废面包车改装而成……于是乎,我们得到了一个“壮观”的答案:在百度中搜索“校车事故”,你会得到超过260万条结果。如此语境下,又何谈校车安全?
对于校车,常识需要反复重申。一方面,配置校车的主体必须明确确定,比如,各地要明确公办学校必须由教育局统一配置,对民办学校自行配校车,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另一方面,关于校车的标准,也必须执行到位,安全带、安全锤,汽车刹车要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这些一样都不能少。当然了,这需要各地政府用给领导配专车的态度来配置校车,也需要动用“三公”消费的资金。这是正义的呼声,但做到并不容易。
如果政府不投入,校车问题永远无解。指望幼儿园和学校自行配置校车,政府不补贴还设置种种关于校车的审批关口,不会有真正安全的校车。继而,校车事故就会持续频发。那些乘坐改装而来的所谓“校车”的孩子,时时都有可能命悬一线。
【启示与思考】
在具体事故原因有待专业部门进一步调查得出结果之前,究竟如何发生的这起事故谁也无法轻易下结论,但明显存在几点安全隐患却告诉我们,这起事故看似偶然,却折射出很多的必然性,其一,用普通7座面包车涂成桔黄色充当校车本身就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其二,司机缺乏必要的校车驾驶培训和对路线的不熟悉也为事故种下了祸根。其三就是严重超载,据现场遇难孩子家长说,校车核定7座,包括已经送另一村回家的几个孩子在内,这辆“校车”从幼儿园出来,车内载有15人左右,超载达一倍以上,再加上面包车本身安全性就差和狭窄的石子路,以及司机对路线路况的不熟悉,几乎注定这样的悲剧迟早都会出现。
很长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都在校车安全问题上进行各种方式的排查,尤其是对校车的超载,很多地方政府对其的态度都是“零容忍”。在这场近乎“轰轰烈烈”的整治校车安全行动中,校车安全行驶状况及事故发生率都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校车事故的极少出现,不仅公路上很难再见到有执法部门针对校车超载的查处,媒体也鲜见再有针对校车安全的各种报道。
其实,无论是校车本身存在的这些不规范,还是普遍性存在的超载,以及方方面面对校车安全的麻痹心理,无不与各地方政府一阵风的治理习惯和容易“淡忘”事故教训有直接关系,血的教训再深刻,既需要深刻吸取,更需要刻骨铭记,8条鲜活的小生命顷刻间葬身水底,可以预见的是,这一事故又将成为各地政府整治校车安全的一个起点,但笔者却希望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起步,因为孩子的生命再经不起这种教训的重复,校车安全永远都应该警钟长鸣。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22/7758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