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财经视角

【案例】免征购置税,从新能源汽车开始

2014年07月23日 09:27

 

【全球财经】

【事件介绍】

国务院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 9月起实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围绕推进简政放权,通过相关法律修正案草案和行政法规修改决定。

会议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公布车型目录。让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为可持续发展增添能量。

会议指出,保险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具有巨大潜力。要以改革为动力,突出重点、协调联动,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

会议通过政府采购法、注册会计师法等5部法律修正案草案和国务院关于对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等21部行政法规进行修改的决定草案,确定将法律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免征购置税,新能源车能否驶进春天?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都将免征车辆购置税。这不仅对消费者与新能源汽车生产经销商有利,对于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推进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不可否认,传统燃料型汽车具有功率大、速度快、豪华气派等优势,但是在我国现有的交通环境下,除了豪华气派能展示城市的优美形象外,燃油型速度优势暂时还难以显现,而且燃油型油耗成本较高不说,还给环境带来较大压力,相比而言,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更多,它价位低、成本小、节能环保,它正好切合了普通工薪阶层的实际购买力。应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才是他们的现实选择。

但是,现在不少城市以种种借口限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现实局面没有根本改观,笔者认为,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种种限制政策实际上是歧视政策,忽视了市场的客观需要、人们的内在需求,而且从长远利益来看,限制节能汽车发展的政策并不利于汽车市场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能源供应紧张的警报一再拉响,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可谓顺应民意之举。

当然,发展新能源汽车还存在一些障碍。与传统燃料型汽车相比,新能汽车价格高昂,如果政府不给予购车补贴,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再比如,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较短,不适宜长途运输;电动车充电难,等等。

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扩大内需,国家明确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而要迎来新能源汽车的春天,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设计者、生产商、经营者进一步提高新能源车辆的质量、安全、动力性能,并逐步放下价格身段;另一方面,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全面清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歧视政策,带头采购、使用新能源汽车,继续采用经济、税收杠杆减轻消费者的经济压力,让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市场欢迎、消费者青睐的“精品小车”。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能只打免税牌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国家在免除新能源汽车的车船税,以及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并在新能源汽车牌照发放上提供便利措施等诸多利好政策之后,又免征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毫无疑问,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这一利好政策,有力的表明了政府倡导节能减排和防治污染的鲜明立场,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能源汽车价格,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加分,有利于吸引消费者。不过,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面来看,笔者以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不能只是免税牌,简单的减免税费对促进新能源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实际意义恐怕有限,有的只是象征意义。

从价格层面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普遍比同级传统汽车的价格要高不少,即便是减去国家补贴和免除的相关税费,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在价格上并不占优势,毕竟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不过一两万块钱。对于很多把汽车当代步工具的普通百姓而言,更愿意购买几万元的传统汽车,而不是选择超过十万元的新能源汽车。

更为关键的是,作为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更关心的是新能源汽车自身的续航、充电等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充电等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上存在严重不足。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普遍不足,国内新能源汽车最大续航里程不过300公里,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只能跑短途,不能跑长途。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新能源汽车上路的很多配套设施仍然还不是很完善,直接限制了新能源市场份额的扩张。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电站数量建设还明显不足,分布也不是很合理。

可见,要让新能源汽车迎来春天,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新能源汽车,除了打免税等经济牌之外,还必须提高新能源汽车自身的技术含金量,提升续航能力,满足长途运输。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新能源汽车上路的配套设施建设,在城市里建设更多的电池充电站,分布并更加合理,满足新能源市场的需求。

免征购置税会点燃新能源汽车之火?

两年前,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从现实角度衡量,规划中的数字无疑太过理想化,但尽管速度和发展规模无法与规划相及,新能源车市场坚冰也正在融化——7月9日,中汽协公布的上半年汽车产销数据中,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而为规划中的50万辆、500万辆宏伟蓝图能在未来某天真正实现,国家政策势必会毫不吝啬地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引导。认清了这一点,外资也好,内资也罢,全民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度自然水涨船高。

今年1月,北京市宣布新能源汽车单独设立摇号池,几乎百分之百的中签率确实启动了一部分传统车购车指标久摇不中的潜在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同样受制于传统车限购政策的上海市,宣布每年将特别给予像特斯拉(218.13, -1.33, -0.61%)一样的符合条件的进口新能源汽车发放3000张免费牌照。再加上刚刚出炉的全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在政策导向之下,新能源车的发展根基更加坚实。

从后两项政策来看,包括特斯拉Model S、日产聆风、宝马i3、雪佛兰、沃兰达在内的纯电动进口车型无疑将是再度利好;而对于迟迟没有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引入国内的丰田普锐斯而言,并不在受益之列。

“应该会的。”得知进口车同样也取消车辆购置税后,对于是否会带来利好,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如是说。但免征车辆购置税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新能源车而言,刺激消费作用恐怕需一分为二来看待。

一辆特斯拉Model S高配车型裸车约为85万元,车辆购置税8.525万元;一辆宝马i3裸车预售价区间最高值52万元,车辆购置税5.2万元……对于真正有能力购买特斯拉的人来说,区区几万元的购置税并不在考虑范畴。

相反,由于售价基数低,诸如比亚迪、北汽、上汽等自主品牌的纯电动车则显得获益更大。以售价20万元左右的比亚迪双模电动车秦为例,免征购置税意味着可为消费者节省近2万元的费用,再加上7万元的政府补贴,这意味着秦的最低售价已突破10万元。对用户基数更为庞大的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特别是步入限购城市行列的消费者而言,拥有一辆新能源汽车已变得触手可及。

当然,至少在当下,消费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并不仅在于有多少政策支撑,能够减免多少购车款;有多少车企热情倾注,可以提供多少备选车型……更多在于新能源汽车是不是真正实用?经济性、便捷程度和性能指数是否能真正互相平衡?

只有消费者对于充电设施、续驶里程和新能源汽车本身等诸多顾虑被逐一打消的时候,这场新能源汽车的烈火才能真正被点燃。

 

【启示与思考】

在能源制约、环境污染等大背景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进程,并会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的发展空间。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交通实现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对消费者而言,在油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更省油节能,很适合普通家庭。

而具体到我们国家,这一问题的意义就更加重大。我们是人口大国,很快就会成为汽车大国,随之而来的就是能源消耗大国,汽车尾气排放大国和空气污染大国。这也就是说,以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将对我们的能源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将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此次国务院会议上决定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最终目的正是为了引导和刺激国内消费者多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支持国家的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国务院会议做出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决定,正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如此一来,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价格购买新能演汽车,必然会刺激市场的销售行为,而市场前景看好,就会反过来刺激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进而壮大车企实力,增加对传统汽车制造的竞争力。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跑得更远,跑得更快,也才能推动我国交通能源战略的顺利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23/7759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