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发挥妇联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07月24日 14:5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妇联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贡献。
在社会转型期妇联组织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妇联组织具有党的群众工作机构、政府性别平等部门、民间妇女组织联盟三重角色,兼具政党性、政府性和社会性三重属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妇联工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一是妇女群体利益多元带来挑战。在社会转型中,妇女群体激烈分化为多个不同的层次,不同妇女群体之间产生巨大利益差异甚至利益冲突,不同的层次利益诉求不同、面临的困境不同,而代表不同利益的妇女组织发展缓慢,缺乏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对话机制。
二是组织机构根基不稳固。基层妇联组织弱化,不少地方县级妇联人手短缺疲于应付逐渐放弃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决策权,一些乡村(社区)两级妇联(妇代会)形同虚设。
三是社会功能的力不从心。目前妇联的功能角色不清晰,一方面由于政府的缺位,妇联经常成为替补承担了大量管理职能;另一方面社会服务职能弱化,敏感性缺乏,对社会的呼唤缺少回应。
多方面发挥妇联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治理体系。这个体系汇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合力。妇联组织的能力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妇联组织加快推进自身能力建设的现代化,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和社会需求,发挥妇联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有效作用。
凝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协同。民间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在培育妇女社会组织中有所作为,依托社会组织为各阶层女性提供多元服务,解除人手不足的困扰、弥补社会功能的缺失。一要用包容、多元的心态面对妇女社会组织。坚持妇联姓“妇”、姓“联”、姓“群”的政治组织特性和社会组织特征,既要利用现有妇联执委和常委的影响力多吸引、凝聚妇女,又要把各社会组织中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妇女吸纳为妇联执委、常委,为我所用。既要以“我”为主培育由妇联直接管理的社会组织,如省妇联已培育的女企业家协会、家教协会、巾帼志愿者协会等,又要依托其他机构培育女性社会组织,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妇女理论研究会、女医师协会等。二要依托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工作。如通过慈善活动对处于危难中的妇女儿童实施救助,对妇女儿童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等。三要通过社会组织影响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向政府传递代表不同行业、民族、界别、阶层妇女的真实愿望,表达她们的利益诉求,将妇女组织关于妇女问题的研究成果提交政府,监督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等。
运用项目化手段推进工作。妇联事多人少经费不足,如何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实施有效切入,关键是要以科学的路径方法推进工作,要把“项目化”作为推进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一是发挥妇联政府属性的特点探索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积极探索把妇联的一些专业性、社会性强的工作设计成项目表推向社会,鼓励社会组织申请、投标,让具有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来承担。二是抓好项目化的顶层设计。要根据妇联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梳理归类,将妇联的业务工作和主题活动,分解确定为一个个具体项目,集中力量打造精品。
从更广阔层面认识“妇女之家”。“妇女之家”是为妇女提供帮助、依靠、安慰、快乐的温馨娘家,是妇女组织开展妇女工作的重要阵地。从这一意义上讲,“妇女之家”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各级妇联组织尤其是基层妇联组织,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最能发挥作用提供服务的“妇女之家”。其次,以各级妇联组织为主导培育的、打造的、扶持的,能为广大妇女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的社会组织、示范实践基地、服务中心站点等等,都是“妇女之家”。再次,以妇女为主导成为的、或者以妇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各种组织、团体、阵地,也是“妇女之家”。因此,我们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建设好“妇女之家”:发挥好各级妇联组织这个“妇女之家”的作用,将其建成名声最响、内容最丰富、服务最到位、妇女最喜爱的温暖之“家”;发挥好以妇联为主导的基地、中心等的作用,为广大妇女提供贴心服务;积极扶持各类以妇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组织、团体、阵地,通过这些机构为妇女提供服务,使各个层面的“妇女之家”成为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有效载体。
进一步做好城市妇女工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相较于城市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我们的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了农村,忽略了城市妇女工作。在城市,一部分无职业的妇女因心灵空虚、无所事事,参与了打牌、赌博等不健康活动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要加强城市社区工作力度,可以尝试打造另一种形式的志愿者,如秧歌队、腰鼓队、时装表演队等,既可以丰富这些城市妇女的生活,可以通过活动凝聚人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要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实际、妇女乐于接受的工作方式和服务载体。如在关爱服务中,妇联传统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寻找大企业的赞助,然后通过行政化手段帮助妇女儿童,而信息化时代让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手段将更多具有公益意愿的普通人,以专业知识、技术为别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形式,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如在宣传工作中,可以利用数字手段实现价值引领,进行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参与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等。
(作者系贵州省妇联主席)
责任编辑:刘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24/7761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