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美对华轮胎再挥“双反”大棒 未来中美贸易摩擦或呈三大趋势

2014年07月27日 22:13

 

高关税或至企业零利润

今年6月3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代表美国乘用车及轻型卡车轮胎产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启动“双反”调查。美国商务部已于7月15日对此进行初步调查。7月2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裁定,称有“合理”迹象表明,由于从中国进口的上述轮胎产品以低于公平价格在美国销售,以及中国出口商获得政府补贴,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政策程序,当天的裁决意味着商务部可以继续对中国出口的上述产品进行“双反”调查,预计分别于8月27日和11月10日前后作出初裁。

1

这已不是美国第一次将贸易制裁大棒挥向中国轮胎产业。2009年,美国对中国轮胎实施了为期3年的特保限制措施,致使中国轮胎对美出口一度下降超过60%。

“美国市场是我们的主要出口地、占销量的三分之一,如果美国对进口的轮胎关税提高10%,轮胎企业就没有利润甚至会出现亏损。”山东一家轮胎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担忧。

业内人士称,近两年产品价格下降,主要是因原材料——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下降所致,其他国家轮胎的价格也都呈下降趋势,并不是中国轮胎“倾销”。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此次提出,特保案结束后中国轮胎出口美国大幅增长,损害了美国轮胎企业的利益,并波及当地工人的就业岗位。对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文英表示,实际情况并非像美方所说的那样。“通过对美国海关数据的分析可以证明,特保案限制了美国从中国进口,但是从泰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大幅增长,填补了中国退出的市场空白。因此,美国本土产品的市场份额基本没有增加,并没有达到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所要求的保护其国内产业和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中方企业将抱团应战形成合力

此次美国对中国产轮胎发起“双反”调查被视为前些年轮胎特保案的延续。实际上,无论是前些年的轮胎特保案还是这一次的“双反”调查都带有很大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特征。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负责人此前表态,美国此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美国国内法,中方表示强烈反对。

2

“近些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轮胎贸易因轮胎特保案受到很大抑制,中国产轮胎并未对美国同行带来压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此次美方发起轮胎双反调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超过了保护本国产业正常利益的必要限度,应该属于超正常需要的保护,其中隐匿的贸易保护主义动机就昭然若揭了。”

此外,由于美方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在计算倾销幅度上也往往找一些所谓的替代国作为参照物。这增加了美方在反倾销幅度计算方面的自由度,更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找到隐匿性更强的高效率载体。

面对美方接二连三的贸易保护,中方也不会坐以待毙。徐文英认为,有了前几年应对特保案的经验和教训,这次中方应对美国双反更加积极有序。目前中橡协正在组织应对资料,搜集更多数据,中方企业将抱团应战形成合力,在处理美国轮胎双反案过程中,中方的话语权将会进一步增强。

中美贸易摩擦未来或呈三大趋势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上海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国兴判断,美国对中国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崛起,贸易摩擦或将在未来中美贸易关系中成为常态。

3

(图片说明:7月9日,出席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钓鱼台会见美国商务部长普里茨克和贸易代表弗罗曼。)

王国兴分析认为:“以前我们出口的都是低档货,如今随着国内的产业链越来越长,从低端向高端延伸,竞争也日趋激烈。基于此,为了照顾内部利益集团,美国采取了一些保护主义措施。”

不仅仅是美国,随着我国外贸出口额不断攀升,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也越发严重,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贸易摩擦最大受害国。

长远看来,白明预计,未来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遇到的贸易摩擦可能会呈现三个趋势:一是从传统手段向非传统手段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美方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增多;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成分隐匿性增强,尤其是在碳排放、劳工标准等方面,美方往往急于抢先占据舆论制高点;三是借口国家安全的情况增多,如美国市场对华为、中兴等中国通讯设备制造商进行封杀。(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27/7762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