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云服务需“可信”

2014年07月28日 15:25

 

竞争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除了亚马逊、微软、IBM等在国内推出云服务外,国内移动、电信、联通3大电信运营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浪潮、华为、紫光等信息设备公司,以及世纪互联、金山等创新型公司,已进入云计算领域。

1

工业与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指出,云计算是信息通信领域极具活力的增长点。云服务改变着以往的信息化模式,引领软件、硬件和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快速创新,深刻影响着整个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格局。

欧美发达国家对云服务、大数据服务等,制定了标准规范,但云服务目前在中国标准规范缺失。

此外,云服务仍存安全疑虑。云服务以数据集中、分散处理为主要特征,在棱镜门、XP停服等安全事件频发情况下,安全性成为极受用户、政府关注的因素。

标准

伴随云计算蓬勃发展,可信云服务体系的建设正在受到重视,目前一些国家已展开了相关的云服务认证。我国的可信云服务认证2013年10月开始启动,认证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云服务商的评估体系,为用户选择安全、可信的云服务商提供支撑。

工信部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说,作为国内首批可信云认证,组织方是数据中心联盟和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可信云认证建立了一套基于信息披露制度的评审方法,包含企业基本信息、云服务基本信息、承诺完整性、承诺规范性、承诺真实性,评估覆盖云主机、对象存储、云引擎、云数据库和块存储等几大类云服务。可信云的认证对象是具体某一类型的云服务,不包括支持云服务的技术或设备,也不包括云服务商。

2

有关人士指出,可信云认证以专业和信誉为云服务安全“背书”,化解了云服务推广中的最大障碍。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秘书长杨泽民认为,云计算时代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生态,一是可信。“云计算要落地,只靠几家企业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建立产业生态。云计算产业上下游间,云服务提供者和用户间要建立充分信任,否则,云计算产业生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杨泽民认为,云计算产业从“无”到“有”是一个变量过程,从“有”到“信”是一个质变过程。在建立可信云生态过程中,标准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标准不只是技术上的规范,更多是不同产业角色的行为准则。云计算处于发展初期,标准不应只是产业各方妥协的结果,同时还应体现发展趋势,提出相对高的要求。

 

加速

目前来看,我国云计算产业呈现增速快、存量小的发展态势,总体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营造环境、完善制度和培育市场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

3

专家认为,可信云服务认证的发展将促进政府部门对云服务的采购,进而带动国内云服务软硬件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利好国产云服务厂商。

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瑛认为,目前国内云计算服务产业界已行动起来,依靠第三方组织从云计算服务的定义、服务量化评估、合同规范、服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基础性的规范,开展面向大众市场的“可信云服务认证”工作,不仅对云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为政务云服务采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规范,并为建立和完善政务云服务采购参考规范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标准所互联网中心主任何宝宏预测,我国政府信息化采购的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人民币,是当前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的10余倍,这将推动国内云计算市场的发展。

4

据介绍,目前已经完成了政府采购云服务试点的方案制定、文件编制等工作,即将启动试点工作。下一步将完善政府采购云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政府采购云服务的开展。

业内人士建议,对于推进政务云服务的采购工作,应注重规范性,突出安全性,体现经济性。要坚持在探索中规范,在规范中推进,努力推动和实现服务优质、信息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多重目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28/7762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