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案例】“连降七级”背后的反腐决心

2014年07月28日 12:57

 

 

【反腐倡廉】

【事件介绍】

两贪官坐“过山车”

江西原常委赵智勇连降7级成科员

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连降4级变副处

7月16日,中纪委网站通报了三名落马省部级官员的案件查处情况。

经查,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其行为构成严重违纪。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张田欣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收缴其违纪所得。

经查,江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其行为构成严重违纪。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赵智勇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科员;收缴其违纪所得。

经查,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额贿赂;与他人通奸。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毛小兵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张田欣4天内开除党籍

创中纪委办案新纪录

从12日被免职,到16日被开除党籍,张田欣在4天内失去了他拥有30年的党员资格。

据统计,十八大至今已有35名省部级以上高官被调查,其中17人被“双开”。目前,纪检、组织部门查处腐败案件的程序一般为:立案调查、通报免职、公布调查结果。上述17人从立案调查到“双开”,平均用时约五个月。从立案调查到免职,多在一周内完成。如刘铁男、蒋洁敏、冀文林等相隔两天;王素毅、廖少华、郭永明等相隔3天,李东生为5天,李春城、李达球为7天。而张田欣案的查处速度比上述17人更快,1天之内完成通报、免职过程,4天之内完成开除党籍处分。这也意味着,张田欣成为十八大以来落马省部级官员查处速度最快的。

赵智勇连降7级

张田欣连降4级

2006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对比上述层次,张田欣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意味着连降4级,赵智勇降为科员意味着连降7级。

 

连降7级成科员,赵智勇事件如何解读?

江西省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因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其行为构成严重违纪被连降七级,20多年的打拼化为乌有,这样的新闻今天又在党中央反腐工作中出现,又应该释放出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让百姓看来又将如何解读呢?那只有一点可言,党中央的反腐永远是英明果断的,面对任何人员的腐败绝对是零容忍。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只要他违纪了,就要接受党政纪制裁,官员的政治生涯就会出现“断涯式”和“雪崩式”的降级处分,因此为官就要清廉,为官就要务实。

赵智勇是一位党和政府培养多年干部,由小小的科员打拼成省级领导干部,应该付出了多年的辛苦,也应该为党和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应该懂得什么是法纪,什么是为官清廉,可是偏偏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明白为官者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忘记了党性和职责,居然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最终给党和政府的形象抹黑,也给自己光鲜的一生涂抹上了污点,真是得不偿失!

当然在这一事件中,也有的群众不理解,既然赵智勇在工作中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利,给党和政府的工作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影响,为什么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更严厉些,如开除公职等等。群众也许会觉得在这一事件中,纪委对其处罚的有一些轻。事实上赵智勇违纪尽管造成影响很大,但他只触犯了党纪,对其处理只能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处理,对赵处罚只能依照《国家公务员法》来进行处罚,而不是按照其他的法律法规进行,群众心里有其他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面对政府部门的官员腐败都痛有打落水狗的思想,但在现实工作中,执法部门的工作只能依法依规,这也是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的操守和工作原则。

江西省原常委、秘书长赵志勇同志因为以权谋利被组织部门连降七级,他应该有所想,多年的打拼让其一无所有,他应该感叹今天的党中央反腐其权力、身份、地位、荣耀随时都不会有,做官更应该谋事干事,做官更应该清廉如水。而对于政府部门的其他官员来讲,也应该以此事为鉴做官莫贪,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政治生涯不会断线,让自己的官场仕途一马平川。

连降7级是高调治吏

从副省级降到科员,连降7级的断崖式跌落,立即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话题。十八大以来,在愈刮愈烈的反腐风暴中,已经有35位省部级高官被调查,其中18人被双开。与他们不同的是,张田欣、赵智勇虽然被开除了党籍,但是并没有被移送司法。也就是说,张、赵二人,虽然身陷违纪的泥淖之中,但还是有惊无险地悬停于违法的雷池之外。张田欣赵智勇的共同点在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其行为构成严重违纪。严重违纪到什么程度,谋取私利具体内容如何,中纪委的通报中没有详细披露。只是说没收两人的违纪所得,注意是违纪所得,而不是非法所得。也就是说,张、赵二人的谋取私利还没有上纲上线到受贿索贿的程度。是故只以党纪政纪处理,而不以法律治罪。这一分野,与同日公布案情的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一对比,就十分明显。中纪委称,毛小兵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额贿赂;与他人通奸。毛小兵的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其中受贿问题已涉嫌违法犯罪。

虽然暂时没有进监狱之虞,但是连降7级的杀伤力也是巨大的。从领导变成了非领导,从副省级一下子变成了科员,尽管没有一撸到底,彻底回到群众中去,但是这样的跌落方式,同事如何看待,舆论如何看待,都是令当事的两位前副省级官员尴尬万分、难以从容面对的。我们也相信,违纪不是违法行为的保护伞和护城河,也许现在只是违纪,但是要是以后查出了违法犯罪的证据,那么一个科员职务亦恐不可得。

对民众来说,老虎都该打,贪官皆曰杀。在基本上老虎都被双开的情况下,忽然冒出两个异数,不免会诧异一番,在违纪和违法上纠结一番。对腐败官员们没被绳之以法,难免会有遗憾之情,觉得连降7级虽然听上去惊悚,但还是不过瘾,没快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只要不是拿违纪处理来当违法行为的挡箭牌,官员一旦出现违纪行为就迅速拿下,不让官员带病在岗,不让病情有发酵的空间,防微杜渐,露头就打,这种震慑力其实比发现涉及贪腐犯罪的官员后再查处还要大。

出现违纪行为就降级处分,出现违法行为就司法伺候,我们的反腐体系需要形成这样的层次,需要彰显这样果断的手腕和决心。连降7级背后,是痛下狠手,高调:“连降七级”背后的反腐加速度治吏。与之相比,官员犯了错误先免职再复出,就简直形同儿戏了。

 

官员“连降七级” 促政治生态正常化

对官员实行贬谪、夺俸的处罚,在古代虽不鲜见,但在今天,特别是张田欣“连降四级”、赵智勇更是“连降七级”,仍不免使人耳目一新甚至为之震撼。当然,对此产生误解也难免。比如,有人援引党纪有关条例之“宽严相济”规定,说对赵、张二人的处理体现了这一原则中的“宽”。但事实上,对官员的违纪处分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开除党籍,而赵、张二人已被开除党籍,所以所谓“宽”恐怕立不住脚。

两名副省级官员之所以被降级而没像其他落马官员那样移送司法机关,应该是与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只掌握到其违纪证据有关。当然,被开除党籍、被行政降级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脱罪化”,但显然,他们这辈子是不太可能再身居副省级的高位了。

“连降七级”之所以给公众带来强烈震撼,自然是因为官员特别是副省级这样的高官适用降级处分并不多见,更何况是以连降多级这样猛烈的方式。现实中,官员被降级的事肯定有,只是公开宣布降级适用高级别官员的案例,几十年间屈指可数。这当然不是因为官员的不当行为不能适用降级,而可能是降级作为一种处分似乎没有被激活。

由于对官员适用降级处分少,于是便易于造成一种误会和一个现实。所谓一种误会是,似乎犯事的官员都该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而一旦适用降级处分,反容易引起是否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狐疑。所谓一种现实是,官员似乎能升不能降或易升难降,只有锒铛入狱才能“硬着陆”。官员有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就照有关制度规定去处置,这才符合法治精神。官员有升有降、能升能降,这才是正常的政治生态。

对于从高空跌落的官员来说,他们所感受到的震撼或许不亚于公众。从前办公用房大,住房面积大,工作配有专职秘书、专车、出差坐头等舱,看病不用排队挂号,住院又有高干病房,到如今仿佛是南柯一梦,一切都不可复得了。从前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如今恐怕也要开始体味百姓每天都在体味的世间冷暖了。但官员总不大可能在一夜之间从违纪发展到严重违纪。如果官员考核不走过场,“带病提拔”行不通,降级处分被激活并被正确适用,则一次被连降几级的现象一定不会多见,也一定不会反复出现。

【启示与思考】

近来,在反贪腐一端,有两个词语比较惹眼,一个是“通奸”,一个是“降级”。

前者虽则无法入罪,但是颇有违于党纪,更有悖于为人之底线。后者同样算不上犯法,但是降职使用行使的是政纪,同样有章可循。

“法制社会”当然是秉公执法,用法律精神与条文治理国家。但是“治理”的“治”同样需要辅以党纪政纪,这也是赵智勇和张田欣这两名省部级高官,均因“严重违纪”被降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赵智勇被降了七级成科员,“降幅”之大实属罕见。初步统计,十八大以来,被降级的副省级高官已有三人,除了赵智勇和张田欣,还有原黑龙江副省级领导付晓光,他“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被降为局级。

十八大以来,几乎每月都有高官事发落马,数量之多、频次之密,均创历史纪录。此次,中央又对赵智勇和张田欣进行快查严惩,传递出十分明确而又强烈的信号。一者,显示了中央严惩腐败的勇气和决心。赵智勇和张田欣两人均被严重降级,不难看出,中央对违纪官员,不论级别多高、职务多显,均一视同仁、重拳出击,昭示了中央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豪迈勇气,彰显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坚定决心。二者,能堵住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毋庸讳言,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某些官员违纪被曝光后,有关部门迅速将其免职,可过不了多久(有的仅为几个月),被免职官员又悄悄复出,官复原职,依然风光无限。而此次中央对违纪官员降了很多级,可堵住“官复原职”的用人漏洞。三者,可有效震慑官场。如今,不少官员存有侥幸心理,觉得只要自己不违法,搞些“小动作”,比如收点红包礼金,利用职权打个招呼谋点私利、公车私用等等,这些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即便被查处也往往象征性地批评教育一下。而中央对于赵智勇和张田欣的处理结果,则为此类官员树立了“样板”——违纪也会带来严重处罚。可以讲,官员被严重降级对官场更有震慑效果。

中央对于赵智勇和张田欣的处理结果,呈现出中央对违纪高官的处理新思维,这和动用法律严惩“大老虎”交相呼应、相得益彰。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28/7762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