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全球多地迎“大烤” 防暑降温有“高招”
2014年07月27日 20:54
(图片说明:西班牙国家气象局预报高温天气席卷西班牙,气温可能高达40摄氏度。7月15日,几个年轻姑娘在马德里海神喷泉前休息。)
多国同迎“大烤”
与中国北方纬度接近的韩国、朝鲜、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气温变化也大致同步,都迎来了高温创纪录的夏日。
日本很多地区刚送走台风,又迎来了所谓的“真夏日”。顾名思义,就是货真价实的夏天!7月12日,日本全国有约一半的观测点气温突破30摄氏度,有少数地区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中暑急救和死亡的案例也有报道。
朝鲜半岛上的韩国和朝鲜今夏气象状况也出现异常,梅雨期来得晚且降雨少,日照强,气温高。7月11日,韩国消防防灾厅将酷暑警报扩大到韩国全部内陆地区,当天韩国几乎全部地区白天气温超过30摄氏度。朝中社14日报道,朝鲜西海岸和东海岸中部地区出现气象观测史上罕见的高温少雨天气,造成严重干旱。
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气温也连续攀升,气象部门称,在部分内陆地区气温已高达41摄氏度,创下历史新高。港口城市温哥华13日气温超过32摄氏度,燥热的天气让适应了温和气候的温哥华民众难以忍受,人们纷纷到海边游泳避暑。
(图片说明:近日来,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华持续高温,市民纷纷到海边避暑。7月15日,人们在加拿大温哥华海边玩水上游乐项目。)
在美国著名的黄石公园,高温和地热把一段约5公里的路面“烤”化了。公园管理方说,沥青路面看上去还正常,但实际上已经像烂泥一样稀软,游客有陷下去受伤的危险。
防范高温危害
高温天气可能带来干旱和山林大火等灾害,人们发生中暑、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也大为增加。为此,各国政府、企业采取了不同措施,或告知民众注意事项,或为市民、员工做好防护。
加拿大环境部发出呼吁,要求独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格外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外出旅游、游泳和避暑的人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抹上防晒霜以免晒伤;居民不要把婴幼儿和宠物遗忘在室外停放的汽车里,以免引起中暑甚至窒息。
韩国首尔市政府从今年5月起推广“绿色帷幔”项目,即在公共建筑物的外墙种植藤蔓类绿色植物。这种“绿色窗帘”不仅可以阻挡强烈阳光,使室温降低至少2至3摄氏度,还具有净化空气和舒缓心情的功效。
(图片说明:6月10日,在印度查谟,一名女子在脸上蒙布隔热。)
近年来,日本每年约有20名劳动者中暑死亡,因此政府非常重视工作防暑问题。日本厚生劳动省制订有详细的指导方针,包括要求积极利用“WBGT指数”(综合评价人体接触工作环境热量的一个基本参数)采取预防措施,在工作场所都要设立WBGT检测装置,在工作时要注意检测。如果工作场所的环境超过或可能超过标准时,要利用冷气设备及时降温,并且尽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强度。
民众奇招“迎烤”
对付酷暑,不同国家的民众也有很多特色办法。
韩国有句古话“以热制热”,认为热天不能乱吃冷饮,反而应当多吃热食,通过出汗来帮助排出体内热量。韩国人喜欢在夏天喝五味子茶、梅子水等解暑,还有一种家喻户晓的解暑甜品“花菜”,把西瓜和各种水果切成丁,泡在果汁、牛奶或汽水里,口味非常清爽。
除了打遮阳伞、涂防晒霜、贴防晒贴,韩国人还喜欢在夏天穿苎麻面料的衣服,由于其结构孔隙大、吸水散湿效率高,所以十分凉爽透气。年轻人喜爱的降暑方法还有穿聚酯纤维面料、上宽下窄的“冰箱裤”,轻、薄、透气而不黏身,长长的裤筒也能避免晒黑。
日本人以奇思妙想的发明创新著称。面对高温,他们除了传统的避暑方法,还开发出了各种新颖的避暑用品。在日本的药妆店里,经常会看到用于贴在腋下或者身体上的降温贴、喷在身体上降温的喷雾剂等防暑用品。
日本企业也各显神通,开发出各式防暑劳保用品,包括可以充入制冷剂或冷水的防暑马甲、安装在安全帽后部的降温袋、浸透冷水后佩戴的降温帽等。甚至还有别出心裁的“空调服”,其后背位置安装有两台小型风扇,通过不断送风来散发身体热量,保持身体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日本一家劳保用品企业开发的轻量耐用的冰背包,重量只相当于一个苹果,厚度只有25毫米,穿在身上整个后背都会感觉很清凉,其使用的制冷剂在炎热的夏日可连续工作约3个小时。(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27/7763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