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如何解读“帅交警脱衣骂人反获力挺”

2014年07月31日 13:48

 

【网络舆情】

【事件介绍】

网曝交警脱衣骂人抢手机官方通报其被解聘

7月18日下午,有网友发微博称,德阳交警二大队的警员江虎“好凶”,“口口声声说老子脱了衣服给你打,不要工作了”。在微博配图中,一男子的确脱掉了上衣,且有用手抢夺手机的举动。

与以往不同的是,警员脱衣举动竟然被部分好友点赞,并总结为“帅就是正义”。7月18日20时44分,德阳公安官方微博发出“已就此事展开调查”,发帖网友也删除了相关微博。

“脱衣交警”江虎则通过微博回应称,“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会冷静处理,再也不秀身材了!”

21日下午6点过,德阳警方通过官方微博回复称:从2014年7月21日起,德阳市公安局解除与辅警江虎的劳动合同关系。

网友报料:交警脱衣骂人抢手机

7月18日下午,有网友发微博称,德阳交警二大队的警员江虎“好凶”,“口口声声说老子脱了衣服给你打,不要工作了”。在微博配图中,一男子的确脱掉了上衣,且有用手抢夺手机的举动。

不久之后,网友@业余的正常人转发此微博讲述:“就是我差点被打!求转发。”

很快,这件事情通过网络持续发酵,转发评论量颇高。

然而,部分网友并没有将矛头指向当事辅警,而是对他的脱衣举动表示支持。“这要是放在以前,这个交警肯定被‘人肉’了,但这次却是帮他说话。”德阳警方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通过微博搜索发现,大部分意见认为当事辅警不容易,“衣服都脱了,肯定是受了莫大的委屈”。还有不少网友则把“脱衣交警”当成明星看待,“长得帅”、“腹肌好”……甚至有网友总结出“帅就是正义”。

违章车主:事实如此没有造谣

当事网友@业余的正常人讲述,当日16时许,他和女友在德阳政务大厅门口因违章乱停车与交警发生误会,离开前他对女友抱怨“这都要罚款”,被江虎以为是在骂他,遂上前理论。双方对骂后,当事网友下车,交警江虎则情绪激动地脱下衣服,双方争执一会儿后不欢而散,并未动手。

“我没有想到会发展成这样,因为我照相,警察同志说你照吧,随便照,我不怕你,之后他就去抢我女朋友的手机,这个也应该在天网上看得清清楚楚,我也不必要解释这么多,所以情急之下发了微博。”他说,发了微博后,晚上朋友给他打电话,说能不能把微博删了,不要闹大。“没想到我删掉微博之后,大家觉得我可能是怕了,或者是在造谣什么的,其实我真没有造谣。”

诸多网友把矛头直指当事网友,认为他和女友把正常的纠纷,变成了“交警脱衣骂人”事件,形成网络暴力,对江虎很不公平。对此,当事网友称,“当时没来得及叙述。”

 

官方回应:赤裸上身不文明当事辅警被解聘

7月18日20时44分,@德阳公安发微博称,已就此事展开调查。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德阳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得到的回复是,正在协调处理当中,也已经向网友道歉,并取得了他们的谅解。

“昨天上午九点到十二点,德阳交警支队政委、大队长他们对我们家属进行道歉,并说这个事情他们会妥善解决。”当事网友告诉记者,事实确实是交警出了问题,他也没有骂那个交警,也没有说过激的话,“如果要更多了解,可以找交警支队。”

“微博上颠倒是非的太多了,实话说,我们的内心还是有点难受。不过我接受江虎以及他们政委、大队长的道歉,我觉得我再在微博上说一些东西的话,或许对江虎产生更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选择了沉默。”当事网友说,他也在等警方最后的通报。

21日下午6点过,德阳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德阳公安”发布《关于网友投诉“辅警江虎执勤态度粗暴问题”调查处理情况通报》,通报称:7月18日16时许,德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辅警江虎在德阳市长江东路政务中心门口执勤时,与一违章乱停乱放的车主发生纠纷,在争执过程中,江虎脱下执勤制服,赤裸上身,语言和行为不文明,态度粗暴,严重损害公安机关形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其行为已违反《德阳市公安机关辅助人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从2014年7月21日起,德阳市公安局解除与辅警江虎的劳动合同关系。

德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此结果是慎重研究、依照规定作出,“执法者有执法者的形象,对于此种严重损坏形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公安机关将引以为戒,加强辅警人员管理,感谢广大网友的监督和理解支持。”该负责人说。

网友热议:

帅交警脱衣骂人反获力挺:节操底线哪去了?

理解:是人都有脾气

敌敌危:穿上制服,维护法律制度;脱下衣服,保持个人尊严,好!

网易网友:是人都有脾气,没有谁是圣人,只要不违背道德。

新浪北京网友:警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执法理念真应该改改了,把一些人都惯成什么样子了?

网易网友:穿了制服代表国家,但你骂我,我就脱了衣服后代表自己揍你。我也是穿制服上班的,我理解这交警。

批评:简直不可理喻

政法委书记:民警执法过程中脱光上衣声称不干了,要和当事人单挑,这和街头小流氓有什么区别?

baofengxiu:为了自己出气,忘记自己的身份和最起码的职业素养,不珍惜代表自己身份的制服,这个警察的衣服确实是该“脱掉”了。

luotuo699:脱了警服你就不是警察了?就可以上街撒泼开打了?拿起你的帽子,看看正前方是什么?是警徽,警徽中央是国徽,你是国家的形象,脱了衣服大街骂人,简直不可理喻!

质疑:有节操底线吗?

神的使者:帅就是正义?真的好幼稚!

巴依老爷:脱衣半裸与人骂街,还很帅很爷们?

米奈希尔:人家都说了,宁可不干了,所以脱了衣服要跟那小子理论理论,你们的槽点能找准点吗?

网易网友:这件事不是长相问题,而是执法人员素质问题吧?不可否认,长得帅有加分效果,可网友们的节操底线呢?

 

调侃:城管该流泪了

网易四川网友:什么时候开始,妹子喜欢看男人的肉体,而不是金钱了?

检测处:你要是不穿这身衣服我弄死你!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吧?

Little_Loretta:作为一个执法者,脱掉上衣和被执法者对骂,居然被力挺,城管该默默流泪了……

有感:长得帅能当饭

网易长沙网友:这终究还是一个看脸看身材的世界啊!

暴走的定春:果然长得帅能当饭吃。如果长成雷政富那样,不被喷死才怪!

蓝宇剑:现在有很多车主都是这样,几十万元的车买得起,停车费却不想交,而且还乱停乱放,自私自利素质差。

“脱衣骂人”的交警“帅”的丑陋

交警被人们成为“马路天使”源于他们的辛苦和尽职。一般情况下很少看到关于交警的负面报道,他们的敬业精神一直被社会所认可。报道中的这位“帅”交警却给交警队伍抹了黑,脱衣骂人让交警的形象大打折扣,如果用手枪夺手机的举动得到确认的话,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交警的良好形象需要每一名交警共同去维护,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错误让整个交警队伍蒙羞,甚至让党和政府的形象蒙羞。这也充分说明,交警的队伍素质还需提高,针对交警的行为规范也要加强,只有严格要求交警队伍才不会让此类的情况重演,对有损交警形象的个别人员要严惩,让交警队伍的形象获得民众的称赞。

网络已经跟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网上发表评论也是公民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要以文明健康为基础的,要约束自己的言行,舆论导向应该发挥正面作用,不能只顾调侃,要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位交警的行为已经让交警甚至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岂能因“帅”获赞呢。

交警脱衣骂人不要误读“帅就是正义”

发生纠纷的,一方是当地的交警,一方是普通市民,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样的事件一旦被捅到网络上,网友们会不约而同地站到百姓的一边,对交警一方大加讨伐。但是这一次,网友不但没有指责交警,反而认为是当事的市民有错在先,在与交警发生争执以后,把正常的纠纷扭曲成“交警脱衣骂人”事件,形成了网络暴力,对交警不公平。

而部分网友为什么要站在交警一边,理由竟然是“长得帅”,更有甚者,有网友建议当地公安部门要惩罚这名交警的话,就罚他公布自己的QQ号和电话,自己好问问他有没有女朋友。

实际上,“帅即是正义”之类的“雷人价值观”是网络时代消解社会事件时的产物,并非说明网友们都是在以貌取人。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网友之所以站在交警一方,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发帖曝光该事件的当事网友确实有错在先,而事后又以断章取义的方式发布网帖,想以网络的力量向这位交警施加压力,结果却被网友给看穿了;二是这件事说到底并不是啥大事,这名年轻交警脱衣“骂战”,也无非是个性使然,是年轻气盛的结果,并不值得上纲上线,所以网友也不想因此大加讨伐。

从这个角度来说,网友们的反应,恰恰说明他们对待网络事件的态度和心理是理性的,并没有轻易被人牵着鼻子走,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就充当网络暴力的帮凶。而所谓交警的帅,也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已。反过来想想,如果这名交警真是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即便他长得再帅,网友们也不会不分是非,助纣为虐。

 

【启示与思考】

辅警虽然是辅助执法,但是当他们一穿上那身警服的时候,就代表着执法者的形象,代表着整个执法队伍的形象,也代表着公平正义。

执法中,也难免要遇到很多无理取闹的人、耍泼的人,甚至是蛮不讲理、暴力威胁的人,而对于这些,执法者除了秉公执法外,还要忍受很多的委屈。

大多数时候,执法者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能够化解执法中的种种矛盾。

“脱衣交警”在处理纠纷时,如果能把纪律的严格要求守住,或许就没有了后来的诸多麻烦。

就像德阳公安机关在就此事件作出处理时所说的那样,“在执法争执中,脱下执勤制服,赤裸上身,语言和行为不文明,态度粗暴,严重损害公安机关形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执法者严守纪律、文明执法、维护执法形象,没有条件可讲。违背这些,都应承担相应的后果。

该事件中,面对公职人员角色越位和权力失范,一些网友不去关注事件的是非曲直,却将注意力停留在“帅哥交警”的外貌之上;这样的善恶不分,让不少人觉得这是扭曲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的产物。然而,如果我们从社会心态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为帅哥交警求情”只不过是娱乐解构的产物,是一种调侃和恶搞,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表达,无需过度担忧。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在大众传媒时代,教育、文化以及其他公共事务领域,都不可避免地被自媒体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许多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即使是严肃的话题也难免会遭受娱乐化的解构。文明执法事关公众福祉,可是,在一些人看来,一旦当事人是“帅哥”,这种情节轻微的偏差行为便可以被忽视、被原谅。

然而,“帅哥”是先天赋予的,“交警”却是后天获取的社会角色,必须遵循相应的角色规范。一旦角色越位,“帅哥交警”可以凭借外貌突出舆论的重围,那些长相普通的交警又该何去何从?“以貌取人”和娱乐解构一旦失去了底线,自然会对社会成员进行三六九等的人格划分,从而造成社会排斥,损伤公平正义。

“为帅哥交警求情”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的一些不良社会心态。一旦娱乐解构逾越了边界,必然会对公共生活造成冲击。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我们不能在失范和非失范之间建立有效的隔离带,底线失守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731/7768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