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电商平台知假售假让谁忧?

2014年08月04日 10:08

 

【全球财经】

【事件介绍】

聚美优品、京东等电商平台涉嫌知假售假

每件假货售出供货商都给平台“上贡”

“您好,这里是聚美优品”,一个客服人员正在用甜美的声音在处理着聚美优品顾客的投诉,电话那头的顾客对自己刚刚购买的Burberry手表提出了质疑,客服人员并未过多询问,就引导用户进行了退货处理。

但这里并不是北京东二环中汇广场的聚美优品总部,或是某个客服中心,而是河北三河市燕郊镇的一所普通居民楼里的民居,在工商部门的注册信息上,这家公司叫做祥鹏恒业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祥鹏恒业),是聚美优品的供货商之一。

祥鹏恒业、记者长达半个月的暗访对象之一。事实上,祥鹏恒业是中国电商市场上庞大的假货产业链中的小角色,有数以万计的类似公司通过制作假的品牌授权书以及报关单据等文件,透过各个电商平台,以原单或代购的名义,不断向囊中羞涩的中国消费者供应各种廉价的奢侈品假货。

在这些平台上,当消费者发现问题后,即便拨打电商平台的服务电话,也会被转接由假货供应商处理,即使投诉远超正常现象,电商平台们依然置若罔闻,针对第三方看似严厉的条款在这些公司面前千疮百孔,成了摆设。

破箱子里的伪劣奢侈品

如果在网上搜索“祥鹏恒业”,会发现这是一家涉猎服装、箱包皮具、珠宝、眼镜、化妆品、香水、红酒等商品的多元化公司。并为包括聚美、京东、1号店等多个电商平台提供供货。主要经营品牌包括:Armani阿玛尼、Burberry博柏利、Dior迪奥、Hermes爱马仕等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

而据记者查阅祥鹏恒业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显示,这家公司经营项目包含园林绿化服务和化工产品在内多达31项,唯独没有售卖奢侈品的货物进出口以及代理进出口的经营项目。

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这家公司的业绩却蒸蒸日上,从去年至今,他们凭借给电商平台供货,已经做到了月流水千万元以上。该公司负责人高鹏在针对员工培训时,多次表示现在是做电商最好的时候,与平台合作好过自己去经营一个网店。目前祥鹏恒业的公司规模已经扩展到了50人左右,正计划搬到正式的办公楼里,并在燕郊开发区新租了一间近千平米库房。

每隔一段时间,这间库房的库员们就会收到包括Burberry和Armani等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库员们把衣服按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款式,以及不同的颜色分类陈列后,办公室的美工们才好对衣服进行拍照。

根据这些破纸箱外的快递单显示,这些衣服从全国各地发过来,常见的发货地是湖北、福建、浙江或广东,记者根据可识别的快递联系方式电话沟通获知,这些奢侈品均为高仿产品,价格低廉。而祥鹏恒业的员工将这些仿品在实拍图至京东、聚美等电商平台后,就会正式上架,销售到各个消费者手中。

 

名品特卖成假货特卖

在聚美优品6月15日那一轮的名品特卖中,鞋包特卖第一栏与第二栏的位置,则是给了两个号称“全网最低”与“官方授权正品”的特卖品牌——Armani与Burberry。而隐藏这两个品牌背后的,正是祥鹏恒业的马甲。

点进这两个品牌,大量奢侈品的手表、鞋、包出现在页面上,而显示的更多的则是“已抢完”的字样。其中,原价5000元现在2~3折出售名表占了两品牌商品的半数以上。如果顾客们用心留意的话,会发现商品页面有一行小字:“本商品由时尚奢品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字体小到和“不支持无理由退货”这样的标注一样小。

但究竟时尚奢品是谁?顾客们无法获得更多的信息,即便消费者发现假货问题,并把售后信息反馈给聚美官方热线,聚美官方热线也会把信息传递给燕郊的这个居民楼里,再由“自称聚美优品”的祥鹏恒业客服人员给顾客们回电话。

这些客服人员按照聚美给其的反馈,每天要拨出数十个电话,并按照聚美的描述对顾客的要求进行处理。据其客服人员称,如果7天之内购买的按退货处理,如果是7天以外,只能给予维修。

以祥鹏恒业销售的Burberry假表为例,当顾客怀疑表是假货的时候,客服人员则会要求其出示品牌专柜所出示的假货证明,才给其退换货。一名顾客因自己买到的表与专柜同一款表样式有区别而产生质疑,客服人员则临时商量出了“不是同一批次生产,所以不一样”的答复。

据记者调查发现,祥鹏恒业公司在今年上半年,一共处理了近3000笔退换货申请,而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名表”的质量问题所致。据统计,“指针掉了”“时间不准”“表带断裂”“进水”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几个退货原因。

祥鹏恒业负责人高鹏私下曾表示,如果不是因为“网购7日内无理由退货”的条款出来,公司的销售额会翻上一番,“那也无所谓,只要退货回来了,再修一下,包装一下重新再卖呗”。而出现磨损导致无法销售的表,则会当做“奖励”发给公司的员工。

日本某奢侈品店店长,专业奢侈品鉴定师董江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奢侈品柜台不会出具假货证明给顾客,同时,如果顾客怀疑产品真伪,可以选择去专柜让其帮忙换电池,如果专柜人员称此表非其产品,就可证明为高仿表。

据记者了解到,这些表都是祥鹏恒业公司从浙江、深圳等几个商家处购买的高仿表,而包装盒则需额外购买,每块表进价在200元~400元之间。记者与其进货商家取得了联系,其警惕性很高,告之Burberry和Armani的高仿表都可以做,不同型号价格不一样,平均价格300元,保证“进口机芯”。

伪造单据

登陆电商平台

类似于聚美上“时尚奢品”这样的供货商,在其他网购平台并不少见,据记者调查,这些提供一二折奢侈品的公司都和祥鹏恒业一样贩卖假货。而祥鹏恒业公司同时也在其他电商平台上销售,根据公司内部文件显示,其在国美在线命名为“百纳奢品”,亚马逊则是“恒业奢品”,而1号店平台上的网店则干脆为其公司的名字。目前,京东海外购专栏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经京东认证的“海外购”第三方店在出售代购产品,而祥鹏恒业所办的“百纳时尚”正是其中之一。在京东的百纳时尚店中,目前在售有600多个产品,包含CK、Armani、Burberry、Prada、Coach等多个奢侈品品牌的鞋、包、衣服等产品。

无论是聚美还是京东“海外购”,或是亚马逊及其他电商平台,每个供货商入驻都需要严格的审查机制,那么到底祥鹏恒业是如何进入这些平台的呢?

据记者了解,祥鹏恒业无论是阿玛尼、Burberry等各个奢侈品品牌的授权书,还是能证明这些奢侈品是“海外购”产品海关关单,均系其用PS软件伪造的。该公司通过扫描其他公司的授权文件以及海关关单,通过修改日期及公司名称等方法,将自己的公司渠道“移花接木”为正式授权,并从海外进货的正经渠道。

而通过这种渠道,祥鹏恒业并不能获得正常的发票,当不少顾客表示需要发票的时候,他们会去用“买”发票的办法,将客户需要的抬头打印到北京市国税通用机打发票上,却并不能在发票上注明“Burberry”或者“Armani”等品牌字样。

 

网购奢侈品

假货成灾

在本次调查中,记者发现,祥鹏恒业虽然不算是一家大公司,但基本上他在市面上所有有头有脸的平台都有销售渠道,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京东、聚美优品,包括亚马逊、国美在线、1号店外,走秀网、拉手、美团都与其有过合作。经调查,大量类似于祥鹏恒业这种名字的小型贸易公司存在于各大电商平台之中。

祥鹏恒业的一名员工表示,其实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各种给电商平台供货的公司,但是电商平台并非不知情,但由于这样的货物价格比较便宜,能给电商平台带来大量的人气,同时又因为不是电商平台自己经营,就算被发现也能撇开关系,属于互相利用。而一些电商平台由于对其“第三方销售”的情况并不明显标注,让很多顾客以为商品就是平台在进行售卖,所以也敢于下单。

而一些这样的贸易公司并非没有动过自己做平台的想法,但是由于流量不足,都只好在平台的庇护下才能挣钱。据记者从祥鹏恒业了解到,其在参与聚美优品的活动的时候,每件商品售出后,聚美都要提0.1的点,在已经打“2~3折”的情况下,商家仍有利润给平台“上贡”。

目前假货是如何流入聚美这样的电商平台的已经有了答案,但是这些平台上到底有多少真货或者有没有真货,恐怕是一个暂时无解的问题。

聚美优品何以知假售假?

刚刚在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风光上市的聚美优品和京东,日前纷纷被曝光平台上售卖奢侈品假货,并涉嫌知假售假。此新闻一出,随即在业界和消费者间引起轩然大波。

事实上,电商平台售假的新闻在近年来不绝于耳,而价格高昂的奢侈品,恰恰是假货的重灾区。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奢侈品电商常常假货横行,且屡禁不止?

我们不妨先从整条产业链入手,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说,货源问题是电商出售假奢侈品的根源。目前,电商采购奢侈品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海外代购,或是从经销商、代工厂、奥特莱斯等渠道中“扫货”,这种渠道的产品质量有一定保证,但价格相对较高。二是让具备资格的第三方销售商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通常,第三方销售商每年只需向电商支付保证金,渠道本身缺乏监管,从而成为网上奢侈品市场假货泛滥的重灾区。

第三种渠道是奢侈品品牌商授权销售。但实际上,品牌方出于“稀缺性”的考虑不会轻易授权给电商,真正能拿到品牌方授权的电商平台微乎其微。即使拿到授权,电商也往往拿不到足够的货量,无法满足消费者在购买量上的需求。

一系列货源的制约,让电商平台很大程度上依赖第三方销售商进行奢侈品的售卖,而奢侈品领域的高额利润,也让不少第三方商家铤而走险。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品牌宣传的大量投入与实体店的高成本运营下,很多奢侈品牌的利润仍然达到80%以上。可想而知,那些高仿品没有这些品牌投入,利润就更高了。打个比方,一款真品箱包的零售价为1万元,制假的成本在100元左右,包装成本50元,各种资质证明和仓储均摊成本20元,物流成本30元,那么它的整体毛利将达到9800元。即便这些仿品以2折的价格出售,其利润依然高达1800元。

很多时候,电商平台并非不知情,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变相地滋长了这种售假行为。这是因为,奢侈品的“低价促销”能为平台聚拢大量的人气,况且这些奢侈品并不是电商平台自营,即使被发现是假货,平台也能撇清关系。一定程度上,电商平台与这些售假的小公司属于“互相利用”。不难发现,大量类似于祎鹏恒业这样的小型贸易公司,活跃于各大电商平台之中。

除此之外,一些消费者“知假买假”的心态,也促使售假行为屡禁不止。一位电商界大佬曾说过,整个社会假货横行,又如何让电商平台独善其身呢?事实上,不少消费者崇尚世界顶级奢侈品牌,但又碍于囊中羞涩买不起价格昂贵的正品,于是便转而寻求电商渠道中折扣大、价格低的奢侈品。这种心态导致电商奢侈品市场日益繁荣。而部分消费者在发现买到假货后,又碍于面子,不愿意积极维权。这种消极的态度极大地纵容了网上奢侈品商家继续违法售假。

在此基础上,网络售假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也是导致假货现象的原因之一。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的无品牌授权、通过自营渠道销售奢侈品的电商,国内并没有相关法律约束。一旦发现销售侵权商品、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工商部门只能依据《产品质量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处罚力度非常有限。对于平台上第三方商家售假,电商网站通常的处罚也是关闭网店了事。因此,仍有不少商家为了利润铤而走险。

此次的聚美优品事件,相当于把这个“业内公开的秘密”完全曝光于公众的视线下。需要指出的是,假货可以下架,黑店可以关闭,但电商平台为此蒙上的不良声誉,将成为其最大的劫数。

 

【启示与思考】

电子商务方兴未艾,假货问题却一直如影随形。京东、聚美这样的知名电商平台尚且如此,更遑论那些不知名的电商了。

虽然不是售卖假冒奢侈品的直接责任方,但作为平台的提供者,京东等电商所需承担的连带责任难以逃避。关闭售假的商家店铺,承诺给购买了假货的消费者无条件退货,这些举动自然是题中之意,也是必要举措。但如果仅限于此,恐怕难以保证此类售假现象不会再次出现。

京东、聚美等知名电商的出现,不仅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更是电子商务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对于这些知名电商而言,目前所欠缺的是管理,尤其是对第三方平台的资质审查、商品监管以及售后保证。这一点和我们传统的商业模式并无太大的区别,因此在商品质量的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电商和实体商业应该是相同的。

对于京东等电商来说,一味地强调自己只是平台提供者或者干脆将责任推给售假的第三方,这其实是不负责的。不少的消费者正是冲着京东等知名电商的名气而来,才会轻易地上当受骗。如果京东等电商推卸责任,伤害的不只是消费者的心,损害的还有这些电商积累起来的信誉。

京东、聚美作为知名网购平台,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向假货说不,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应成为一种自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04/7770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