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陕西:混合所有制经济主体把握和投资领域的确定

2014年08月08日 14:46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不仅预示着我国“非公即私”的企业所有制二元结构在政策理论上将被打破,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次创新和发展,应充分认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现实意义。

从《决定》表述中我们看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打破了经济投资主体一元化的单一格局,呈现出多种经济发展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作为主要实现形式,有效建立起“产权明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以实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倒逼机制给市场经济杀出一条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增值保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建立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把握有效合作的基础,解决“与谁混合”的混合经济主体问题,另外还应厘清混合经济投资领域,拓宽合作的空间。

首先,混合所有制经济参与主体应当是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两大主体。公有经济应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它们的联合形式,非公经济则是国有、集体主体之外其他的经济组织及个人,联合各方应当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思想解放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艰巨的工作。长期以来,公有经济处于优势地位,把持国民经济垄断行业,习惯以老大自居,占据强势话语权,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积极主动,而非公经济势单力薄,大量属于竞争激烈的草根经济,处于行业的末端,缺乏话语权,受政策环境制约,还存在市场主体权益不平等,机会不平等、规则不平等。随着经济发展从粗放式“速度发展型”向集约化“质量效益型”转变,这迫使企业提升了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理念的认同度。公有经济优势在于实力雄厚、人才济济、信誉卓著和科学管理,并注重社会效益,缺点是产权不明晰,责权利不统一,市场信息不发达,经营机制不灵活,导致企业缺乏活力,效率低下,而非公经济优势在于产权清晰、权责分明、市场定位准确、经营机制灵活,不足在于自身实力薄弱,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管理手段落后,社会责任缺失,市场形象不佳。通过分析看到两种所有制经济呈现优势和缺陷对应换位,这就启发我们突破长期以来所有制问题上非公即私、公私对立的思维定势,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混血优势、杂交优势,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风险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混合之路,以公有经济的实力加上非公经济的活力提升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占得优势、获得先机。陕煤集团近年来积极探索民间资本投资,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先后与9家有技术、人才、市场优势的民营企业合作,撬动项目资金50多亿元。这种由国有企业主导与民间资本项目整合的模式,不仅实现了双方在体制、资源上的取长补短,还使这些“混血企业”在优势嫁接中快速做大做强,开创了国企引领民营资本发展的“陕煤化模式”。

 

其次,明确混合经济投资领域。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企改革发展的重大创新,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主要取决于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产业优化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改制、改组步伐,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尽快消除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为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功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的难题,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同时要求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按照“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决定要求,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也做出重大调整,提出从过去监管企业变成今后管理资本为中心、对监管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的改革思路,全面推进股权多元化,推动公有经济产权“进、退、流、转”,自由流动,实现公有经济、非公经济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实质性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混合所有制经济竞争力。随着“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国家级西咸新区”的大力推进,借助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省也加大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步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打破国企垄断,正抓紧制定《关于加快我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若干实施意见》,实施“非禁即入”,采取市场化手段,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如何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是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为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二是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支持民间投资主体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电信、国防科技、基础产业等一大批垄断、高利润行业。三是加快国企改革,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相互参股、控股,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省、市重点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四是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民营经济参与创新开发、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循环发展等项目给予支持。五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环节的产权交易市场,使产权市场成为各类投资主体有序竞争、资本流动、资产重组、扩张发展的平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08/7771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