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新疆:做好南疆地区农村的群众工作
2014年08月19日 09:57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于今年3月初,进住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吉格代力克巴格村工作,了解到南疆一些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南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们普遍反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他们非常感谢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但是,总的看南疆地区农村的基层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农民的生产方式和水平还相对滞后,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有的还比较贫困,影响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潜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村级组织硬件建设还需要加强
近年来,自治区和各级党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村委会的办公用房、村文化室、卫生室的硬件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南疆农村的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有的村集体经济基本上是空白,村委会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也没有什么积累,想办事没有钱。村委会的现有设施还不够完善,有的设施不配套,如,房子建起来了,有的还装了地暖、上下水,但是没有锅炉房,也没有排水设施,无法使用。有的管理跟不上,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阅览室订了很多的报刊、图书,没有人管,也很少有人看。卫生室的房子很好,但经常锁着门。农村的电和自来水虽然通了,但是电压、水压不稳,而且经常停电、停水,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乡村道路现在全部是柏油路,但村内村组之间的道路状况还比较差。
二是农村的生产方式还比较滞后,制约发展
目前,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林果业和棉花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支点。同时,养殖牛、羊,种植蔬菜等,也是农民增收致富新的选择和方向,就吉格代力克巴格村的情况看,家家户户都养羊,大部分有20—30只羊,有的40—50只羊,个别的有200—300只。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现有的生产经营方式,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土地与新增劳动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新增劳动力分不到土地。据我们了解,村里80后、90后的青年就有27人没有土地,有25人虽然有证书但实际没有拿到土地,如果这部分青年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事可干,就是一个社会问题。再比如,采用滴灌技术,棉花每亩可增收200多元。但是,由于一家一户的小块土地,使用滴灌在管理和技术上有很多困难,技术指导跟不上,维修费用没有保障,滴灌技术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巴楚县农民养羊大多采用圈养的方式,喂羊的庄家秸秆基本上都没有粉碎,长长的秸秆扔到棚圈,既造成浪费,牛、羊食用效果也不好。
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观念落后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这里的农民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以下,高中以上的很少。村干部和农民基本上都不会汉语,交流十分困难。村里的年轻人初中毕业,继续读书的人很少,大部分都返乡务农,原因有多种,有观念的问题,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愿读书。村里的年轻人特别是女青年,初中毕业回乡后,大多很快结婚成家生孩子。村里的年轻人早婚、早育现象比较普遍,23岁左右大多都有2-3个孩子,而且近亲结婚的比较多。这里的村民走出去打工或者外出经商的很少,个别出去的,也大多在县城或附近乡镇的建筑工地打零工。
四是农村文化生活单调,现有的设施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
村里的年轻人劳动之余,文化生活大多是打台球和看录像,还有的在外面喝酒、赌博。3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村里又停电了,大家感到很无聊,司机把汽车灯打开,播放了音乐,刚开始是我们工作组和村委会的民兵在一起跳舞,后来村委会附近的年轻人听到音乐声,陆续骑着摩托车赶来,大家在一起跳起了欢快的麦西来普和萨满舞。那个夜晚,大家都很高兴,虽然条件简陋,但在场的人都很尽兴,这也折射出农村文化生活的缺失和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望。
五是农村的社会管理还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基层组织的建设还需要加强
村级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还比较弱,村干部们大多是忙于安排农业生产,应付各种检查和会议,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等,对村民的宣传、学习、文化生活和青少年的教育等很少安排。村委会的有关制度,特别是村务公开等虽然都有规定,但实际落实的情况不是很好。另外,村共青团和妇委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村里的社会管理也跟不上,一些社会问题没有人很好的管理,特别是如何应对当前非法宗教和极端宗教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必须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大政方针,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贯彻中央的精神,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农村的群众工作,需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夯实政权建设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发挥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整体功能,增强村干部的政治担当,不断提高村级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和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切实加强农村团组织和妇女组织的建设,发挥好村共青团、妇委会的作用。要继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统筹解决好村与村之间的道路、防渗渠道、自来水和电力设施,以及村卫生室、文化室的建设和管理等问题,下决心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和村委会的实力,为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服务群众提供保障,使村级组织有能力、有实力为老百姓办事。
二是要加快推进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针对当前南疆地区农村的实际状况,要进一步加快南疆地区农牧业的发展,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要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工转化、市场开拓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支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发展杏子烘干制干等短、平、快项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把扩大转移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性地做好农民转移就业的服务工作,帮助农民解决好外出打工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要促进农村青年转变就业观念,促进更多农民通过发展多种经营致富,通过抓发展、惠民生,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日子越过越好。
三是要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教育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认同。要坚持教育优先的战略,让南疆地区农村的孩子都能读完高中或职业高中,改变现在初中毕业就过早流入社会,过早结婚、生子的现状,真正做到让适龄的孩子们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卫生场所设施的功能,把增加投入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要加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激发群众热爱新疆的美好情感,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要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四是进一步强化农村社会事务的管理,打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要加强和创新乡村的社会治理,增强村级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的责任和能力,全面加强社会面的防控,解决好农村社会事务管不好或无人管的问题。要加强对育龄青年的婚育教育,认真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要做好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重点人员分类帮教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强农村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加强流出地源头和流入地属地管理,密切双向动态衔接。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切实做好农村宗教事务和信教群众的工作。要加强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的管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农村的清真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保宗教组织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努力促进宗教和谐。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保持对“三股势力”严打高压态势,有效防止和遏制暴恐分子在农村隐蔽或搞破坏活动。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住村干部)
责任编辑:刘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19/7777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