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新疆: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2014年08月18日 09:5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共同课题。
摆正认识问题的态度。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看不到问题,对问题见怪不怪、视而不见,甚至于回避问题。是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反映着是否具有强烈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问题意识,是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马克思说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对问题不敏感,谈成绩翔实具体、说问题模糊笼统,泛泛而谈、漫无边际。“泛”的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大忌,这类问题不解决,教育实践活动就很难取得成效。比如找问题总是泛泛地说:“我政治上还不够坚强,我存在形式主义,我存在官僚主义……”这样的问题意识又变成了无用功。抓问题、找不足,要深入实在查摆问题,真正触及深层次问题、实质性问题,防止以共性问题代替个性问题、用一般问题搪塞敏感问题。问题查摆得越具体越好、越实在越好,具体到事、到人,不能笼而统之、千人一面,用抽象问题掩盖具体问题。政治上成熟的领导干部往往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自我反省、自我检视、自我否定、自我修正,从而不断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和政治上的进步。短板现在不补,将来必定吃苦。领导干部只有实事求是看待问题,客观公正审视问题,冷静平和面对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底气充足。
炼就发现问题的“慧眼”。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是前提和基础,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看不到问题。问题的根源没挖到,甚至找不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实践活动又变成了一次形式。发现问题必须要学当“潜水员”,眼睛朝下、贴近群众,甘做“小学生”,向群众多学习;要敢于担责任,培养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工作品质,不断在“疑”中发现问题;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吃深吃透,聚焦政治坚强、反对“四风”,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找出来。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要认真查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如就业、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一些地方基层基础工作仍然薄弱的问题,对民族宗教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还有干部作风问题、工作方法简单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都是客观的、绕不开躲不掉的,始终是制约新疆长治久安的难点,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新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问题是关键所在和根本目的。注重解决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大特色,我们一定要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把握重点、辨清本质、统筹推进。要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做到繁而不乱、忙而有序、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快刀斩乱麻”抓紧解决,让群众感到变化、见到实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努力克服“短期效益”,力戒做表面文章和“面子工程”。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时,做好经常性的“回头看”工作,形成常抓不懈的科学机制,防止问题反弹。解决问题是个无止境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问题会不断出现,有的问题甚至可能极其复杂、极为棘手。在这种情况下,应有耐心、恒心,有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韧劲,要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解决问题中检验能力,体现水平,助推发展,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责任编辑:刘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18/7777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