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重庆:长江经济带是西部发展的新动力

2014年08月21日 14:29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十多年间西部各方面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与中东部等地的差距也有所缩小。但是,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依然相对落后,城乡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城市化程度低,全面实现小康任重道远。西部十二省区市对整个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寻找新的转型契机成为西部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中央政府层面,近来习近平主席反复提及和强调的长江经济带建设正是促进西部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

两个经济带

经济带是经济地理学范畴,指在经济发展和建设等方面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带。通常经济带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贸易、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例如,美国的沿太平洋经济带,引领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一跃成为全球高科技人才聚集地,科技创新的集散地。目前,我国主要建设两条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主要指与长江流域相对应的广大地区,它东起于上海、西达云南,贯穿上海、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7个省2个直辖市,辐射浙江、贵州2省,涉及人口6亿。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又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或丝绸之路经济带,它是在古丝绸之路的概念上提出的新经济发展区域,它包括国内西北5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4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更涉及到俄罗斯、中亚五国、环中亚国家甚至远涉欧洲和北非,涉及人口达30亿。

长江经济带的优势

长江经济带具有强大的经济带动力和辐射力。长江河流量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江流域的人口、粮食产量及淡水资源均占全国三分之一。2013年,长江经济带GDP总量约占全国的45.6%;中国城市GDP最新排名中,长江经济带内城市占前50强中的20个席位,其中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分居第1、7、9和第13位。2014年一季度,长江经济带9个地区的GDP增速均超过了7.4%的全国平均水平。它将东、中、西部打通,凭借强大的长江水运能力和沪渝高铁的速度,助力中西部发展,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后,向内陆地区推进建设经济带的重要一步,其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总体来说,长江经济带具有交通便捷、资源丰富、产业分布合理、人力资源优越、市场广阔等优点。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对推动中西部进一步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的发展、进步与缺失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区市,分别为陕西、重庆、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此外还包括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和吉林延边三个自治州。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71.4%,人口约4亿,GDP却只占不到20%。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落后,西部地区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的65%以上,在人均GDP、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支出这四个方面均处于全国最低,其中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近年来西部经济虽然增长速度快,但西部地区内部发展却不均衡,比如,今年第一季度西部地区增长10.4%,但青海和宁夏增速却低于全国7.4%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西部地区凭借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在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教育以及创新开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教育落后、人才缺乏、劳动力流动性差,基础设施落后,投资主体单一且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不足等原因,虽然西部省份GDP平均增速已于2007年开始全面超过东部省份,但是西部整体人均GDP增长速度却仍然小于中东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相对较差。第二,多种因素导致西部存在规模报酬不变效应,本地创业动力不足,缺乏创新驱动。总之,现有输血式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不能很好的驱动西部健康稳定发展,西部发展需要新的更强有力的战略增长点来驱动。

以长江水道“带”动西部发展

李克强总理强调长江经济带“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战略,与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联接,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到2022年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这个运输体系组成部分的西南地区,其社会经济发展自然会极大得拉动。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进入讨论阶段,年内有望出台。日前,各个地方也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各自的定位规划和建设意见。例如,湖北早在2008年就有了省内的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只不过没有中央政府的统筹安排而已,四川近日也提出了它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战略定位。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还需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统一规划,通盘部署,不可割裂。它们可以覆盖80%以上的西部地区,共同构建一个国内与亚欧各国的联通机制。人为割裂开来不仅不利于各个规划之间的协调,还会导致中央与地方的混乱。

第二,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要考虑经济而且要考虑文化差异、民族稳定和地缘政治等因素。要把国际战略目标和国内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战略结合起来,把经济建设和老龄化、城市化等问题结合起来,把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最终落脚点应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三,善用现有资源,努力推进战略实施。长江经济带规划早已有个别省提出实施,虽然概念不同,但毕竟有相通之处,整合现有规划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第四,各省市应以大局为重,努力协调各自关系。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正式提出之前,长江流域各省市早有各自的区域化安排,各省市应当以大局为重,考虑中央统筹安排,努力协调各自的利益冲突。

第五,注重人才培养,助力国家大战略推进。国家应加大对西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倾斜力度,以现有高校为基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物流、金融方面的中高端人才。

第六,应该把长江经济带区域视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阵地,与上海自贸区建设交相呼应。适当时候可考虑参照上海自贸区,开放连接包括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在内与中西亚国家之间的自贸区。

第七,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研究和规划长江经济带的长远发展,尤其是着力解决限制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现实问题,如怎样突破三峡大坝对长江运能的制约,如何使长江荆江段适宜于大吨位运输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21/7782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