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抗战老兵寻访战地
2014年08月15日 09:10
1937年7月底,日军占领北平、天津,沿津浦、平汉、平绥三线扩大侵略。在平绥线,国民党军方面组织“南口战役”,以抵御日军占领察哈尔省,进而分兵晋、绥之图谋。
祭拜
8月8日是南口战役开战纪念日。南口镇羊台子村狭窄山坡上的“于营长墓”墓碑前,贾善明立正、行军礼。
祭奠仪式开始后,当年作战的军乐旋律和起床号响起。老人泪流满面。“我来看你了,老营长,你安息吧,安息吧……”
9日,贾善明到访居庸关,与东园村、四桥子村民众回顾战役。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燕山余脉与太行山交会处的崇山峻岭中,地形复杂、关隘重叠,被称为“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
1936年,贾善明在通许县加入国民革命军第17军21师121团2营2连。1937年8月8日南口战役打响,他任重机枪手。贾善明指着山对记者说,当时这根本没有树,敌人离得特别近,说话声都能听得到,不得已用战友尸体做“掩体”向日军扫射……
回忆
据《南口战役》记载,8月17日夜间大雾,日军在战车掩护下,向中国军队发动袭击,浓雾中互有伤亡,至天明雾散,中国军阵地暴露,日军出动飞机、战车、步骑联合猛攻,在敌人强大炮火攻击下,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相搏……
8月21日,日本发动了南口战役的第三次进攻。贾善明所在的二营营长在阵地上被日军炸弹炸掉了半边脑袋,贾善明于同日负伤。“21日上午10点多大雾刚散,我看见于营长在我后面的半山坡上,帽子被炸飞起来。班长在我前面也牺牲了。”
负伤后,贾善明获准从阵地退到山下。“伤兵一排排躺在康庄铁轨边,望不到头。耳边全是哭喊和呻吟。”他后来获知,其所在营、连的营长、连长都牺牲了,所在班仅幸存3人。
南口战役时,现年83岁的羊台子村老人李连科家是“临时救护所”,其家人负责包扎伤员并提供日常所需。1937年8月21日,于营长的遗体被战士抬至李连科家的碾盘上。
李连科告诉贾善明,于营长的遗体入殓其母为其爷爷准备的棺材里,埋葬在羊台子村的山坡上。贾善明不知道这位于营长的全名,直到今年,北京的南口战役民间研究者杨国庆才从台湾友人处获取了部分南口战役阵亡将士名单的翻拍照片,得知这位烈士名叫于恩涛。
不忘
“打日本鬼子时,死都不怕,现在就怕被遗忘。我抗过日,看重官方承认。”贾善明说。
去年,杨国庆去河南拜访贾善明时,曾问贾老是否到过1937年南口战役时战斗过的羊台子战场看看。经过一番准备,杨国庆以南口抗战研究会名义,邀请贾善明于今年8月南口战役爆发77周年纪念日开启寻访战场之旅。
民政部已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然而,因为没有“复员证”,在一些地方,民政部的文件还是一纸空文。
目前,杨国庆已寻访到5位南口战役老兵,以及许多其他参与过抗战的亲历者。(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15/7782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