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甘肃:贫困农村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2014年08月27日 14:59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命题中的新概念新实践问题。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对于维护西部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夯实党在西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建成西部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工作的“区域阶段性特征”和“新特点新要求”谈三个认识。

第一个认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区域阶段性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西部区位战略价值重要。它是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以及蒙古、俄罗斯的必经之路。随着海陆空立体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于进一步打开中国与欧亚区域合作空间有着重要的国际意义。二是西部少数民族比重大。三是西部农村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贫困返贫率高。据2014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统计,全世界贫困人口12亿,中国贫困人口8000多万,中国西部贫困人口近5000万,其中甘肃贫困人口近600万。四是西部地区维稳成本不断攀升。

第二个认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化”:一是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主体多元化;二是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利益需求多样化;三是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传统文化减弱化;四是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以拆迁、征地以及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不透明引发的各种矛盾多发化。

第三个认识:新形势对当前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一是盼求扶贫惠农政策能够比较及时地进村入户。现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接受方式基本是被动式的,局限性很大。据调查,一些农民群众期盼能够有个好的扶贫惠农政策教育、知晓平台。

 

二是盼求县、乡、村不要打着城镇化的旗号损害农民的利益。一些地方利用非法手段,以超低价侵占农民合法地产,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最终动摇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三是盼求能够搭建一些与村、乡、县相贯通、管用顺畅的群众诉求表达新渠道。作为县乡党委和政府,面对行政新问题,就要打开行政新思维,重塑行政新形象。不然的话,回避问题、逃避问题,只能激化矛盾、恶化问题,最终酿成不良事件。

四是盼求县乡干部能够在困难农户家真正走一走、看一看、查一查、问一问、听一听、想一想,了解农民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熟悉农村原生态的状况。陈云说,要用99%的时间来调研,1%的时间来作决定。因此,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上山下乡、进村入户,与农民群众零距离心连心,才是密切贫困地区党群干群关系、提升新形势下农民群众工作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途径。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27/7782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