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浅谈青年干部之正心

2014年08月18日 09:55

 

青年干部作为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具创造精神的一支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接班人和强大生力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青年干部思进取、立大志、有梦想,但在成长过程中也容易急于求成、心生浮躁。因此,青年干部要端正心性,“心正而后身修。”

正是非之心方能方向正。当前,面对纷繁多变、思想多元的社会,面对开放的思想环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些青年干部分不清是非,对一些重大问题认识比较模糊,有的看到党内存在一些腐败现象,就对党的领导失去了信任;有的看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繁荣,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了信心,等等。这些都是政治上不够清醒和坚定、一叶障目、缺乏远见的表现。一个好的青年干部应该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更为关键的是能明辨大是大非,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一边。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学习科学理论,分清重大理论界限,分析重大现实问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站得稳立场、经得起考验。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从而保障正确的政治方向。

正得失之心方能心态正。青年干部入仕为政,不仅是为了谋取一份差事养家糊口,更是为了让自己的工作能够为群众、为国家多做贡献。青年干部都希望有作为、出成绩,但如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看得太重,把人生追求放在功名利禄上,必然患得患失,为名利所累,为职位所扰,在事业上就难有大作为。因此,遇事要多权衡利弊得失,以平衡的心态对待得失,以豁达的胸怀看待名利,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用高尚的品德和境界约束名利之心,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平常心,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把得住原则,管得住小节,始终做得到慎初、慎微、慎独、慎情、慎欲。时刻保持心态平衡,珍惜政治荣誉和工作岗位,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才能实现平稳发展,健康成长。

 

正敬畏之心方能作风正。“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敬畏,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心存一分敬畏则作风多一分正气。要常怀敬畏之心、才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会认真做事、兢兢业业,才会尽职尽责、为国竭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永葆本色,永立不败之地。要敬畏法律,尊重法律的神圣,敬畏法律的威严,带头遵纪守法,从思想上制约随意、滥用权力,用程序规范权力、约束权力,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作出表率;敬畏组织,恪守忠诚之心,服从组织的安排,维护组织的权威,接受组织的监督;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自觉维护大局与团结,抵制歪风邪气,以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业绩赢得组织认可;敬畏人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标准;敬畏舆论,把舆论当镜子,防微杜渐,慎始慎终;把舆论当平台,宣传党的主张,争取各方支持,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18/7782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