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埃博拉疫情难阻中企“非洲路”
2014年08月19日 09:19
(图片说明:8月11日,承载中国政府抗埃博拉疫情救援物资的专机降落在利比里亚罗伯茨国际机场。)
中国援助西非抗击疫情
今年2月以来,几内亚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并逐渐蔓延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两国。今年5月,中国政府向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四国各提供了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防控救治物资,并于第一时间投入防疫救治现场,对四国应对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而随着疫情的升级,中国对西非三国的援助再次升级。8月7日,商务部发布消息,中国政府决定向疫情严重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西非国家提供总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义重于利,义先于利。秉承中国优秀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传统,正确义利观成为新形势下中国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关系的重要指针。“在灾难面前,中国义字当头。”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张永蓬说,中国对西非的援助是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真诚帮助。
(图片说明:8月17日,中国援助塞拉利昂临床医疗专家组抵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隆吉机场。)
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点,中国物资援助重点选供医用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以及监护仪、喷雾器、药品等医疗设备和物品,体现了中国的“真”与“实”;而在疫情加重时,中国医疗人员坚守岗位,更多公共卫生专家深入疫区,更是中国对非洲朋友“亲”与“诚”的最好证明。
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真、实、亲、诚”的承诺,而这份患难中的真情更是感动了非洲朋友。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表示,“中国在自身遭受巨大困难(云南地震)之际,仍在最短时间内给利送来大批医疗物资。中国的援助对利抗击疫情是极大鼓舞。”几内亚国际合作部部长穆斯塔法·库图布·萨诺在物资交接仪式上表示,此次援助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了活力。塞拉利昂外交部副部长斯特拉瑟-金表示,中国政府此次雪中送炭,塞拉利昂政府和人民铭记在心。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希望国际社会都能像中国一样,帮助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病毒。世卫组织认为,中国向西非地区提供紧急援助对防控埃博拉疫情十分重要,中国在应对“非典”、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累积的宝贵经验对抗击疫情有重要价值。
中企积极防护、坚守岗位
据中国驻几内亚共和国大使馆经商处参赞高铁峰介绍,中企已加强预防措施,确保人员安全。一些企业正安排员工按计划轮换和休假。目前疫情仍在继续,何时彻底解除仍是未知数。疫情解除后,中国在几内亚的投资项目即可正常开展。
(图片说明:8月16日拍摄的塞拉利昂-中国友好医院住院楼。7名曾与埃博拉病患接触的中方医务人员在此处接受隔离观察。)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几内亚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了几内亚最大的水电项目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于2012年4月开工,工期四年,总造价约4.46亿美元。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80%以上,各项工作正按总体施工计划有序开展。该公司总经理张俊对记者说,疫情出现后,公司立即下发预警通知,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立防控小组。由于项目所在区域人口密集、流动性大,防范措施涵盖中方人员、雇员和当地民众。目前,公司数百名中方员工和1500余名当地雇员无人感染病毒。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几内亚实施两个项目——西芒杜铁矿石码头起步工程一期项目和科纳克里港集装箱码头扩建项目。公司在几内亚有中方员工近300名。公司几内亚办事处副总经理段鑫说,公司制定了详细的防范措施,如全体人员房间和办公室每周彻底消毒两次、控制人员外出、返回人员和车辆消毒等。
华为几内亚办事处负责人张晓禹说,办事处及时采取消毒措施,还成立了小组给当地员工讲解防护知识。办事处及时给本地电信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疫情期间信息畅通。
据中国驻塞拉利昂使馆经商处介绍,目前正是雨季,工程建设进入淡季,再加上疫情,中国在塞工程企业大部分处于内部建设状态。湖南建工在塞负责人表示,他们在弗里敦以外的工地驻地已完全封闭,和外界几乎没有接触。
利比里亚是西非地区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商务参赞肖明湘介绍,目前在利比里亚的中资企业员工约有1500人。大使馆和当地中资机构已采取严格措施防范疫情扩散。由于措施得力,目前疫情对中资企业的影响可控。
中企谋划合作共赢
几内亚金融分析师阿利乌·巴告诉记者,埃博拉使几内亚形象受到影响,干扰了投资者对该国的信心,而几内亚又是非常依赖外资的国家。由于疫情引发的恐慌心理,部分外国投资者开始考虑撤离或者延缓投资计划。此时,中国企业的坚守提供了宝贵支持。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几内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俊说,企业对开拓非洲市场有信心。水利电力是公司在非洲拓展市场的根本,相信在中非合作框架下可将中国水电行业先进技术带到非洲,为非洲建设贡献力量。
华为几内亚办事处负责人张晓禹说,华为在几内亚与各大运营商紧密合作,为民众提供优质通讯服务。华为承建了几内亚国家宽带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将极大地提高该国的信息化水平。相信几内亚渡过难关后将实现快速发展。
从低端产品到高端制造、从传统领域到新兴行业,中非经贸合作梯次升级、利益纽带更趋紧密。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2102亿美元,为1960年的2000多倍。中国连续五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非洲则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
目前,中非经贸关系升级的效果开始显现。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陆续进入中国市场,非洲对华出口额增长迅速。2011年,非洲对华贸易顺差达201亿美元。目前,有超过25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为当地创造了10多万个就业岗位。
义利相通、命运相连,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互惠之源。(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19/7785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