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深化改革才能化挑战为机遇
2014年08月20日 15:17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面对苏联解体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指出要“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在世界唱衰社会主义之时,小平同志坚定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启示我们,越是艰难险重之时,越要抓住时机深化改革,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矛盾——解决矛盾——新的矛盾产生——再解决矛盾......这是现代化建设螺旋式前进的辩证法。
矛盾具有普遍性,深化改革要正视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视矛盾才能解决矛盾。套用鲁迅那句名言:真的勇士,要敢于直面问题和挑战。矛盾具有特殊性,深化改革还要重视不同发展阶段,矛盾的特殊性。成功化挑战为机遇,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回顾改革开放历程,越是矛盾突发期,越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文化大革命后,面对错综复杂、堆积如山的矛盾和问题,邓小平从破除“两个凡是”入手,果断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焕发了中国新的勃勃生机;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右的思想抬头、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非问题,邓小平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国策,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为改革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东欧剧变后的重要历史关头,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如何继续向前发展的困惑,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进一步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有力地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步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当前,面对现代化建设中的四大风险与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小平同志讲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展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深化改革、转危为机的信心和决心;以依靠群众、根除腐败、依法治国的实际行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化挑战为机遇,改革要找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以此来确定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越是复杂形势下,越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不能十个指头按跳蚤。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小平同志首先明确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矛盾。”所以要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回望改革历程: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使干部队伍年轻化,激发青年人的敢闯敢试的拼搏精神,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姓社、姓资论,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主权问题面前,独创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港澳问题,也是为促进生产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可以看到,所有重大改革都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
当下,既要看到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一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没有变。正因为如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抓手,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力求通过改革,破除固有利益的藩篱,使人民群众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两手抓,全面地看问题,才能避免改革误入老路和歧路,变挑战为机遇。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解决不好,也会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多次提出“两手抓”的思想。包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缩小收入差距等问题。面对党内出现的腐败问题,小平同志曾告诫: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面对日益加大的收入差距,小平同志也曾告诫:搞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面对左或右的社会思潮,小平同志曾谈到:没有共同的、万众一心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可见,两手抓全面的看问题,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了体制、机制不健全,带来的消极腐败现象及愈益凸显的社会矛盾。多元化思潮各自依据自身的价值判断开出了不同的“医治药方”。面对这一挑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领导集体,提出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推动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也强调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这种既啃硬骨头,又攻坚克难的改革勇气、胆识和担当,彰显勇毅、弥足珍贵!
(河北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博士)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20/7787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