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非洲“向东看”争取经济腾飞
2014年08月21日 09:27
非盟委员会主席恩科萨扎娜·德拉米尼-祖马指出,“50年前,多数非洲国家的发展并不比许多亚洲国家差,甚至发展得更好一些。但今天,包括中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繁荣程度大家有目共睹。”她相信,在接下来的50年内,非洲国家也能做到繁荣发展。
(图片说明:8月17日,第34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首脑峰会在津巴布韦开幕。图为非盟委员会主席恩科萨扎娜·德拉米尼-祖马在峰会上发言。)
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在接过新一任南共体轮值主席的职位后说,就资源而言,南部非洲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地区之一,但是本地区70%的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加快工业化步伐,发展资源增值产业,是让非洲人民全面受益于丰富资源的必由之路。
南共体覆盖的南部非洲15国蕴藏丰富的钒、铂和钻石矿资源,以及全球36%的黄金矿和20%的钴,但这一地区绝大多数出口产品为原矿石和初级农产品,加工环节产生的巨大价值被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赚取。
穆加贝说,发展农产品和矿产加工业是创造就业,增加出口创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南共体应该抛弃进出口原材料的形式,寻求建立附加值产业链条,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再出口。”他表示。
(图片说明:8月18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各国首脑签署合作协议。)
南共体执行秘书斯特戈梅娜·塔克斯说,工业化和经济转型是南共体面临的主要挑战。1980年至2010年的30年间,非洲制造业在工业总生产额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1%左右,与东亚地区31%的比重差距较大,东亚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帮助大量人口脱贫。
“数据显示,尽管在1995年至2005年这十年间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速不比东亚国家低,但非洲和东亚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非洲令人瞩目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转化成经济多样性,也没有创造与之相称的工作机会并促进社会发展,这令人遗憾,”她说。
南部非洲研究与文献中心执行主任穆内齐·马达库凡巴说,南部非洲地区的发展模式是在牺牲工业领域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倾向贸易,而一个发展的工业领域对整体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众福祉有关键作用。“南部非洲地区应该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学习他们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各经济领域协调发展的经验,”他说。
马达库凡巴表示,除了发展经验外,非洲在走“工业化”之路的过程中还要“向东看”来满足发展的融资需求。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4年全球投资报告,南共体2013年共获得外国直接投资130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85亿美元,主要来源为中国、欧洲和南非。其中,中国已成为南共体地区投资最多的国家,截至2012年底,中国在南共体地区投资达99亿美元。
(图片说明:7月10日,在南非东开普省曼德拉湾市,中方技术人员和南非当地员工在中国一汽南非工厂生产线上工作。)
马达库凡巴说,南共体已制定了2015-2020年发展规划,该规划将工业化发展、建立共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四大重点,实施该计划不仅需要大量外资,也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许多机会。
马达库凡巴说,他认为中资最有参与价值的是“非洲南北经济发展走廊”项目。这一跨国基建项目涉及铁路、公路、港口、通信、电力等,将惠及博茨瓦纳、刚果(金)、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8个国家,连通8条东西向区域交通走廊。(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821/778811.shtml